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邢校玲

内容摘要:《共产党宣言》是指导工人阶级改变世界的行动纲领,它为人类开拓社会主义大道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在《宣言》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壮大。《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个自信”关系密切:《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方向;《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宣言》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鲜明的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p12)

为了更好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必须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中国共产党“三个自信”的取得,与《宣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将《宣言》精神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坚持和发展“三个自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方向

道路问题关系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关乎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的前途命运,关系着一个国家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这条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p9)为此,《宣言》为我们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中国共产党以前,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未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先进政党的领导。《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p285)为此,为完成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在《宣言》的指导下产生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宣言》始终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发展。我们在坚持党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三件大事,努力探索和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但是我们仍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以唯物史观的深邃目光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始终坚持以《宣言》思想为引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p293)我们现在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全面的,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此我们应始终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

(三)坚持走前景光明的道路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5](p730)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唯一现实途径。[6]

为此,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脚踏实地、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的伟大旗帜,即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同样也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着中国。在《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提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 ”[7](p5)

为此,我们要以一切的具体历史条件为转移,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教条化、公式化。要将《宣言》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源泉来自《宣言》,在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分别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在建国后,毛泽东更是投入极大热情和精力阅读马列著作,而读的最多的书还是《宣言》,并且在书本上做了大量的记号和批注,其中就对有关建立公有制方面的论述特别关注;毛泽东不仅自己喜欢读这部经典著作,还多次号召大家读《共产党宣言》,在全党开展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宣言》对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宣言》其中一句话这么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9](p31)

[8]这句话道出了从人类历史上自古以来就存在阶段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应用阶级斗争理论来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现状,这是毛泽东将《宣言》的基本精神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初步尝试。这一阶级斗争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为此毛泽东常常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这为中国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社会主义的改造以及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10](p566)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也说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 B C》”“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1](p38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宣言》中的世界历史理论,提出了既超越“两个世界市场平行论”,又超越西方“发展中国家依附论”的“全面自主的[12]开放观”,制定并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道路。 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从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言》中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 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3](p3)“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4](p4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宣言》中党的理论与新世纪我国党建实际的结台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

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p294)这可以说是《宣言》的核心主题和最终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讲《宣言》的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结果,并鲜明的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他们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6](p9)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保持理论的生机与活力,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而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17]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宣言》,进一步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作出贡献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俗话说的好“鞋子是否合脚,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奋斗、创造、积累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马克思指出,国家是一切阶级斗争所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以及组织生产的工具。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虽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为此我们应始终运用《宣言》中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的理论来分析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一切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8](p140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然而任何社会的经济制度,都处于社会各种制度的核心地位。为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宣言》中提到:“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9](p44)这充分表明共产党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不谋取任何私利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与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人民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政体,或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时我们还要坚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面对新世纪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更应该把《宣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20](p13)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使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21]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宣言》的基本精神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我们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易旗帜的邪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给予根本制度保障。为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宣言》基本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2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10][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4][8][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刘海涛.道路决定命运[J].党政干部参考,2013(2).[7][9][14][18][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 张立渡.《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H].人民日报.2000—11—3O(11)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21] 杨金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兵部建设,2012.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