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的学书法经历(张舒笛)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6: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学习书法经历

小学部六年级语文教师:张舒笛

我很小的时候,一次随父亲去拜访亲戚,路过一座祠堂,只见祠堂的正中高挂着一块匾额,上写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高风亮节”。细看那四个大字,方方正正,笔力雄健,仿佛是字帖里的字一样。我站在那匾额下目视良久,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感慨:要是我能写出这样的字该有多好呀!

父亲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带着自豪的口气说:“这字很像我爷爷写的,我见过他写的字。”他还对我说,他爷爷是清末的秀才,文章写的好,书法远近闻名。

我父亲的爷爷不就是我的太祖吗?我是他老人家的后代,他的书法能这样出名,我也应该有这个天分吧。我心里想着,便暗暗下决心要练好毛笔字。

上小学二年级了,老师要求我们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要练习毛笔字。开始练习时,我们先练习描红。老师发给我们的印着红字的字帖,我们照着样子在红字上一笔一划地练习。我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每天中午饭一吃完,就背上书包到学校练起了描红。老师看到了,很是高兴,说我很用功,在同学们中不停地夸奖好,还说我的字练得比每一个同学的都好。

受到夸奖的我对练习毛笔字更来劲了。我不仅在学校里练,还常在家里练。父亲看到了,更是欣慰,常对我说:“孩子,好好练,要练出你太祖的名气来。”

练习毛笔字成了我学习中的第一爱好。在往后的日子里,在学校里,墨砚和毛笔常在我桌子上放着,只要有空,我就练了起来。课前

练,课间练,甚至课后练到教室里只剩我一个人。有几次,到吃午饭了,我还没有回家,妈妈以为我放学后贪玩忘记回家了,竟找到学校来。她看到我一个人独自在教室里写着,教室里静悄悄的,生气的妈妈立刻变得和颜悦色,只是叫我快回家吃饭。

我孜孜不倦地练着毛笔字,当然追求的是像大人一样,像我仰慕的几位擅长写毛笔字的老师一样能写出一手非常漂亮的毛笔字,当然更想成为像我太祖一样远近闻名的书法大师。乡村里,每逢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都会贴对联,练过几年毛笔字的我,也很想表现一番,心中总以为我也能写出像老师们书写的对联一样,会受到大家的称赞。于是,我向父亲提出我要写对联,父亲同意了。我满怀信心地在红纸上写上了大字,除夕之夜贴上了门框。乍一看,自感得意,但我多看了几家,一一对比,恨不得立即撕去。这当然是有父亲和伯叔们指出哪个字写得怎么不足,哪个字写出了败笔。尽管他们还不停地夸我,但我还是失望极了。

怎么毛笔字就这么难练呢?几年苦练竟然一上墙就这样不值得一看,我不想再为这毛笔字费精力了。

有一次,我到外公家,外公问起我毛笔字练得怎么样了,我即告诉他我不想练了,太难了。他立即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十年磨一剑,多少成名的书法家,他之所以成名,是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才练出这个结果。”他还说:“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毅力。朝三暮四只能是一事无成。”听了他一席话,我仿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觉得自己从此搁笔放弃练字有点可惜。

外公还告诉我,练习书法首先要临贴,细心学习字帖上每一笔的写法,反复练习,久之就会成自然。同时,他让我细心观察生活中的

一些张贴,遇上写得好的字,要反复揣摩别人的运笔方法,领悟他们一笔一划的精妙,并用书空的方式加以模仿。他还说,生活中处处可练书法,如吃饭时筷子是笔,玩耍时地面就是纸,手指、小木棍甚至扫把也就是笔了。

外公的一番开导,又给我练习书法注入了一股活力。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又不停地练起了书法。我在纸上练,在泥地上练,在沙滩上练。别人把课余散步玩耍当作乐事,而我就只是把练字当作乐事了。我在走路时用手比比划划,扫地时用扫把在地上划来划去。睡觉前,我躺在床上还要比划一番。寒暑易节,乐此不疲。我还常常傻乎乎地看着别人的书法,手不停地比划临摹,久久不愿离去。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练习书法,这几年来大有长进。同学们夸我,连学校最出名的书法大师袁火明老师还夸过我呢!

书法,是我学习中的第一爱好,它将成为我生活中的终身爱好! 点评:本文的作者用生动流畅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练习书法的成长故事。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故事中,隐含了作者从事书法练习的艰难历程,隐含了作者练习书法中的苦与乐,迷茫与困惑,更向我们诠释了从事一项艺术需要执着追求的道理。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表达精到。还值得一提的是不露痕迹的人物心理描写无不流露出作者练习书法时的心情。

(本文获小学部师生下水文比赛教师组一等奖)

学笛心得

我学会了书法

我学汉语的经历

我的学车经历

我身边的文明星张婉笛

作文 我学会了书法

学书法

我的学农经历日记

张舒冉的征文

《我跟洪亮老师学书法》

我的学书法经历(张舒笛)
《我的学书法经历(张舒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