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散养户猪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2: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农村散养户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畜牧兽医2011级 X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

农村中生猪分散养殖是我乡生猪养殖的主要现状,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养猪业的重要位置。而生猪散养户如何有效防控对生猪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尽量降低和减少生猪传染病对养猪户的困扰,却是一个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散养户;猪传染病;防控措施

目录

1 前言„„„„„„„„„„„„„„„„„„„„„„„„„„„„„„„„„„„„1 2 加强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1 2.1 生猪免疫接种程序„„„„„„„„„„„„„„„„„„„„„„„„„„„„„1 2.2 生猪免疫接种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2 2.3 生猪免疫接种时必须严格执行七大操作规程和相关注意事项„„„„„„„„„„„2 3 推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3 4 严把生猪引种或购进关„„„„„„„„„„„„„„„„„„„„„„„„„„„„4 5 加强饲养管理„„„„„„„„„„„„„„„„„„„„„„„„„„„„„„„„4 5.1 猪舍建造要尽可能趋于科学„„„„„„„„„„„„„„„„„„„„„„„„„4 5.2 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卫生消毒„„„„„„„„„„„„„„„„„„„„„„„„4 5.3 养殖户应有自我制约能力„„„„„„„„„„„„„„„„„„„„„„„„„„5 5.4 散养户应注意合理使用兽药„„„„„„„„„„„„„„„„„„„„„„„„„5 参考文献„„„„„„„„„„„„„„„„„„„„„„„„„„„„„„„„„„„6 致谢„„„„„„„„„„„„„„„„„„„„„„„„„„„„„„„„„„„„„7

1前言

农村中生猪散养仍然是现阶段我乡生猪养殖的主要的模式。随着品种改良和市场消费的需要,近年来生猪引种、交易、流通等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种类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严重地困扰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

由于农户支持力度不够、免疫程序不够科学、疫苗种类单

一、部分村兽医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间,古城乡有2个村3个组4户农户的19头猪发生猪瘟疫情,死亡14头;1个村1个组1户农户13头猪发生猪W病疫情;1个村1个组1户农户由于引种导致13头猪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4个村7个组15户农户的17头能繁母猪发生乙型脑炎疫情,死亡11头。以上发病于农户不配合搞防疫注射,开展免疫时年龄不够,计划免疫季节不到,外引种猪检疫不严等引起。因此,要使在复杂多病的环境下养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搞好当地常发的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尽量降低和减少生猪传染病对养猪户的威胁。

2 加强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

免疫注射是预防生猪疫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引种、市场流通环节不严等原因,生猪旧的疫病还没有完全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发生,且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为特征。目前对当地威胁比较严重的猪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W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病、仔猪黄、白痢等。养猪户在与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结合部门制定的免疫接种程序,支持配合村兽医,做好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 2.1 生猪免疫接种程序

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养殖户应在当地兽医部门和村兽医的指导下,根据兽医部门制定的免疫接种程序、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当地生猪疫病的流行特点,严格按照部门要求和防疫程序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以保证预期的免疫效果。猪的常见疫病免疫程序如下: 2.1.1 猪瘟

成年种公猪:每年2次,于每年的春(1~2月份)秋(7~8月份)两防,用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各免疫1次,用量为2~4头份的量;母猪:每年空怀期各注1次,也可采取窝防的形式,即每窝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的同时进行母猪的免疫;仔猪:一般仔猪断奶前后进行首免,30天后进行二免,很少有猪瘟发生的地方可推广常年防疫法,即仔猪在50~60日龄进行1次性预防注射。(除种公猪适当加量外,其余猪用量以说明书为准。)

2.1.2 猪口蹄疫

种公猪:每年进行2次免疫,可在每年的1月和7月各免疫1次;母猪:每年进行2次

1 免疫,尽量安排在母猪空怀期,即每次配种前注射该疫苗,后备母猪应于配种前间隔30天进行2次免疫;仔猪:60日龄或体重达10~25kg时进行首免,隔5~6个月进行第2次免疫。 2.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种公猪:后备种公猪在配种前15天免疫1次,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1次,具体免疫时间可结合当地疫情动态、季节,以兽医部门规定的时间为准;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天免疫1次,经产母猪配种前15天免疫1次;仔猪:3周龄及以上即可进行首免,以后每隔5~6个月进行免疫1次。 2.1.4 猪伪狂犬病

种公猪:每隔4个月免疫1次;母猪:每次配种前免疫1次,产前30天进行二免;仔猪:断奶前后进行首免,30天后进行二免。 2.1.5 猪细小病毒病

种公猪:根据具体监测情况(是否是阳性)决定是否注射该疫苗,阳性猪场每年进行2次免疫;母猪:后备母猪必须在5月龄至配种前30天进行首免,30天后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应每次配种前进行免疫。 2.1.6 猪乙型脑炎病

种公猪:每年春季免疫1次;母猪:后备母猪配种前20~30天进行免疫,以后每年春季加强免疫1次。 2.1.7 仔猪黄、白痢

用三价基因工程灭活菌苗和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或多价苗在母猪产仔产40天、15天各注射1次。

2.2 生猪免疫接种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

目前县、乡两级使用的疫苗均是农业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的。免疫注射统一由乡级兽医站或各村兽医员进行,在入库及下发时应认真检查核对疫苗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物理性状、储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对一些无批号、无生产日期、有效期已过、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物理性状异常、标签模糊不清以及来源不明的非正规疫苗,绝对不可购买、下发,更不能用到免疫注射环节,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3 生猪免疫接种时必须严格执行七大操作规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2.3.1

2 生猪免疫接种的疫苗多数为病毒类弱毒活疫苗,如果在给生猪免疫接种的同时投喂抗生素类药物和使用一些消毒类药物,会严重降低疫苗的效价,甚至影响免疫力的产生,所以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后12小时内,禁止注射和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和使用消毒类药物。 2.3.2 生猪免疫接种的疫苗要做到现配现用,疫苗稀释后应存放在阴凉处,并在三小时内用完,否则,疫苗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2.3.3 给生猪免疫接种疫苗时,器械应事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生猪的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针头长短选择要适当,注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均匀,注射用针头应尽可能采用轮流煮沸消毒后使用,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谨防针头混杂使用而交叉感染疫病。 2.3.4 注射油乳剂疫苗时,如猪的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气温较低时,应提前将疫苗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预温,谨防油乳剂疫苗吸收不良而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疙瘩,甚至感染化脓。 2.3.5 对年龄过小、瘦弱、感染和患病的生猪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应缓注或晚注,谨防产生副作用,引起生猪发生反应死亡。 2.3.6 生猪的免疫注射应与生猪的去势、转群、驱虫等错开进行,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单独疫苗免疫注射,也应尽量不要排在同一天进行,否则,生猪的应激反应过大,也会影响猪只免疫力的产生。 2.3.7 生猪免疫接种结束后,使用过的器械必须经高温灭菌处理,用剩的疫苗和空瓶严禁随处扔放,应集中作无害化销毁处理。

3、推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

推行自繁自养是防止疫病传入的一项最基本的防范措施。从多年来各养猪户的养殖实践

充分证明,凡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农户,适时配合搞好相关疫苗的免疫注射和防疫制度健全就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养殖户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条件允许的应尽量建立基本母猪群,实行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市场上购猪,以减少疫病传入,并避免猪群发生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4、严把生猪引种或购进关

养殖母猪的农户在引进种母猪时,出除了应到持有县级以上的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信誉度高的种猪场引进种母猪外,必须接受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检疫并出具相关的检疫证明。母猪引进后,除了及时申请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检疫外,应对引进的母猪隔离饲养观察一个月以上,待确诊母猪健康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严防外来疫病传染。养猪户畜需要从市场上购进仔猪架子猪时,除了应了解仔猪近期的市场行情外,还应及时了解近期邻县、邻乡生猪的疫病流行情况,一旦发现生猪疫情,应立即取消购猪计划,须等生猪疫情平息一段时间后方可再进行购猪。养猪户在购进生猪时,除了细心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和排粪、排尿外,还应了解仔猪的防疫注射和产地检疫情况,看猪是否佩戴标识和出具有畜禽产地检疫证明,没有免疫标志的猪,一般是没有免疫注射的,未经免疫注射,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猪,养猪户在购买时应特别慎重,确需要买的,购进后及时进行相关疫苗的补免工作。购回的生猪应隔离观察半月以上,待确诊猪只健康无病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以防外来疫病的传染。

5、加强饲养管理

5.1 猪舍建造要尽可能趋于科学

新建猪舍时应本着因地制宜,节约成本,便于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染疫病为原则,尽可能将建造的猪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也可采用挖沟、种树、种绿化植物等,条件允许的尽量到猪舍、厕所、沼气池“三配套”栏舍进出口建消毒设施,相邻的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利于通风和防范猪群传播疫病。 5.2 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卫生消毒

卫生消毒不但能杀灭猪舍和环境中的病原菌,而且对一些病毒也具有杀灭作用,是控制生猪疫病的重要环节,养殖户务必高度重视,应定期注意对猪舍和环境的消毒,以有效地减少猪群感染疫病的机会。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猪养殖卫生消毒堆积并严格进行卫生消毒,最大限度地消除病原微生物对生猪养殖的危害;二是养殖户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环境的消毒药物,并合理使用消毒药物,以确保消毒效果;三是养殖户应根据生猪养殖的不同消

毒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消毒药物,如有猪的消毒可选用有机氯、双链季铵盐消毒药物,如空栏、环境消毒可选用消毒威等药物;四是生猪出栏后,对空栏及活动场应及时清除粪便及杂物后,再进行消毒;五是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户应坚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一次消毒,如发生猪疫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2次,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5.3 养殖户应有自我制约能力

散养户生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不配合村兽医搞免疫注射、农户间互相监督不严、自我制约力不强而造成的。因此,养殖户应从一点一滴从严防范做起:养殖户之间,特别是专门饲养员应尽可能不互相串门;养猪区域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特别要杜绝走村串户的生猪贩运户。乡村兽医出入于养猪区域搞免疫注射时鞋底、衣物应严格消毒;养有生猪的农户尽可能不上市场购买生猪肉,确需购买时,洗肉水不要喂猪,应和切生肉的刀具一起作消毒处理;走亲戚、上饭馆应养成不吃或少吃猪肉,且不带生猪肉回家的习惯。防止通过人为带毒(菌)或猪肉产品带毒(菌)造成疫病传播。另外,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猪禁止解剖,不可食用,更不能出售,应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严防疫病扩散蔓延。 5.4 散养户应注意合理使用兽药

生猪散养户应适当了解和掌握兽药使用的基本常识,并根据自身的饲养水平和生猪的疾病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兽药。 5.4.1

在生猪生病时,严格按规定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毒副作用大的药物,禁止使用违禁药品,特别注意防止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合成类驱虫剂的滥用。 5.4.2

预防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尽可能选用生物饲料、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和中草药制剂等。 5.4.3 一旦生猪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猪,详细观察猪的发病症状,并请有资质的兽医进行诊断,如不能确诊的,可到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待确诊结果得出后立即采取果断的防控措施。若是因免疫失败而引起的某种传染病,应立即进行加强免疫,如发生猪瘟,可用猪瘟疫苗3~5倍量强化免疫注射,一般及时隔离病猪,接种疫苗后,

数日内即可起到控制疫情的作用。若有特效药物治疗的,如细菌性疾病,可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如口服、饮水、混饲、注射等多种途径用药,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无特效药物治疗的,如病毒病,可采取综合性对证治疗措施,如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倍量的多维素、维生素C,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并增加猪舍消毒次数,亦可减轻猪的发病症状,减少猪的死亡损失。如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特别是发生重大疫病,如发病时,发病猪和病死猪切不可食用,更不可出售,应做扑杀、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1] 甘孟候、高齐瑜等·猪病诊治彩色图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9 [2] 高作信·兽医学·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 [3]张泉鑫·猪病中西医综合防治大全·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 [4] 张德群·动物疾病速查速治手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5]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6] 白挨泉、刘富来·猪病防治彩图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

致谢

6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难以忘怀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关怀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市农广校的XX老师以及县农广校的全体老师,同时也感谢给我们上课的每一位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

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防控

猪健散

传染病防控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传染病防控措施

农村散养户猪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农村散养户猪传染病的防控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