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7: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如果你看不惯某样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马娅·安杰卢博士

我的读书习惯是先总后分,因此目录便成为了我对本书的第一次接触。少年时代的老师总会要求预习与复习,预习是带着疑问去听课,更能理解老师的教学流程。而我先看目录也是一种“预习”的另一种形式。本书分成了四个部分: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一开始我对“意识”和“能”感到疑惑,到底这两个词在这本书中象征着什么意义?之后便是为什么把书分为四个部分?最后是作者威尔·鲍勃写这本书是想表达什么,换句话说,他写书的原因出自什么?当然,我心中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些,在阅读过程中,问题不断涌来,答案也渐渐显现。

其实《不抱怨的世界》就是每个戴紫色手环的人都能做到不抱怨,并且能够理解只要你敢于去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顺畅了。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让自己思虑重重的困难,竟然本是小事一桩。这一点可以从成功邀请安杰卢博士中总结出。并且从中可以引申出另一点,那就是,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杰弗里勋爵也说过“牢骚和抱怨是没有灵魂,才智低下者最明确的症状。”

有两件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同意:1。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抱怨。2。我们过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看所谓的新闻时,我才发现我们是那么的沉迷于消极的事物,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危机”,似乎只有在危机中,人们就能理所当然的发出抱怨的声音。而这种倾向就像种子,它们会生根发芽,生出更多的抱怨倾向。

《不抱怨的世界》的序言中提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让全世界百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六千万人分享不抱怨手环。虽然六千万人相比于世界人口差距很大,但是人们之间的连锁反应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紫手环的也是无法估量的。一开始人们对不抱怨的理念的热情就已经让人目瞪口呆了,也许鲍勃自己也没想过,《不抱怨的世界》发行后,他加入《奥普拉托脱口秀》、ABC的《晚间新闻》、《心灵鸡汤》、《华尔街日报》、《人物》„„从这里我们又能发现只要我们撒下有益的种子,它的成长速度并不亚于抱怨的扩散。

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这四个阶段就是养成不抱怨能力必经的四步。无意识的无能代表着你没有意识到你发出了多少抱怨。接下来,你会慢慢意识到你那止不住的抱怨。本着想要改变的想法,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渐渐少了许多。最终,在你没注意到的时候,你也不会做无谓的抱怨,你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大多数人都处在第一阶段,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分不清抱怨与陈述事实的差别,而且从来都不知道我们手中就有解决抱怨的钥匙。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或者不满。知道抱怨的含义后,我突然醒悟了,原来我也是第一阶段大潮中的一员。在工作中,生活中,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不经意间露出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哀伤、痛苦、不满,并且不把这些带消极色彩的感情归纳到“我的抱怨”中。当向别人陈述这些不如意的事时,我会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很显然,其中一定有着抱怨,而我自己察觉不到。抱怨就像口臭,当它从别人口中发出时,我们能注意得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察觉不到。我原本认为这种抱怨的情感是人之常情,鲍勃也提到有时候抱怨也是合理的,但也仅限于“有时候”。我理解的鲍勃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抱怨,大多数的我们身处最舒适的时代(至少从现在看来),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停地抱怨。“不停地抱怨是对我们享有的舒适生活的最差回报。”—本杰明·富兰克林。还有一些人并不是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是被困在生活的枷锁中。他们宁愿拥抱自己的怨气,使自己吸引更多的消极因素,甚至影响到自身的健康,也不愿停止抱怨,看看手中解决抱怨的钥匙。这个负面的情绪会感染到周围的人,影响到周围的人。也许这样,因为一个人的抱怨而产生了几个、数十个、上百个的抱怨者。长此一久,每个人都在高压下工作,从而很多人不堪重负。以上两个因素就是我们抱怨的使得我们一直“无意识”且一直“无能”的原因。

《不抱怨的世界》就像一扇唤醒意识的大门,指引我们能踏出最为重要的一步。也许这就是威尔·鲍勃写此书的原因所在,他的书点醒了我们这些处于“无意识的无能”的人。让我们进一步,到达“有意识的无能”阶段。在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脑像一座工厂,制造的是想法。嘴巴就像顾客,买下并大声说出大脑生产的想法。如果顾客不再购买,工厂就会更换产品。大多数人脑都流淌着一条盛满了负面想法的河流,抱怨的时候这些负面想法就喷涌而出。如果停止了抱怨,你会发现意念硬盘被格式化了,你变得更加快乐。在跨入第二阶段后,若是我们想要变得更快乐,首先控制自己的购物欲,管住自己的嘴。这也是更进一步的过渡阶段,在“有意识的无能”阶段,威尔·鲍勃在书中提到:首先,我们要清楚地了解抱怨与人际交往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其次,我们需要搞清一点,我们为何要抱怨。最后,当你察觉到自己抱怨的频率时,你是会觉醒并坚持着去改变现状,还是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将紫手环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然后假装从来没有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阿布·贝克尔曾说“不抱怨者收获幸福”。在我看来,幸福便是人与人之间少了猜疑,少了抱怨,多了理解。早在1938年,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采访了多位精神病专家以及心理咨询师,试图找到不幸婚姻的共同症结。他的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与不幸的夫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更多不幸福的夫妻认为自己的伴侣爱争辩、尖刻、爱唠叨;也就是说,不幸福的夫妻更爱抱怨。由此可见,抱怨在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马提·波因特曾说:“我发现自己渐渐疏远了一些喜欢批评和挑错的朋友,并且会去接近一些会往好处想的乐观朋友。”不仅如此,如果你现在就在说别人闲话,把不幸福的关系归结于他人的“不思进取”,那么你就需要换手环了。鲍勃认为:要想改善自己的关系,不要坐等别人停止抱怨。你应该矢志成为关系中释放能量的那个人。改变就在你的自身。这一点在集体间能很好的表现,每个集体在长时间的相处后,就像在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一样,都会有每个集体独特的气质。那么,我们为何会抱怨呢?想必是有许多的原因。威尔·鲍勃将这些原因总结为以下的五点:寻求关注、推卸责任、引人艳羡、操纵力、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在我看来,这些原因也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人的自私心。这就是我认为没有无私的人的原因,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不抱怨,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应该是只想到抱怨的不可避免性。也就是说,当我们觉醒时,我们仍然要坚持着去改变,让自己更接近于无私。

其实,我认为后面的两个阶段可以合为一个阶段。我在阅读“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时,看到的是人们在努力着,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尽管过程并不容易。罗伯特·肯尼迪说过:“有些人是看到当前的现状,然后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是梦想着未曾出现过的景象,然后问为什么不是这样。”这就像是两个人,一个总是抱怨,一个努力着不抱怨。后两个阶段是“有能”的分部,只要是进入“有能”阶段,就表示着你差不多完成了“二十一天挑战”的大部分。你一定会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紫手环不再是你的束缚,而是变成了帮助你约束自己的工具。尽管我还没有使用紫手环,但是看了《不抱怨的世界》后,我感觉到我已经注意到了自己许多的抱怨,在面对学生不懂事,淘气的时候,我总想着别人的不足,推卸自己的责任。还有许多的这样的例子,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给了许多“二十一天的优胜者”的故事,看完了他们的叙述,我感受到了明亮的阳光。就像梅勒妮·卡米拉·帕卡德说的:“我们的生活永远改变了,我的婚姻也得到了拯救。” 看到《不抱怨的世界》的结尾,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有多少人因为看了一本书而开始人生的新阶段”这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结尾的一句话: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能给人以力量的励志书籍。与其他励志书强调“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同,《不抱怨的世界》希望我们能有一颗平和的心,做好自己,能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通过我们的祝福,让自己幸福,让别人多点笑容,世界充满魅力。

不抱怨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