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8: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环境监测站

摘要: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介绍了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指出目前在环境监测站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拓展融资渠道,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 现状 中国

Abstract Describes the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introduces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to take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nd pointed out that at pres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the awarene of the existence of is not in place, measures ineffective, investment deficiency / lack of security, uneven development and other iues.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scientific planning,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s,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hina

1.前言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网络、技术和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站和监测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为实现我国各历史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已成为我国环境监测“十三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

2.发展历程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环保工作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起步。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就辉煌。

在这期间,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站初期艰苦创业,到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从最初只能开展简单的分析测试项目,到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全面的分析测试能力;从建站之初每年编写一本环境质量报告书,到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环境质量报告;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集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约170人的技术团队;从最初的3个组(综合、分析、管理),发展到15个处室……30年间,总站已初步建立了以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为基础,遥感监测为辅助的天地一体式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监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业务领

域不断拓展,综合与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能不断增强。

3.我国环境监测站监测范围

一般环境监测站应具备省级计量认证资格,国家级环境监测站应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监测范围以广州包装印刷环境保护监测站为例具体可包含:

1、水和废水监测:包括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海水等。监测项目有:水温、电导率、PH值、色度、臭、悬浮物、浊度、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甲醛、六价铬、石油类、动植物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铜、铅、锌、镉、铁、锰、镍等。

2、噪声监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等)。

3、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粉尘、烟尘或颗粒物、烟气黑度、苯系物、一氧化碳、硫酸雾、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铅、镉、镍、锡、饮食业油烟等)。

4、室内空气质量检测:[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19个检测项目(甲醛、氨、氡、TVOC、菌落总数、苯并[a]芘、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新风量、臭氧、放射性γ 总强度等)] 。

4.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

 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作为市、县长责

任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 从1996 年起, 每年从排污费的80%部分提取排污费收入总额3%的资金作为“环境监测站

 标准化建设基金”,由省环保局集中掌握使用,主要用于为各级环境监测站配备大型仪器设备。规定省内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可以申请使用基金,当

 地自筹的配套资金不能少于申请基金总额的50%。由于排污收费总额逐年增加,用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资金也逐年增长。从实际情况来看,解决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问题,为环境监测站硬件配置,特别是市、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为规范和指导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规模,针对全省环境监测站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市、县环境监测站职责和定编标准(试行) 》。

 下发《关于全省环保系统人员经费纳入地方预算的通知》,对于保障环境监测人员经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 在经费使用方面,规定环境监测站每年用于更新和维修大型监测仪器的经费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总值的10 %。

5.我国环境监测站落实环境监测的措施

(一)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环境监测“十

二五”规划》,各地要做好环境质量指标的任务分解及评价说明,把《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工程纳入地方相关规划中,确保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达标验收。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启动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各省要积极组织好辖区内市级站和县级站的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争取尽早达到整体验收标准。

(三)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

在现有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等重点监测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发布“十二五”国控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扩大城市空气、地表水监测覆盖范围,加强监测预警和网络管理。

(四)推广卫星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

推进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环境遥感技术在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督核查、内陆水体水华与近海赤潮监测、秸秆焚烧、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沙尘暴监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环境遥感技术业务化运行水平,服务环境监测管理;推动地方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应用。

(五)加强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

在22 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52 个县全面开展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各相关省(区、市)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组织好被考核县的水、气的监测和数据填报工作,做好省级审核及抽查工作,加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引导基层政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六)认真开展重金属监测工作。

按照《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部署好、落实好重金属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组织开展污染源重金属自动监测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重金属自动监测管理技术体系。参加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监测试点工作的地区,要从国家拨付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经费加强监测站大气汞排放手工监测的能力建设,尽早满足监测试点的工作要求。

6.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通过推进环境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突出表现为仍有少部分地区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发展危机意识,没有真正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当做是促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关系环境监测事业长远发展和增强环境管理基础能力的重要任务来抓,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缺乏工作主动性,存在“等、

靠、要”的现象。

二、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当前,各级环境监测站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为维持和保障正常业务运行,在相当程度上仍需依赖创收来弥补,依靠环境监测站有限的自有资金无法解决标准化建设问题。另外,各级环境监测站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很多地区尚未按要求将环境监测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没有很好地落实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财建[2000]438号) 中关于“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要全额纳入各级财政的年度经费预算⋯⋯对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所需公用经费要给予重点保障”的规定。特别是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后,对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1982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规定,从排污费中提取的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可适当用于补助环保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而自2003 年7 月1 日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 号) 后,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排污费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不得再用于环保机构自身建设,原来从排污费中安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渠道已不复存在。因此,对于依赖排污费补助改善仪器设备配置的环境监测站,其标准化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发展不平衡,全面达标困难。主要表现为:①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内容来看,各级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方面的任务完成情况相对较好,而在高级、中级、初级技术人员比例和人均业务经费等方面与标准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②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2005 年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的环境监测站达标。③各地区

一、二级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相对较好,三级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差距普遍较大。由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不平衡,短期内要实现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整体达标和全面达标,任务仍十分艰巨。

5、措施建议

为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应抓住机遇,采取措施,解决当前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领导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涉及人、财、物,涵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达标任务,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一是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标准化建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二是加强组织协调,特别是要取得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计委、财政) 的支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和组织

实施已批准的能力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三是落实措施。研究完成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任务的保障措施,制定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对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和达标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做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建站目标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应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自身环境监测工作和能力建设的科学规划,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使能力建设与监测工作发展需要不脱节;其次,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应与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相结合,将其作为阶段目标和任务纳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再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此外,应加强科学管理,促进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向实际监测能力转化,合理组织和配置资源,探索区域监测资源有偿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建站成果的综合效益。

三、拓展融资渠道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是资金投入保障,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国家通过国控网能力建设项目和运行费对

地方给予一定补助。目前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已在2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了631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主要流域国家建设了82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站。正在实施的国家地表水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加强了对167 个基层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配置。从2002年开始,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国控网的运行补助。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充分利用排污费改革过渡政策,加强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根据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关于环保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经费安排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财建[2003]64号) ,关于排污费不得用于环保机构自身建设的规定,在东部地区一步到位,中西部地区3年到位。2006年前,中西部地区还可从排污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补助环保机构自身建设。此外,2004年前,允许将结存在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的排污费(含有偿使用基金) 纳入部门预算,用于弥补环保机构行政、事业经费的不足。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上述两条排污费改革的过渡政策,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专项支持。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是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部门收支挂钩。新的排污收费制度只是规定不能从排污费中继续安排环保机构自身建设经费,但并不限制安排其他财政资金用于环保机构能力建设。相反,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还应加大对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的经费保障力度。因此,应根据需要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此外,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业务用房建设等能力建设项目,也应积极按基本建设项目向各级综合计划管理部

门(计委) 申请立项支持。四是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如低息或长期贷款、无偿捐赠等。总之,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整体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标准化建站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必须抓住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淑霞,曹杨.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E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4): 8-9 [2] 张继泽,沈柏.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监测总体水平[J],中国环境管理,2000.(4): 26-27

[3]郑惠君.基层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22(5):49-50

[4]解振华.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监测,2001 ;17 (4):13

[6]万本太等.论中国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建1 中国环境监测,2003 ;19 (20):1 - 3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面试

环境监测站先进事迹

环境监测站工作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监测站
《中国环境监测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