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改讲座听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1: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改讲座听后感

看到校研究生院发出的通知要求所有教育硕士每周五要到长安校区听取有关客观讲座时,我没想太多,唯独注意到了通知上的关键信息“两个学分”,那就去呗。对于课改,我只是在本科期间上英语教学法时模糊的接受到新课程标准这类名词,再有就是今年的课程与教材分析这门课上,老师的第一讲就是新课程标准,并给我们播放了某优秀名师的教学视频,实际上本科期间我也观看过此类视频,在实习期间发现大多数中小学都在疯狂的实行这种英语教学法:一改传统教师纯粹知识点的讲解,大量习题的反复练习,现在的课堂都基本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尽可能多的借助网络来搜集视频,音频,图片等等,以及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以此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玩中乐中学习。所以,如果说我对课改有所了解的话,大概就仅限于此了。

第一讲是由陕西师大历史系郑永成老师报告的。就在报告开始前,负责讲座组织的周老师说:“在这六七年中,我跟着郑老师,对课改只有3/10的了解…”。听到这里时,我对他的话表示不屑,用得着在领导面前那么自谦吗,但其实我心里也咯噔一下…扪心自问,如果让我回答,我还真不知从何说起。

由于时间的关系,郑老师尽可可能简短的介绍了一些在课改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学校,及一批支持课改的领军人物。听完之后,我一方面感叹课改进程中这些名人名校,但内心中充满着更多好奇,疑惑。毕竟我们只看到了一些成果性的东西,比如某某中学采取10+30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只讲10分钟,而剩下的30分钟都由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把课堂语言权还给学生。就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能一直突飞猛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班级班务,日常琐事中都有着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对此我表示担忧怀疑,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制力有那么强吗,班上同学能力参差不齐,课堂学习活动基本上交给学生这能保证学习任务效果的达成吗,没有老师的讲解,那些后进生不就更是放羊了吗;如果新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的,那么又是如何做到的…对于我这个传统教育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是习惯地选择被动接受,对于课改有的只是悲观迷茫。可我也希望找到答案。

第二讲是由宜川中学蒋永升校长报告的。这次的报告一点点的拨开我心中的迷雾。何为课改?从广义上来讲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第八次教学改革;而从狭义上来讲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得到有效发挥,合力打造高效课堂,培育新世纪新时期的合格公民。那么具体点来说课改就是改革传统教学中不合理不好的方面,而并不是全盘否定。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在学习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模式曾风靡中国大地,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倾其所知,课后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耗其心力。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实实在在的灌输者,学生就如机器一样尽可能的输入存储。学校上上下下都在为追求高分奋斗,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着中考高考进行,各位学生家长对此也是尽全力支持。各大学校为所谓的主课争取更多的时间就取消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而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一切生活琐事都全权包办,尽可能少的参加社交,家务活动,还为其报各种辅导班。走进各大校园,你看到的是戴着眼镜,低着头,弓着腰,盯着书本,做着习题的孩子,从他们脸上我们能看到什么,我该不该说是一种知识的渴望,还是一种知识的疲惫以及心头的憔悴?我想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眼睛近视率排居世界第二;又有多少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由于进行体能测试亦或是体育考试亦或是军训,学生晕厥,或致死事件屡见不鲜。。。每年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新闻报道父母送孩子上学的心酸事件,还少吗,有多少学生不能适应脱离父母的校园生活,生活不能独立,又有多少学生上着名牌学校,从此以后,沉迷游戏,出入高档会所餐厅,享受人生确是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呢;还有多少学生因为一点小事,杀害同学老师,更有甚者,杀害自己的父母…

这样的教育结果,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又应该警醒着什么…毫无疑问,这种种问题难道不该归结到我们教育制度的缺陷之上吗,这难道不应该提上我们的课改议程吗?我们学校一味关注高分,追求升学率,我们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分数说明了一切,高分意味着你是优秀的,有前途的,能成功的,父母老师学校都以你为骄傲。可那些残酷的事实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学生知识确实足够优秀,可我们学生缺的的是健康,缺的是道德,缺的是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那么何为人的发展,何为以人为本。我们的课改要改革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因素,落脚点不是正应该在于此吗。蒋校长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具有幸福感和成功感,我想他的报告正是对这一严肃话题的解答。他说抓好德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而培养良好习惯是抓好德育的源泉。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那么他的自主性自控型也自然会增强,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就有助于发挥他作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名族,它饱受欺凌,却创造出众多伟大天才,它就是犹太族。他们信奉:最终一个人的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那么青少年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呢?习惯都是一点一滴的成果,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诚实礼貌,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学会感恩都是良好的开端。而在校园里,我们教师就要将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笔者记得宜川中学有一案例:第一次课堂作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某某同学习惯好”,这个题目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其次让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秀品质,被表扬的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更注重保持自己的良好习惯;下一次的作文题目又改成了

“某某同学习惯进步快”,这个题目就对那些进步的学生予以认可,让他们充满自信动力,主动在言行举止上改正进步;如果还有同学没被提到表扬的行列,老师就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这样的作文设计课不是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吗,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关注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把普通的一堂作文课也当成了一堂思想道德教育课,这不得不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说到创新,我们不要觉得是遥不可及的,创新就是在汲取前人的智慧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灵活的改变。一旦学生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慢慢养成中,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实行的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就能更有效果的实行下去了。因为学生懂得互相帮助,为自己小组荣誉而奋斗。

在众多人眼中宜川中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了,而对宜川中学的一批课改领头人物来说,这样的“名校”效应并非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对名校有着全新的解读,名校就是办环境,办氛围,看一所学校就是看学生精神面貌,精气神。而学生精气神主要表现在身心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因为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出现的一系列事件,而放松对学生体力训练的一系列活动,更不能为了学业而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一个没有健康身体的人又何谈能取得成功呢。犹太人相信: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没有了健康,人生的一切美好都失去了意义。人的健康犹如土壤,只有土壤肥沃了,在上面种植的一切如事业,财富,家庭等,才会发芽,开花,结果,否则,人生将永远是一片贫瘠,荒芜。在口语课上,我们观看了美国一所高中体育课视频,看完之后大家都热血沸腾,对他们那种冲劲儿,那种激情,脸上流淌的汗水,洋溢的微笑都充满了欣羡…其实,就笔者本人来说并不喜欢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就是上大一大二的体育选修了,但就笔者个人了解的情况,班上大多数同学是不太愿意上体育课,尽量想办法能逃则逃,至于原因还是得回到考试这个根源上来,因为大家都之前的训练不够,身体素质不够好,即使跑个八百米,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折磨。事实上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心知肚明的,可是由于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大家也都顺其自然了。记得曾看到报道上曾这样说过,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就是我们这下一代各国学生之间的较量…可是回头看看我们的炎黄子孙,这该是多么大的一种恐惧。

同样的我们应该看到在近几年中频繁报道就业压力,许多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干起了环卫工,小商贩…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因为我们的教育只关注高分,孩子除了获得高分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实践锻炼。据说,有的外国学生在中学毕业之后就已经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我们的学生即使在大学毕业之后还对未来一无所知。我们难道看不到这种教育的显性差异吗.如果我们不能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我们的课改永远只会停留在形式上,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不能达到,我们所做的课改实际上还依然把最终关键点放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分数上。

讲座听后感

讲座听后感

讲座听后感

讲座听后感

心理健康讲座听后感

专家讲座听后感

企业讲座听后感

法制教育讲座听后感

择偶讲座听后感

“家长讲座”听后感

课改讲座听后感
《课改讲座听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改讲座心得 课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