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稿 最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汇聚梦想 加油亚青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体科院“迎亚青,展风采,弘扬中华体育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亚青会已经成功的落下了帷幕,作为一个让世界人民感知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体育文化的平台,它强调文化教育活动与体育赛事的完美融合,传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积极引导体育文化活动的价值方向。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亚洲的重要性、国际地位不断凸现。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赛事的重要大洲。国际奥委会更加重视亚洲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推广。明年我们还要在中国南京召开国际奥委会的重要会议。首届青奥会给我们留下了美好、丰富的遗产,我们相信2014年的青奥会更精彩。”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亚洲的体育正在崛起,提高亚洲的体育水平是我们每个亚奥理事会成员应该做的,作为亚奥理事会成员,中国非常热情和投入。此次南京承办亚青会,表明了他们对办好青奥会、推动青少年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信心。我相信第二届亚青会可以在南京顺利、成功地举办。”

为了迎合亚青会这一千载难逢的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学联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关于共青团组织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8月16日起,我们“迎亚青,展风采,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围绕“汇聚梦想•加油青奥”的主题,以活动慰问、文化帮扶、访谈调研为方式展开,共分为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体育汇演进社区” ,它以活动慰问为主要方式,通过在社区表演健美操、武术、舞龙等具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将中国体育文化清晰地展现在社区居民眼前,以期使中国体育文化深入人心,并发扬光大 ; 第二版块为“文化帮扶促发展”,它以文化帮扶为形式特色,通过宣传传播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宣传和实践送进社区,以传授适合社区居民锻炼的大众健身操、防癌操等运动项目,来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三版块为“访谈青年说文化” ,它以“访谈调研”为开展手段,在亚青会举办期间,走访羽毛球馆、篮球馆等比赛场馆,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观众,裁判以及运动员进行访谈调研,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并将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展现出对于中国体育文化的期待以及强化中国体育文化思想的内涵,为实现体育文化强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了汇报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更好地总结经验,我们小分队特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亚青盛会为契机,访谈亚洲青年,折射多彩中国体育文化观 2012年9月11日,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强调:“在南京亚青会筹办过程中,我们有别于追求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但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养成。”

就中国体育文化来说,亚青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只有致力于将南京亚青会办成一届传承奥运精神、体现中国特色、融入南京文化元素的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才可以彰显出中国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亚青会正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为中华民族的体育强国梦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对国际而言,亚青会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名片,我们要把亚青会最为夺目的一面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其次,对国家而言,亚青会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去发掘它的光彩;最后,对南京而言,亚青会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象征,是展示一个城市风采与魅力的关键所在;最关键的是,对中国体育而言,亚青会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标杆,是体现中国体育逐年进步的业绩与能力水平的舞台。

我们小分队所开展的“迎亚青,展风采,弘扬中华体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针对今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在南京召开而引起的“全国亚青热”所做出积极响应,以南京亚青会为重大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访谈亚青会裁判、运动员、志愿者以及观众等眼中的亚青会所折射出的不同国家青年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多彩理解,展示中国体育文化强大的包容性,构建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体系并利用亚青会平台进一步向全亚洲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借此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成功召开做出贡献。

访谈“亚洲青年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整个访谈过程融会贯通、井井有条、重点突出、和谐有趣。从8月16日开始,我们小分队积极筹备,分工明确,走访了亚青会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场等比赛场馆,围绕“对中国体育文化观的理解”等问题采访了来自亚洲各地的外国青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青年眼中不同的中国体育文化观,访谈活动贯穿整个活动期间,效果明显,反响强烈。就亚洲青年访谈观点而言,褒贬不一,内涵有别。多数亚洲青年借本次亚青会表达了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喜爱与推崇,而也有借亚青会批判中国体育发展过程功利化思想日益明显的问题。他们的观点集中体现在:第一,中国体育发展迅速,在各类国际比赛中成绩斐然,优势项目集中体现,体育精神值得推崇;“中国在各项国际比赛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如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中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很迅速,无论是在重大比赛中获得的优异成绩还是举办比如奥运会、亚运会等等重大级别的比赛,都体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观众说道。第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颇受欢迎;“中国的传统体育很多来源于节日,例如端午节与划龙舟。当然我更喜欢中国武术,内外兼修显示出极大的底蕴。”一位伊朗运动员说道。第三,中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功利化思想随着商业的介入愈发日益严重;来自新加坡的一位观众说:“在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体育诸如‘金牌论’‘冠军论’等功利性体育思想日益显现,应该引以为戒。”总的来说,亚青会的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体育文化,不仅加强了中国体育文化的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更推动了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二、以体艺演出为形式,巡演基层社区,推广中国体育文化三下乡 亚青会的举办不仅加强了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青少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传播中国体育文化,促进文化交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小分队在亚青会期间开展“亚洲青年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访谈调研活动后,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体育文化的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推动中国体育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小分队结合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条例》的相关内容,以积极建设基层社区体育为切入口,以基层社区为载体,积极推广中国体育文化三下乡。

为了贯彻落实“三下乡”活动宗旨,建设基层社区体育,推广中国体育文化,8月21日,我们小分队成员在南京马群街道白水家园社区开展了“体育文化下乡”的首次体育文艺汇演,通过健美操、舞龙、武术等富有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迎接亚青会,并向社区居民、亚洲青年们展示中国体育文化,展示中国体育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以及传承的创新性,通过发放体育文化宣传手册加深观众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了解、理解,加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其中江苏公共频道的《晚霞》栏目还对本次体育汇演进行了实况拍摄,《扬子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紧接着,我们小分队还奔赴仙林新村、小行社区、菊花里社区以及亚洲青年聚集地,以巡回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基层展示富有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表演,并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在农村基层推广中国体育文化。

体育文艺汇演节目丰富,意义突出。健美操与扇子舞的结合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两者的结合不仅新颖别致,富有韵味,还有效地诠释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辗转腾挪的舞龙表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雄伟气魄的表演将中国体育文化悠悠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刚劲有力的武术表演掌动着全场的节奏,行云流水的动作套路充分表现出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特点。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陈文杰带来的单刀表演充分地把中国体育文化与马来西亚体育文化完美结合,不仅促进了两种体育文化的交流,更有效地展示出中国体育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此外,文化帮扶也成为巡演慰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小分队表演精彩且富有中华体育文化特色的演出之后,我们还会在现场手把手地教授社区群众大众健身操、防癌操等符合大众体育发展需要的运动项目,进一步地促进社区体育多样化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发放了体育文化宣传手册,在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同时,更加强了中国体育文化在社区的广泛传播与升华。

另外,在亚青会召开前夕,我们小分队还在东城汇广场与校花样跳绳队联手,开展了“预热亚青,跳出跳绳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花样跳绳表演活动,赢得现场好评连连。

“体育文化下乡”活动过程中,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其中,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刘铁柱说,自己很喜欢体育运动,在社区里举办这样一场多姿多彩的体育汇演,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运动兴趣,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国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以中国之梦为宗旨,对比体育文化,推动实现体育文化强国梦 发展中国体育事业,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愿望由来已久。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近3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体育系统在《通知》精神指导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的体育事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为宗旨的体育发展路线激发了民众的全民健身热情,也带动了一批体育产业的壮大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的能力与水平,更让他们看到了中国人对于体育的热爱与追求。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的体育形势,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发表了关于“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讲话,党的十七大也发布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布了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足见体育文化在实现体育强国梦上的重要地位。

本着贯彻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的原则,我们小分队在整合访谈内容,对比访谈观点后,结合当前我国体育发展形势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无论是在奥运会或是世界锦标赛等国际赛场,中国精英体育运动成绩拔尖,优势项目普及程度高,乒乓球、羽毛球等强势项目在世界独占鳌头。二是在近几年世界体育融合的大背景下,群体类运动项目热情高涨,在全民健身中选择性突出,街头篮球、跑酷等新兴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在我国受到了普遍追捧。三是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体育运动的影响力逐渐复苏,但我国体育文化科普元素单一,对于攀岩、蹦极等运动,虽然很多人了解,但实际接触却很少,开展也存在诸多局限性,此类运动的发展在我国遇到了瓶颈。四是虽然体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但就运动项目来说,局限性依旧不可避免,冷门运动项目受众面狭隘,群众知晓程度低,例如网球、橄榄球、棒垒球,不论是运动竞技文化还是裁判判罚等知识层面,在我国开展以及普及程度相对不高,“门外汉”现象比较普遍。五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兴起,商业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主导了体育的功利化方向,以至于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持金牌论观点者不占少数,“一战成名”的思想深深左右着运动员对待体育比赛的想法,还原体育运动健康本质迫在眉睫。

亚洲青年眼中的中国体育文化观多元而富有层次,这些观念值得中国体育深思。对体育文化的不了解或狭隘理解,不仅体现在他国青年的观念中,或多或少也存在于中国青年的脑海里。中国体育文化强国梦的实现需要理念建设长期的坚持不懈以及对体育文化内涵深入的理解,为此,我分队还来到马台街小学、山西路小学等,结合当下青少年体育的课程创新设计,将我分队的调研成果有机融合,在学生中开展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富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不但实现了体育技能的传播,更实现了体育文化的宣传帮扶。我分队希望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能长期开展,不但与小学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还兴建了人人主页“体育文化宣传使者”,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在主页上开设了“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体育文化小知识”等版块,主推中华体育文化,并借此形成长效机制,身体力行地实现体育强国梦。

体科院“迎亚青,展风采,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比中外体育文化观并结合“体育文化下乡”,充分展现出中国体育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想要传承发扬光大的精神目标。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新世纪的体育发展中,以亚青会为转折点,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传播体育文化、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体育文化强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徐闯)

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总结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稿0919

绿色生态环保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稿

暑期社会实践宣传稿

暑期社会实践答辩稿

暑期社会实践完整稿

暑期社会实践汇报稿

暑期社会实践答辩稿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稿  最新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稿 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