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读《尘埃落定》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1: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读《尘埃落定》

2010级文学院 hwy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当第一次阅读《尘埃落定》的节选片段时,我被这部作品的异族风情深深吸引,顿觉巴尔扎克所说极是。然而随着进一步的阅读,一开始以为的“手不释卷”没有出现反而渐行渐远,直至全本看完,总感觉心里被掏空了什么。这种掏空不是来自震撼,而是许多疑问,许多朦胧感。甚至于突然让我觉得,异族风情和寓言式的故事恐是这文章唯一的闪光点了。

不过阿来笔下的人物的确栩栩如生:预言家“傻子”,老奸巨猾且残忍霸道的土司麦其,骁勇善战但却有勇无谋的麦其家大儿子,因出身低贱而特别注重身份且是汉族的麦其土司二太太,烧了罂粟地并葬身火海以此为诅咒的多吉次仁的女人,真正具有智慧胜过*作为书记官的翁波意西,暴戾却忠诚的索郎泽郎,腼腆但灵巧的刽子手尔依,忠诚而又善良的卓玛,以及与卓玛形成鲜明对比但让“我”真正爱上的塔娜„„然而这些人从我眼前走过时,是没有背景的,只是空洞地在我眼前走过,不知这可不可以归结为拥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鲜活情节。

好的作品并不流于形式,这是读者共同的信条。因为只要能够入木三分,说的深刻,就会像《历史系男孩》中台词所说:“阅读时,感觉书中伸出一只手,紧紧地握住了你的手”。也许是我学识有限,觉悟不高,所以《尘埃落定》没给我引起共鸣的享受。不知这是不是阿来选定一个忽而真傻忽而假傻的“傻子”作为第一主角的缘故,让文章一步步远离深意。当然我还是要再一次强调,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然它又怎会坐上“茅盾文学奖”的宝座。

初读时,以“傻子”的视角去看一切,颇让人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傻子”就像一个预言家,心里的灵魂偷笑着,怜悯地看着这些以为他是“傻子”的凡人们。这种感觉非常奇妙,特别是作者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一口一个“我”字,不禁让自己以为是自己在行驶着这上帝般的权利,跳出历史的舞台,淡薄的看着过往云烟和历史变迁。

然而也正是这“傻子”的视角,渐渐地固步自封,将“傻子”局限,也将读者圈住,不禁让人思索,那些“傻子”言中的事实到底是洞悉还是巧合,他一针见血地看穿每个人的欲望,这种察觉是不是神秘的宗教色彩大于慧心。“傻子” 的视线里只有他自己的天地,这样就少了对他人内心的描写,看不到别的人和事,就像是一种主观唯心创造的梦境,“眼明花开,眼闭花寂”,整个故事便开始虚无缥缈起来,而读者则被书中的罂粟花晃晕了双眼,迷离了思绪,跟着“傻子”,

不知去往何方。届时,疑问接踵而至,内心驶入一辆挖掘机,开始作业。

那康巴藏地的四季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幻的?生活在这奇妙土地上的不同阶层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命运的?在战争中颠沛流离辗转至此的士兵——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又是如何看待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汉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呢?直至今日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都是战争的导火索,何况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些本来可以深入探讨,甚至是上升到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层面的内容,阿来并未多作探索。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是“傻子”和*的预见,这些预见不但不可逆,而且当它来临之时,人们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它们都只是空气而已,轻而易举的吸入肺中,穿过身体。它们就像“A问:你今天中午吃什么?B答:我吃盖浇饭”一样理所当然。制度的更替,时代的变迁倘若真能让人如此从容淡定、轻易接受,那么,那些流血牺牲的革命者,那些誓死维护自己利益集团的人的行为,真是可笑至极。

以前看过关于《尘埃落定》的评述文章以及对阿来小说创作的研究性文章,不乏有这样的说法:点到即止,便是阿来的聪明之处,因为接下来的历史将要迎来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一个好写却容易毁了作品、毁了自己的时期,除了对自己的反思,没有哪个人愿意对这一时期进行深入讨论。亦有如此观点:作为一个藏族作家,虽然已不能用母语书写,但是作品中深深的禅意便是他对母语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两种态度正中我观点对立面的下怀,因为在我看来,深深的禅意不是通过天真与强加的神秘表现的,没能深刻的思考,勇敢的写实,并不是点到即止的聪明,言重些似乎可以作为“耍小聪明”进行理解。况且阿来对《尘埃落定》的设定远不是一部《佛经》,也不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文摘,他应该是想写出书面扉页介绍的那样:“康巴土司制度的兴衰历史和爱恨情仇”。兴衰历史算是贯穿了小说始终,可惜没有体现能够作为“兴衰历史”定冠词的“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一点不知是不是与汉藏两族描写手法不同造成的,就好比中国的小说大多以情节跌宕起伏见长,而外国小说则最喜对心理活动进行细腻地描写。而爱恨情仇,除了多吉次仁的女人烧了麦其土司的罂粟地,并以死作为诅咒,多吉次仁的两个孩子立誓早晚要报仇让我眼前一亮之外(因为这种情节汉族的确太少出现),不知是否麦其土司霸占别的土司的太太、麦其土司与女土司随意在田里野合、播种时节,男女可以在田地间任意你上我下、“傻子”十三岁就要了侍女卓玛等等这些都算在了“爱恨情仇”之中。其实谈到这里,真的免不了想要吐槽:小说中时时刻刻出现的男女激情,真的让我匪夷所思,好似没有他们撩人的献身,小说就进行不下去了,读者的眼球也不能被吸引了一般。

虽然前面说的种种俨然是在批评这篇小说,但我从不认为阿来的《尘埃落定》是一无是处的,除了成功带我们游览一番藏地风景,品味了康巴人文之外,对宗教一无所知的我也或多或少明白了喇嘛、*、传教者、统治者之间在一个政教

合一的社会中拥有怎样的关系。另外,我一直没有否认他对人物的刻画功力,如若非要搞“我最喜欢的人物”评选大会,我会选被割了两次舌头的书记官翁波意西。本来早先我最喜欢的是预测地震的*的,我觉得他充满智慧,还有一颗普度众生的心,然而当翁波意西出现的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他将取代喇嘛、*甚至是麦其土司等一切已形成威慑的权威地位,后来喇嘛、*对他明明惧怕却装作无所谓的心态出现,以及麦其土司下令割掉他的舌头时我更加坚定他无心取代却会取代一切的想法。如果说,*是宗教中一种万能的象征,那么,翁波意西才是真正的*。除却他“不能说出心中所想,舌头不要也罢”的哲人思想,阿来赋予他的官职“书记官”也耐人寻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康巴土司的历史恐怕就会随着汉族政权的到来而彻底消失。不知阿来这样的安排,是否是想告诉读者,虽然政权更迭,时代变迁,但冥冥之中,自有*降临,他是来保护瞬间便可灰飞烟灭的康巴藏族文化的。深层次来讲,每一种文化,虽然会受政权更迭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但它们会按照自己原有的核心延续下去,虽然在延续过程中,既会有繁荣昌盛之时,也会有危在旦夕之际,但它会一直顽强地延续下去。这种延续是民族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各族儿女能够寻根的源泉。

读尘埃落定有感

读《尘埃落定》有感

读《尘埃落定》有感

读《尘埃落定》有感

我读《尘埃落定》

我读《尘埃落定》

读阿来《尘埃落定》有感[推荐]

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浅读《傲慢与偏见》

浅读《尘埃落定》
《浅读《尘埃落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