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5: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教具:书、纸巾

学具:每人准备一本相同的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 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1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王奶奶想给她的孙子孙女们准备一份礼物。送什么好呢?王奶奶想了想,还是送书吧,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

师:王奶奶准备送给她的小孙子淘气礼物。因为淘气才上一年级,认得字不是很多,所以王奶奶买了一本书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王奶奶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动手算一算。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

2.师:刚才王奶奶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本书需要的包装纸,我想淘气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淘气谢谢大家了。现在王奶奶还想送给她的孙女笑笑礼物,因为笑笑已经上三年级了,认得字比较多了,所以决定买两本书送给她。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 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书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教师画草图)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王奶奶选择哪种包装方法呢?

2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三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要求学生听听这三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计算验证,我们发现果然一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学生说一说)

师板书:节约用纸:重叠的面积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王奶奶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要送给她的大孙子明明,明明已经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认识很多字了,所以决定送给大明明三本书。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怎样包装最省纸?(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2、小结。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王奶奶包装出了这么漂亮而精美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3、我这有四本书,可以怎样包装?你认为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忽略不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包装物品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美观、便于携带、节约„„)

五、课后延伸:

一包纸巾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8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把4包纸巾包装在一起,可以怎样包装?你认为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忽略不记)

六、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重叠面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时越节省包装纸。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超市搞促销活动,包装几盒香皂最节约的包装方法”的情境贯穿课的始终。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美观、便于携带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4 本课从揭示课题;到包装3个、4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猜想,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包装4本书时,我更是大胆地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动手包一包,再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包法,课堂达到了另一高潮。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和思维能力。

《包装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 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与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