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筑梦青春 点亮未来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筑梦青春 点亮未来

-----苏北爱心义务支教暑期实践活动心得

七月初,来自南师大的12个热火男孩女孩坐上了从南京开往宿迁的大巴,经过6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宿迁张圩乡九年制学校,开始了为期15天的支教生活。

张圩乡爱心义务支教暑期活动已成功开展6年,本次支教是第七年。由地科院承担的义务支教暑期实践活动旨在为贫困地区提供爱心支教,点亮孩子们的未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当地学生的暑假生活,还能让苏北地区的孩子们接触到全新的现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同时,也能为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先到达的志愿者们开始招生工作,招收了四个班共计105名学生,包括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八个年级。作为第二批的志愿者,刚下车我们就来到了自己的班级和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会面。

7月8日,支教生活正式开始。我负责一二年级的舞蹈课、三四年级的练字课和舞蹈课、初中班的英语课。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顽皮好动,但是天真活泼、十分可爱,而三四年级的同学就相对来讲懂事多了,上课积极发言,对老师也很尊重。初中班的孩子们相对成熟安静了,他们上英语课的时候积极听讲,课后背单词也很认真。

7月12日上午,我们接受了来自沭阳县妇联代表的采访。妇联代表询问了支教团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看法。支教团代表向妇联代表阐述了本次支教的意义和主要形式,对留守儿童表示了重视。随后妇联代表到课堂上查看了志愿者们的上课情况,向三四年级的学生发放了安全手册,学生十分高兴。

一二年级舞蹈课上学生们非常积极,跟着老师一起跳《青春修炼手册》。美术课上大家也十分认真地跟着老师一起画卡通人物,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最后,妇联代表对南师大的志愿者们能参加此次的支教活动表示十分欣赏,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们能加入到对沭阳的支教活动中来,形成长期的合作。

在妇联代表采访前一晚,我们开展了一次教学方法分享会。 支教团的成员交流了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互相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7月15日上午,苏北支教团和张圩九年制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张圩民俗风情馆。淮海战役纪念馆介绍了淮海战区的战役和革命英雄事迹。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和学生一起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

苏北支教团参观的第二个馆是张圩民俗风情馆,馆中展示了许多关于当地乡村民俗的展品,令志愿者们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不同的风俗。

参观完纪念馆后,志愿者们到学生家中进行了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首先,支教团来到了一个三胞胎的家庭,三胞胎有一个哥哥,和一对龙凤胎弟妹。支教团的成员在和学生外婆的聊天中,了解了三胞胎家中情况,发现这些孩子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十分懂事。志愿者们在聊天后,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随后,支教团成员来到了第

二、三位同学的家中,家长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志愿者们告诉了家长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些帮助。

7月14日下午,苏北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和张圩乡政府篮球队进行了篮球友谊赛。运动员们你争我夺,战况激烈。这场比赛不仅促进了双方的友谊和联系,还丰富了支教团在张圩乡的生活。

7月20号上午九点半,历时两周的南师大苏北支教活动接近尾声,迎来了文艺汇报演出。首先,张圩乡九年制学校汤校长致辞,他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对张圩乡教育的支持,感谢数年来坚持支教的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这样的项目。2班的开场舞《青春修炼手册》活力四射,随后的歌曲《宠爱》充满着满满温情。3班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道出了中华儿女的一腔热血。4班的歌曲《父亲》则是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 随后,周娅书记、刘学文部长、沈晓海老师为获奖的12名同学颁发了“学习之星”、“文艺之星”、“劳动之星”的奖状。 接着,周娅书记发表了讲话,她对小朋友优异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志愿者们的支教活动表示支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周书记表示虽然舞台条件简陋,但依旧掩盖不了学生的风采。节目进行到后半场,精彩丝毫不减。3班小品《海参炒面》让人捧腹大笑,3班舞蹈《美丽奇迹》让人感受到了青春与活力。1班的合唱《虫儿飞》和4班舞蹈的《What makes you beautiful》,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最后一个节目是有全体教师合唱的《不说再见》。在歌声中,全场观众一起随着旋律拍起手来,这首歌是支教团成员们送给学生的最后一个礼物,寄予了大家的不舍和祝愿。演出落下帷幕,苏北支教活动也告一段落,老师和学生也相互合影留念。

演出结束后,支教团的成员们来到了学生的家中,给他们送去了图书和画笔,带去来自支教团全体志愿者的关爱。

两周的支教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在支教过程中,我们感受了当教师的艰辛,体验了工作的不易;在张圩乡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感受当地民俗风情,领悟革命精神,向党学习。

在这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梦想和希望,在锻炼自我的同时,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友谊,奉献了价值。

2016年的夏天,南师大苏北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现在,我们虽然离开了这片土地,但忘不了留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教师教育学院

孙佳佳 10150210 2016.8.30

感恩青春,筑梦未来

规划青春 点亮未来

筑梦青春

筑梦青春演讲稿

青春,筑梦之旅

奋斗青春 筑梦

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

矢志奋斗 筑梦未来

继往开来 ,筑梦未来(通讯稿

青春筑梦银行演讲稿

筑梦青春 点亮未来
《筑梦青春 点亮未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