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1: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语文第一册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一、

1、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词有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牌之下是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做,叫做“填词”。 词分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于是作者另标题目“长沙”。

3、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4、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5、新月派:中国诗坛在郭沫若《女神》出版后形成了自由体风行一时的局面。闻一多在1926年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中,主张诗的音乐美、绘图美和建筑美,并得到徐志摩、朱湘等人的应和,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诗派。代表作品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红烛》《死水。》

6、九叶诗派:现代诗歌流派,代表人有辛迪、袁可嘉、穆旦等九人,因他们的诗选《九叶集》而得名。

7、朦胧诗:又称新潮诗歌,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样性,代表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二、

1、徐志摩(1896—1931) 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有名作《再别康桥》等。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创作,成就很大。今有《徐志摩诗全集》等行世。

2、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我国优秀的诗人、学者、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赴美留学。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同年3月加入“新月派”,后转入古典文学研究。抗战后期,投身民主革命斗争。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

3、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宁海人,九叶诗派代表之一。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49年赴美留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中学时代开始写诗,有诗集和译著多部。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

4、郑愁予:原名郑文韬,河北人。杨牧称他为“中国的中国诗人”“最能把握题材的诗人”。著作有《梦地上》、《郑愁予诗选集》等。

5、艾青(1910—1996)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名之作。抗战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6、舒婷 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她的创作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7、普希金(1799—1837) 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著有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也译作《欧根·奥涅金》)。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始祖”。

8、华兹华斯(1770—1850)

9、爱密丽·狄金森(1830—1886) 十九世纪美国女诗人。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诗写得都很短,富有奇想,常寓有深邃的哲理。但也常有玄秘主义和晦涩的毛病。《篱笆那边》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0、裴多菲(1823—1849) 十九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意泽为《爱情和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第二单元

1、朱自清 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他的优秀的散文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匆匆〉。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2、李乐薇:台湾作家,早期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3、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4、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

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开始他的作家生涯。小说《伊豆舞女》(1925)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 (1951)《古都》(1957)等。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第三单元

1.悼词与一般讲演词 悼词作为讲演词的一种,又具有讲演词的特点,由于讲演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真挚,语言要形象化且要通俗易懂。再次因为是讲给人家听,所以其主体部分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抓住要点,围绕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要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

与一般讲演词不同的是:悼词的内容、结构较为固定(即有一定套路)。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2.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他在领导黑人清洁工人罢工斗争时,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1963年8月他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有25万人参加的集会,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和就业。就是在这次集会上,他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说。

3.史怀哲(1987—1965),法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人道主义者。他早年刻苦学习,掌握数国语言,集哲学、神湛这、医学、音乐四个博士于一身。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最后病逝于非洲。他一生以为正义和尊重生命而奋斗作生活目标。他195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耶稣生平的研究》、《文明的哲学》、《原始森林的边缘》等。

第四单元

1.关于序言。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作者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他人写的,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还有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叫代序。序言内容比较广泛,形式也很自由,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2.汪曾祺,1922 年出生,当代作家。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写的内容大多是他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品中展示的是苏北水乡优美的自然风光,诱人的地方风俗,以及真正普通人民的美好的情愫与品性。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旧时代的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讨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3.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4.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正是这种思想,使得罗曼·罗兰对名人、对英雄有了他独特的评判标准。

第五单元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订,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退秦师》就节选自此作品。

2、《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相传为左丘明所著,记载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贞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吴国的韦昭写的《国语解》。课文《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

3、《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 辞说。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

第六单元

(一)

1、《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包含“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两层含义。

2、《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有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排比句式,笔试咄咄逼人。《寡人之于国也》即出自此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的政治主张,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

3、《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荀子:名况,尊号赵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提出“性恶”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的思想。

4、《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5、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人称老聃,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推荐)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文学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优秀)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必修一文学常识(填空)

必修一、二文学常识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文学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