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 升国旗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升国旗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由拼音认汉字;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升、国、我、们、中、起、立、正、向; “绿色通道”(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旗、您、敬、礼,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1种笔画:斜钩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认识汉字;

通过书空、描红、临写等方式分析汉字笔画、笔顺等方法,掌握生字;

(2)通过播放国歌,让生再切身感受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感受升国旗、放国歌时庄严肃穆的气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生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动的升旗仪式,明确今后在每周一升旗时应如何做;

(4)课中操时,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寓乐于教,并再次激发热爱国旗、祖国的感情;

(5)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设置情境,在情境中读文、读句,体会感情及启发教学等方式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1)在热爱祖国的情感的支配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知道国旗的象征意义;

(3)喜爱我们的国旗,对它有无比的崇敬感,对祖国是无比的热爱,产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9个生字:升、国、我、们、中、起、立、正、向,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准9个生字的字音;以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用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

认清笔画笔顺,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从学校生活的一个

教材分析: 本课是首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国旗时,我们要肃立、敬礼,这是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课文持的田字格中是本课要学习的9个生字。练习的第1题要求朗读、背诵课文,第2题是本课生字的笔画笔顺,重点突出,操作程序具体。文中图画的内容是校园里升国旗时的情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

课文新授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提问: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看谁最聪明,能立刻回答出来。在学校里,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做什么?(升国旗)我们在哪里升国旗?(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升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你能听到什么歌?(升国旗的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出示课文情景图,让生观察说出: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全体立正,身体站直,不讲话、不乱动,少先队员要向国旗敬礼) 2.出示课题: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课文第2课《升国旗》

(1)多媒体闪动出示课题,同是板书课题2.升国旗

(2)指名学生拼读课题;

(3)指名学生带读课题; 3.教师讲解:

(师讲的同时,多媒休出示**广场升旗仪式)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简洁的小诗,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媒体在背景图上出示课文,师配乐范读,生看图)

2.学生初读课文(要求:选一种子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育,可以轻声读,可以不出声的默读,可以同桌两人一起读;要先读拼音,再看拼音下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请做好。

(媒体出示:五星红旗 升起 立正 敬礼) (1)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判断正确与否并指正;

4.: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注意读准刚出示的几个字词; 5.生分析课文组成:这首诗一共几句?(这首诗一共三句话) 指名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句话。

三、分析课文: 1.学习第一句: (1)示课文第一句话: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重音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告诉大家: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旗?(我们国旗是五星红旗) (2)指名生读句,并比一比谁读得好,同时师指导提醒:men是轻声,没有声调!

(3)让生自己描述:五星红旗又是什么样?五星红旗是一面大红色的旗,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星星)你知道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分别代表什么吗?(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

(4)(多媒体出示五星红旗)师进一步介绍:这就是我们的国旗

(5)进一步指导生理解句子:五星红旗代表什么(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什么(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

(6)体会感情:五星红旗既然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那它伟大不伟大?(伟大)那人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热爱它,感到很自豪)那人色彩用这样热爱的自豪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①指名学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②全班齐读。 2.学习第2句:

(1)引出国歌:升国旗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只是把国旗高高升起,还要播放什么?(播放国歌);

(2)让生回想前面小朋友们说过了,升国旗、奏国歌时应该怎样做?(站在整齐的队伍当中,站直、立正)下面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做到了,全体起立,准备:升国旗、奏国歌 (多媒体演示升旗过程,同时播放《国歌》);

(3)提问:在国歌声中, 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4)多媒体出示第二句:国歌声中,高高升起(重音“高高”下打点);

(5)指名生读; (6)体会句子感情:小朋友们看,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多么让人激动啊!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

1、

2、

3、

4、

5、

6、

7、

8、

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 (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 ab=(a-c)-(b-c)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 –b(b + c) (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 (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 (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 + b×c (ab×c (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 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 (12).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13).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四)整除与除尽

(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

3、

6、

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北京版

小学语文:《 脚印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小小的船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数星星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十个朋友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爷爷和小树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一年级语文上册 上对下 3教案 北京版

小学语文:《 脚印 》2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y w 》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鹅 》1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升国旗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小学语文:《 升国旗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