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习惯养成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0:2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滩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水平,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为依据,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教育目标,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胡进凯

副组长:陈光

成员:孟庆文(卫生)王玉祥(知识竞赛、文字材料)

朱海华(两操、秩序)各班主任

三、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早操后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四、总体目标

从本学期开始,分别进行以卫生、两操、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品德习惯、安全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科学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有侧重地进行习惯培养。

3、统一性原则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校教育,也要沟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使教师、学生、家长对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意义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要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4、实践性原则

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是通过特定的外部条件与本能反应或有意识活动的多次联系而成。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内容和教育方式,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5、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内容很多,实施时应避免盲目和顾此失彼,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施,让好习惯一个个的形成。

6、反复性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反复练习、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保留下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相关活动,不断重复巩固其它习惯内容,使学生在反复巩固训练中,把行为巩固下来成为自觉,并变成自身的需要。

7、时代性原则

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六、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2、建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档案,不断提高个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推动整个学校的行为习惯水准。把握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各教师要高度重视起始阶段的培养工作,尤其小学

一、二年级,需要特别加强教育和指导。

3、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4、强化行为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同时,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5、组织活动不断推进。每学期组织习惯养成“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知识竞赛、一次主题班队会、一次演讲比赛、一次“文明标兵”推荐评比、一次征文评比。做到时时学习惯,月月有重点。

6、制定标准,搞好评价。任何工作,光有布置和安排是不行的,还必须跟上检查督促。各班要成立学生习惯养成督查小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方式,定期组织检查、公布成绩、表彰奖励,给学生、教师创造一个争先创优的机会,激发全体师生的竞争热情,不断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

七、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1、制定校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我校习惯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并出台行为习惯养成评价细则。

2、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方案》,让全体师生理解活动意义,明确活动目标任务措施。利用两节班会课学习《方案》内容。

3、组织一次以《方案》内容为主的知识竞赛。

第二阶段:深化推进

1、成立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查组织,利用学生组织进行强化督查,强行入轨。

2、进行一次行为习惯主题班队会

3、组织一次行为习惯主题征文

4、组织一次行为习惯主题演讲

第三阶段:阶段性评价总结

1、评选身边的文明小标兵

2、结合督查结果评选道德标兵,评选校三好生。

八滩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创优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使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比对象

全校师生

二.评比内容:

五、具体内容

(1)基本要求:

1、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正常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2)各年级具体要求:

一、二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认真做值日,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带管制刀具,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不追跑打闹。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9、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5、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7、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三、四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不打架、不骂人、不替同学起绰号,不叫绰号。

2、不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做有益的游戏。

3、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看见老师能主动问好。

4、礼貌待客,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5、积极主动做值日,爱护课桌凳,不在学校墙壁上乱刻乱画。

6、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7、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不欺负弱小。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9、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10、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6、常看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五、六年级】

(一)卫生行为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玩管制刀具,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7、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

8、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学写读书笔记。

(3)教师要求

教师是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环节,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时时刻刻教育、督促学生,尤为关键的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各项要求。

四、评价方法:

1、学校大队部成立文明行为习惯互助岗,监督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各班成立学生自律队,课间在值周区域内执勤,及时纠正监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2、每日公布,周汇总,月小结,学期评比。

3、学期终扣分超10分的同学不得参与评选“三好生”,加分的同学参与评选“文明标兵”,每个年级组评选总人数的二十分之一。公示后校会表扬,奖状。

4、无“文明标兵”的班级不得参加先进班级评比。

文明习惯养成方案

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

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月活动方案

班级学习习惯养成方案

习惯同养成

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习惯养成演讲稿

养成文明习惯

习惯养成方案
《习惯养成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