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美文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7:2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乡愁中找寻心灵依归

一个夏夜,我打出租车回家。开车的是一位清瘦的年轻人。车上放着音乐,他默默开车,我俩静静地听歌。行驶在北京宽阔的大街上,明亮的路灯,舒缓的旋律,没有了白天的燠热与喧嚣,心里一片宁静。

听完后我来了兴致,对小伙子说我这也有歌儿,要不要听?他表示同意。于是我打开手机里的音乐,选了一首《川流不息》,这是美空云雀的名曲。美空是日本工业化时代的歌手,她唱出了工业化时代人们的情绪与心声。

当柔美深沉略带苍凉的歌声在小小的出租车里响起时,年轻的司机被吸引住了,他静静听着,车速似乎也慢了一些。我问他这歌怎么样,他说好听。我问怎么好,他说让人想家。我简直吃惊了!《川流不息》正是一首怀乡和感慨人生的歌。歌中唱道:“不知不觉走过了人生漫漫长路,回首望去是遥远的故乡……”我忙问司机,你以前听过这首歌吗?懂日语吗?回答都是否定的。我说想必你也是从外地来北京的吧,年轻司机说,是呀,听听这样的歌心里安静,让人想起过去,想起家乡。他接着说,人是不能往前看只能往后想的,出门在外打拼,真是不敢想明天啊。

回到家里,我久久地回味着年轻司机的话。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从小生长在北京,除出国进修一年外没长时间离开过北京,住在家乡的人没有故乡。而我们这个时代,至少在我居住的城市里有多少是离开故乡的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社会流动。今天的北京人恐怕很多都是离开故乡迁徙到这来的。

离开故乡到大都市的人们,按时下流行说法是来寻求梦想的。既然是寻梦就有不确定性,既然是奋斗就要有付出乃至牺牲。就像那位年轻司机感受到的,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与亲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打拼,有机遇有风险,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压力、不安乃至焦虑总是难免的。

如何纾解压力?如何舒缓焦虑?故乡,对故乡的思念,是一剂良药,那里有无忧无虑的童年,那里有父母的呵护,那里有幸福的时光。故乡是旅人的底气,是心灵的依托。我猜想故乡在旅人的梦里一定是辽远清静的。而在大城市的茫茫人海里,人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是亲密,而是陌生与孤独。

故乡是熟人的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的地方。工业化、城市化给我们带来财富和成功,但也有对未来的焦虑、有独处的惆怅,需要抚慰,需要纾解。故乡、童年是最好的安慰剂,乡愁其实也是一种励志。

有感于竹子的故事近读三则与竹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成才之理,引人深思。

第一则:有一种毛竹,在最初的几年,它几乎没有变化。但几年之后,它会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生长,很快超过其他竹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毛竹都在深深地扎根,在不断积蓄迸发的力量。

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是植物生长的规律,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凡成功者,无不是把根深扎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大地的营养,积蓄向上的力量。习近平同志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将郑板桥咏《竹石》诗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上山下乡的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磨炼和积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有厚积,才有薄发;有沉潜,才有飞跃。恰如古人所言,“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第二则:师傅让三个徒弟到竹林中各选一根能做笛子的竹子。徒弟甲选了一根圆润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圆润;徒弟乙选了一根光洁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清脆;徒弟丙选了一根有瘢痕的老竹,认为做成的笛子经久耐吹。结果徒弟丙选对了,深得师傅的赞许。

为什么徒弟丙选对了呢?因为老竹经过寒冬里“冰刀霜剑”的打磨,质地绵密厚实,做出的笛子不仅声音清亮悦耳,而且不变形、不走调。相比之下,圆润的竹子和光洁的竹子因为未经寒冬,虽然看着圆润光洁,但做成笛子后,不但音色差,而且容易变形开裂。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部的成长与选竹做笛子的道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吃一番苦,不在严酷的环境中近乎残酷地磨炼,热血就无法沸腾,筋骨就无法舒展,青春就无法淬火。凡有作为者,不依赖于机巧,也不寄望于侥幸,吃苦耐劳是他们人生的财富,埋头苦干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第三则:晾衣竿问笛子:同为竹子,为什么我一文不值,而你却备受欢迎?笛子答:“因为你只挨了几刀,我却经历了千雕万凿。”

这则寓言是第二则故事的延伸,它所蕴含的道理进一步启示我们,成才的过程,不只是吃苦磨砺的过程,也是“千雕万凿”的过程。孟子在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时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战胜各种困难,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而且要不断战胜自我,勇于给自己“修枝打杈”,这样人生之树才能长得挺拔而健壮。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鹰,旁观者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只要我们不断雕琢自我,去掉那些多余东西的羁绊,也会如鹰那样飞得很高。

郑板桥诗曰:“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只要我们如竹那样扎根沃土、根上发力,在艰苦环境、关键岗位上锻炼,就能积蓄足够的成长力量,展示“来年看我掀天力”的精彩,收获“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出彩。

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娱乐需要场合,尊重却是永恒

“慰安妇”,是许多二战参与国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敏感称谓,也是千万受害者一生被囚禁其中的枷锁。日军侵华期间,20万余的中国妇女被强掳,成为了日军的“慰安妇”。恶劣的生存环境、残忍的迫害手段、屈辱的精神折磨,成为了她们终生挥之不去的可怖梦魇。

她们都在等道歉,可只等到时间将她们带入尘土。2013年,中国仅存的”慰安妇“为32人;2015年,22人;2017年,8人......真害怕,这段历史会随着时间车轮而被歪曲淡忘。但还好,总有人尝试去替我们扶正记忆的脊梁。2013年,导演郭柯独立制作拍摄纪录片《三十二》,讲述了“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韦绍兰老人和她的中日混血儿子罗善学的故事;2017年8月14日,正值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影片《二十二》公映,而中国在世的“慰安妇”受害者也仅剩下8人。

道歉太难,或许还缺乏更多宏观的力量来促成,但起码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可总有些人或事,用戏谑去亵渎国人对于历史的敬畏。8月22日,上海一男子在影院观看纪录片《二十二》时却不时发出嗤笑声,当身旁观众对他的不尊重表现给予指责时,该男子却反驳“我笑关你什么事?”而在线上,QQ空间近日也开始流传一系列配有影片《二十二》中受害老人影像的表情包,并配有“我真的委屈啊”、“无语凝噎”等文字;21日,QQ空间发表致歉声明,称该系列表情包由第三方公司提供,QQ空间方面已将所有配图下线,并将全面自查。

尼尔·波兹曼曾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也许,成为滑稽戏要比成为监狱更让人胆寒,因为监狱会让我们排斥、抗拒,而滑稽戏却如此悄无声息地将我们吞噬,套牢其中,却不自省。诚然,在这个科技创新、信息海量、媒体接入便利的环境,时代给了我们许多便利,也带来了更加多元多彩的行为、思考、创作方式,但进步带来的应该是方式内容的革新,对于底线和原则的坚守,这是永远都不可越界、或者是模糊的雷池。我们需要娱乐,但若一切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甚至连国家、民族、历史、政治、宗教等,都能无比自然地衔接为戏谑的原材料,我们的良知也许正在被一场场大众狂欢所麻木腐蚀。

有人曾把当代学生沉迷网游,比作清末民初人们的贪食鸦片,那今天,当有人看到这些受害同胞会嗤笑,还会将同胞所曾遭受的苦难当做制作表情包的原材料,如果放在战争年代,我们会将他们做何比喻?

爱国,不一定体现在血染征场;制敌,也不一定要经历枪林弹雨;文明,不只在于思维灵活衣冠楚楚;尊重,也不仅仅是单薄客套的干瘪空膛。这世界没有任何一处港口能抵达尊重,因为尊重,本就是通往一切的码头。

人生立志须趁早

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一生一世”中的语文问题

“说要爱你一生一世的男人,最后和你离婚了,算不算说谎?”这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选拔考试的一道语文试题,被一些学生称为“奇葩试题”,引起激烈的讨论。

《钱江晚报》昨天报道此事后,在读者中也引起讨论。从转载这一报道的公众号上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到,争议集中于两点:一是该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二是拿这样的题目来考试是否合适?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该题的正确答案不被人们所认可,那就是说人们认为该题确实过于奇葩,就不适合拿来用作考题。

这是一道语文试题,它的“语文性”在哪里?首先在“说谎”二字。要判断“一生一世”是否说谎,先要确定“说谎”的定义,然后用这个定义去衡量那个“男人”的行为——不但要掌握词义,还要会运用词义。该题假设的情景对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基础知识薄弱的,或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思维能力较弱的,都容易被“一生一世”带到沟里。

所谓“一生一世”,婚恋行为是人生现象或者说是社会现象,在这道试题里,它是考生的思考对象;它要求学生了解人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又能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道试题包括了语文课的核心内容: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语文能力不仅仅是掌握了词语、词组等语言材料,也不仅仅是组合材料的原则即语法;语言能力更是运用语汇、语法进行思考、思辨、表达的能力。因此,从语文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道成功的语文试题。

从考生角度来考量,这也是一道好试题。浙大是一所研究性大学,竺可桢学院则从已经被浙大录取的新生中选拔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尖端的研究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很强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的核心,不就是思考能力吗?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实质性问题,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找到研究方向、确定思路,这是研究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具体到这道试题,就是看谁能够从婚恋问题的表象中把握语文试题的核心问题。《钱江晚报》的报道提到浙大中文专业女生蒋同学——她说:“离婚有很多种因素,不一定代表着夫妻双方不爱了。”这个回答,清楚地表明,蒋同学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表达周密——她能够分辨“爱”与“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依据她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能力,是研究型人才所必备的。

蒋同学这一事例说明,生活现象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表达的内容;把这个观察的结果表达出来,则是语文的任务。但是,即便是在语文圈子里,语文课的核心问题也往往被忽视,一些非专业或专业性很弱的问题常常成为热点问题,很多专业人士也未能坚持专业立场,自觉不自觉地被牵着走。

就在大约十天前,有文章质疑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语文教师和语文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大一部分被消耗在这类非语文的问题上,对语文教学的专业性研究探讨就无法深入。从这个角度考量,竺可桢学院的这道语文试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醒:守住专业立场,才有专业价值。

“海归”的失落或是一个提醒

近日有媒体披露,国内的“海归”在就业市场上正经受着“冷遇”。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另外,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8月22日 《时代周报》)

曾几何时,拥有洋文凭的“海归”,身上罩有一道令人敬慕的“光环”,那“光环”就像是通行证,能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可随着近年来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尤其是近些年,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就业面临着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几乎同等的待遇,在部分岗位上,海归的竞争力甚至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社会和用人单位不再迷恋“海归”的标签;二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取得“真经”回来。

其实,不管是国内文凭还是洋文凭,说白了不过是一张纸,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适应岗位的能力。就此而言,“海归”的失落更像是对广大留学生以及有去海外留学意愿,特别是抱有“镀金”心理的学生的一个提醒: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光明的前途,但也有可能遭遇失败,得不偿失。

其实,无论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在国外深造,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今后能得到一个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往往花费颇高,回国就业势必希望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实现所谓的“高投入高回报”,但随着出国留学已经从“精英化”逐步走向了“大众化”,这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海归变“海带”。

因此,家长在决定是否该让孩子出国留学时,一定要同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因素量力而行,这个“力”包括家庭的财力、子女的才力及适应异国学习生活方式的能力等等。此外,孩子在开始留学生活后,家长也应予以必要的关注,了解其生活、学习和心理动态,及时处理问题甚至调整发展思路。毕竟,学业有成且学以致用才是留学成功的标志。

“现实版阿甘”是最珍贵的人生历练

廖兴,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校内某营销团队发起人。1997年生于四川泸州,2017年因从成都到深圳连续长跑1800公里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现实版阿甘”。(8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从成都跑回深圳,全程1800公里,他为什么选择跑步回家?连续长跑30天是什么感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廖兴近日扛着校旗长跑千里的事情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和关注。据了解,长跑的初衷是“爱跑步,想在20岁做点不一样的、疯狂的事”,整个过程对他来说充满着考验和疼痛,“我也是苦苦挣扎的普通人”。至于扛着校旗跑,除了宣传母校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旗帜鲜明”之下不能偷懒放弃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如此的“现实版阿甘”虽然不必效仿,但对于意志的磨炼,这样主动“吃苦”的人生历练实在是太需要了。而今的城市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读书,学校更忙于应付应试教育,大多只重学习成绩,放松素质教育,以至于现在一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备受宠爱甚至溺爱。再加上社会负面影响的作用,不少孩子从小骄横自私,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这样的孩子,虽然考上大学,但显然难以成为栋梁之材。因此相比于学业的深造,更急迫的是意志的锤炼。

连续长跑30天,全程1800公里,可以说是受益终生。旅途的艰辛,比如“阵痛和孤独”,是平时难以体验到的,这样的经历无疑有助于克服娇气和惰性。而一路风土人情和人文传统的熏陶,尤其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现实教育,不仅能磨炼人的意志,而且还能让廖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而这都是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

其实,如此“现实版阿甘”,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让自己更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恐惧和困难,更有信心去迎接挑战。这种来自生活的洗礼,正是近年来我们的教育中所不足的。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的两点一线,事实上也缺少磨炼的机会。因此,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条件,更多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从而让自己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成为每个大学生最重要的课程。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

经典美文赏析

英语美文赏析

经典美文赏析

七年级美文赏析

经典美文赏析

美文摘抄赏析

初中语文美文赏析

写景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文及赏析 美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