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刨花楠苗木培育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3: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标准项目来源,制定标准目的和意义,参加单位和人员 1.标准项目的来源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赣质监标字【2017】4号)《关于组织开展推荐性地方标准修订工作的通知》。

2.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刨花楠(Machilus Pauhoi)是一优良常绿阔叶树种,生长快,外型美观,可用于庭园绿化。其木材纹理较直,略交织,结构细而匀,材色淡雅均匀,干燥容易,干缩小,材性稳定,强度适中,富有弹性,抗蛀耐腐性良好,纤维长度长,是最适宜的胶合板材和装饰单板原料,也可用于制作刨花板、纤维板等人造板和做家具、建筑、包装、地板等用材,还可作为造纸原料之用。其枝、叶、皮、干化学成分复杂,抽取物含量高,是优良的天然香料和林产化工产品的原料,可用于提取香料油、褐色染料、单宁和制作胶粘剂、润发剂、熏香及蚊香等,并有较高的独特的药用价值。

由于其用途广泛,多年来,大量天然刨花楠林木被采伐,许多地区仅保留少量天然树木,市场上已经表现严重的资源不足。因此,必须在充分保护天然刨花楠的同时,大力营造刨花楠人工林,以解决其资源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刨花楠是我省阔叶树最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我省的森林资源发展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制订刨花楠苗木培育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刨花楠苗木标准化完善程度是衡量生产、技术和管理所达到水平的标志,标准的制订和发布可使苗木培育有明确生长指标,合理技术措施和检查验收的依据。也为林农在刨花楠生产中提供规范性生产和管理技术,从而促进集约经营,提高生长。

3.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和人员

(1)项目主要参加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主持)、福建师范大学、永新县七溪岭林场、婺源县生态林场

(2)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张露、钟全林、胡松竹、吴南生、赖猛、杜天真、贺立中、李桂盛、肖水清

(二)主要工作过程

江西农业大学从1993年10月开始,与安福县林业局合作对该树种进行相关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天然刨花楠标准地调查资料与解析木资料;1997年得到江西省科委资助,在永新、安福、吉安县、婺源等地对该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造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江西省科技厅项目和2003年江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31B0204200)等资助下,重点从优良种源选择、种子安全贮藏、扦插育苗技术、实生苗的田间播种、容器苗的营养基质配方以及工业原料林的造林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制定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DB36/ T 674-2012),并于2012年7月正式实施。经过5年实施,在江西省特色林木资源与培育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科技厅(刨花楠工业原料林优良苗木选育与造林技术研究2004N0

10、刨花楠种子人工诱导休眠与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研究2005NZ1010等及刨花楠闽楠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4S1477-4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及等项目资助及实践中检验中,对已颁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到2017年项目研究与推广历时24年。通过研究,初步确定了我国刨花楠优良种源分布区域,系统掌握了该树种的种子安全贮藏、扦插育苗、实生苗、容器苗繁育与工业原料林的造林等关键与核心技术,研究成果目前已在江西省安福县、永新县、吉安县、遂川县、德兴市、婺源县、吉安市青原区,福建省永安市、南平市延平区,浙江省建德市等县市推广。至2017年12月止,共推广造林面积达1.8万亩,培育造林苗木280余万株(包括容器苗、裸根苗与扦插苗)。造林地刨花楠胸径年平均生长最达1.1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8m,人工林生长量比同期天然林高出30%以上。

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20多位研究生、20多位本科生先后参加了项目调查与研究,通过课题组的较长期研究与技术推广,完成相关研究论文34篇(论文已在Ecology and Evolution、Annals of Botany、《林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主要技术编入《主要阔叶用材林培育技术》一书,目前该树种已被国家列入我国优良阔叶树种种质资源库,并被江西、福建、浙江等省作为今后重点培育与开发的树种资源,所构建的生物量模型已被其他学者应用于森林碳贮量计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及论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制订标准的主要技术措施既要反映传统的成熟技术,又要充分吸收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以体现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做到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

2.制订标准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应体现标准的高效性,一切措施的制订,标准应以经济效益最大为标准,尽量做到三大效益的兼顾和统一。

(二)主要内容

1.本规程规定了本规程规定了刨花楠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苗木质量、整地栽植、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等技术要求。

2.在现有规程的基础上,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更新,去除了引用的各规程年份。

3.通过贯标及实际应用,对有些地方进行了修正和文字规范。

(三)与制定标准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在标准中的应用 (成果名称《刨花楠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刨花楠造林技术研究

在江西安福县、永新县等县市,按照不同的立地环境、造林时期、混交树种、混交方式、造林密度等因子进行刨花楠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其中安福县谷源山林场的最早的试验林已达11年。永新的刨花楠与杉木混交林已有9年。通过造林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刨花楠工业原料林栽培关键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造林地的土壤肥力及其养分结构是影响刨花楠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应选择土壤肥沃、空气湿润、立地条件较好的半阳坡或半阴坡的立地造林。

(2)该树种的造林季节最适时间是立春之后到3月上旬,雨后阴天或晴天进行造林。以刨花楠纯林或刨花楠与杉木湿地松等针叶树种混交造林为好,造林挖穴40×40×40cm。造林株行距一般为2m×2m或2m×3m。若要考虑刨花楠的长短效益结合与快速郁闭,可适当进行密植。要选用1.5年生的壮苗造林,造林前要将苗根沾上泥浆,摘除苗木叶片或留叶2-3片,并做到随时起苗,随时造林,防止苗木根系风吹日晒。

(3)造林后应加强对造林苗木的管理,前三年应做到每年抚育两次,后两年每年各抚育一次。抚育时除需除杂草、松土、培土,还需注意去除基部的萌芽条,并注意适当修枝。另外,为了提高生长量,要追施肥料。

(4)试验林中的刨花楠胸径平均生长量达1.13cm.a-1,树高平均生长0.83m.a-1,生物生长量(干重)平均为957kg.a-1,胸径与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天然刨花楠生长量高出7.8%和30.2%,其生物量比同期杉木生物量大4.82%。在其生物量结构中,树根生物量约占全树44.77%。说明该树种具有发达的根系是一个优良的生物固碳树种。

造林部分项目标准制定中强调了刨花楠造林地选择的重要性,要求造林在山谷、山洼、山坡的中下部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实践证明刨花楠不宜在冬季造林,冬季造林易造成苗木受冻,造林强调早春进行;刨花楠与杉木混交或刨花楠与湿地松混交能起到树种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对刨花楠生长有利,能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

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1..本规程引用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和LY/T 1078 速生丰产用材木培育技术规程中规定的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结合刨花楠造林的生产应用实际进行标准制订。

2.根据检索,国内外无刨花楠栽培技术的对应规程。

四、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

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林业局《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2.本规程中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本规程的格式、编制和表达方法,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

五、作为强制性规程或者推荐性规程的建议

根据《林业规程标准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继续作为推荐性规定。

六、贯彻规程的要求、措施和建议

1.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执行,以规程来规范生产和销售。

2.建议对修订完善的标准进一步实施,并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补充充实标准。

3.建议本规程实施时间在2018年 9 月前。

苗木培育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若羌红枣栽培技术规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制种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绿色蔬菜(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苗木培育自查报告

刨花楠苗木培育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刨花楠苗木培育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刨花楠标准 刨花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