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 材料分析

2.某网站发表了如下一篇文章:

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中国的面貌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因为这种速度自豪。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或许正在我们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

【经济在发展,文化财富在流失】

祖宗流传下来的国宝,有许多在海外才能看到,有人统计,世界上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的中国文物。这意味着我们及我们的后人,要想一睹那些先人留下来的珍宝,不得不漂洋过海。

在某国倒卖中国文物贩子的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一些文物大省,集团性的盗墓以及贩卖文物已经形成了行业。近几年全国盗挖古墓案有10多万起,被毁古墓20多万座,即使是一些有人管理的地上文物也没能幸免。外国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却不断得以充实。

【外国人在偷我们的有形文物】

据我国长城学专家董先生介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万里长城,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基本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残破不全,三分之一已不复存在。北京市郊一段在考古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明长城被人挖去做砖石,做了植树用的“鱼鳞坑”。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中间却有一段长城碍事,村长一声令下,这段历史遗产顷刻间湮灭。

【中国人自己也在损害我们的有形文物】

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譬如鲁迅笔下的“社戏”、“五猖会”,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皮影戏,农村过去家家过年贴的剪纸和年画„„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长城、故宫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和博物馆中的恐龙标本一样,失去了实用性,是死的东西。而那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大多是活的。活生生的文化遗产的流失,就更令人感到心痛。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

而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国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村村寨寨的节庆活动没人张罗了,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挤走了民间故事和皮影戏。过去的农村姑娘各个会绣嫁妆,现在结婚时则到集市上去买廉价而缺少灵气的印花纺织品。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这些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1、无形文化正在快速消失。

2、无形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标志】 民间文化的消失,其速度远快于生物物种的灭亡速度,而后果和生物物种的灭亡同样严重。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数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他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这样下去,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文化一旦死亡,无法再生】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则是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少地方斥亿万巨资打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拆掉古城而改建的粗制滥造的“仿古街”比比皆是,有些地方还把一些历史传说和文学故事中有道德污点的人物也尊为“名人”供奉。以上种种均反映了对文化的曲解,这种曲解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

【对文化的曲解也是一种伤害】

☞ 基本思路

让你谈见解并不是真的让你谈你的看法。你怎么看完全不重要,把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就好。

☞ 最终答案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财富却在不断流失。其中包括有形的文物流失海外或者被人为损毁,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快速消亡。

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一是各种民俗、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情况比有形文物的流失更加严峻。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标志。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是有生命的,一旦消失就再也无法复原。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要纠正文化理解的误区,避免以保护文化的名义伤害文化。要以正确的方式去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 材料分析

3.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间一间的院子走

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有人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纯意境化的描述,不需要考虑】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陛下“故都的秋”了,菊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而只是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发展的路子。”2012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这位中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做了题为《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的主题报告,讨论如何将“艺文”融入人居环境。【本段中的黑体字部分都在说一件事情:城市建设改造中要注意保留传统文化】

游客张女士说,来豫园本来只是随便逛逛,听导游讲解之后才发现好些建筑都有故事有门道。站在豫园九曲桥上,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景观确实不错。

豫园旅游区是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等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九曲桥、湖心亭尤其享有盛名。民俗工艺小商品、上海及全国特色小吃、上海本土文化及民间文化在此得到重生与发展,成为市民节庆庙会地。豫园作为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被誉为“东南名园冠”。豫园商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大规模扩建,成为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族风格,豫园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综合体。【将豫园周边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整合形成文化综合体,开发旅游业】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园商城推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正月有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三月有中华美食节,四五月是春季庙会和茶文化节,夏季有少数民族风情节,秋季有描绘和赏菊啖蟹节,冬季有冬至膏方节等。尤其是元宵灯会在春节期间的上海最有人气,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因此成为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素有“芙蓉镇”的美誉。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古老质朴的蓝印花布、色彩鲜艳的刺绣;有式样各异的花灯、编织、剪纸、泥塑;有粗犷洒脱的灶壁画,特别是享誉国内外的金山农民画;有久负盛名的枫泾四宝:丁蹄、状元糕、五香豆腐干、枫泾黄酒;还有许多蕴藏在民间的传奇故事,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所有这些家乡民间文化原有的特

色,为枫泾古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人们用“枫泾寻画”四个字概括古镇的魅力,可谓一语双关,既有诗情画意,又留有悬念,充分表达了枫泾古镇美丽如画的景色,又告诉人们枫泾拥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枫泾留下的是历史的原貌,是原来真实的景,不增加什么新东西,在保护过程中原样原修,保留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本来的风貌,从而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原真性。

同时枫泾不是保留一座桥、一块碑、一个房子、一座店铺,而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的整体保留。整理的水墙门,如同周庄的前街后河、乌镇的水格房,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它与枫泾古镇引人入胜的桥、房子、街道、廊,相得益彰,构成的是浑然的一个整体。【对文化资源丰富的古镇采取整体原样保留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开发】

☞ 基本思路

三个例子,四个做法,总结出来就好。

☞ 最终答案

1、将文化融入城市改造,建设中顺应城市传统的肌理。

2、注重保护和开发民俗工艺、民间文化、本土文化,并将其整合打造为大型文化综合体。

3、将民俗节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焕发民俗风情文化的生命力,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4、对历史文化古镇的建筑、民俗、文化等进行原汁原味的,整体的保护,并进行旅游业开发。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综合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切合主题;(2)准确全面,逻辑清楚;(3)表述生动,对象明确;(4)总字数400~500字。

☞ 分析材料

4.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收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航海者就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起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上还立天妃身为供奉。【妈祖的概念】

妈祖就是这样一位天神。中国沿海的地方或内陆河道,以及世界各地有华侨

聚 集的大小埠头,几乎都有她的宫庙。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3千多座妈祖庙以及2亿多崇信者。她的影响力从南方沿海辐射开去,遍及港澳台以及亚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地区。【妈祖的世界影响力】

公园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林姓人家,因为不爱啼哭,起名林默。因她识些天文,懂点医理,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所以为乡人所信赖。附近渔民也渐渐相信她可以“预知吉凶”,从而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将她神化成可以“逢凶化吉”的保护神。她过世不久,当地乡民便在莆田湄洲岛为她建庙祭祀,这座“落落数像”的简陋祠庙,也是最早的妈祖庙,当时已经香火非常旺盛。【妈祖的起源】

在民间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佛教也将妈祖演绎进自己的神话世界,称林默是东海龙王的女儿,有一次游玩遇险,被观音菩萨完就,从而成为观音的侍女,并渐渐幻化为与观音菩萨平起平坐的主神。儒家也对这一优质的文化载体予以高度重视,对妈祖神话进行了儒家式的“改造”,增添了惩恶扬善的故事,力图去除妈祖浓厚的巫女色彩,将其塑造成为儒家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对宗教的影响】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对妈祖进行加封行赏。公元1281年,忽必烈边诏封妈祖为“护国明着天妃”。虽然妈祖是汉族人,可加上一个“天”字,成为天神,那就没有种族划分的界线了。元朝统治者对这位深得民心的海神推崇备至,源于对海运的重视和依赖:一方面是元时海外贸易的持续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供应京师的海上运输线。公元1329年,元朝的皇帝曾派遣“天使”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香之旅,耗时半年,行程万里,沿途拜谒淮安、苏州、杭州、绍兴、温州、福州、湄洲、泉州等重要港口的十五座妈祖庙,并代表皇帝呈献祭文。至此,妈祖已升为国家级的航海保护神。而清代的妈祖信仰进入发展的全盛期,从康熙到同治,有六位皇帝十余次加封,妈祖的称号也由明代的天妃升至天后,封号长达64个字,在同时代女神中名号最长,地位尊贵,无以复加。【妈祖地位的不断上升】

妈祖信仰的范围在明清时代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和当时的移民潮有关。譬如四川,明清时代的客家移民由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妈祖作为老家的神明也就在巴蜀扎根落户。清代中后期,巴蜀地区的妈祖庙已超过两百座。

当贫瘠的土地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时,明清时代大量广东福建的民众不断流动,每到一处,都要兴修妈祖庙。譬如澳门妈阁庙,起初便是由漳州、泉州、潮州三地商人修建,称为三州会馆,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即便是澳门【MACAU】的名字,业余妈阁庙有关。台湾的妈祖信仰也十分普遍,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妈祖的信仰,也随着先民的南渡遍布于南洋各地。【妈祖文化的地域扩展】

面朝大海,高度42.3米,全球最高妈祖圣像于2012年9月28日落成,作为第六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界的重要活动,2500余名游客和表演家以鼓乐、舞蹈等传统民俗方式,向这位和谐女神致敬。一条从水中央建起的6.5公里长的通道将来自港澳台的游客带到了妈祖圣像面前。他们虔诚地站立在圣像下,见证着

这座妈祖圣像的落成。【妈祖像的情况】

从台湾赶来的某女士说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坐落在海上的妈祖圣像。妈祖圣像的落成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妈祖信仰的盛行,还在于她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她的亲和力更是别的神灵无法比拟的。如今,海外还有游子没有归家,他们还需要神灵护佑,还需要妈祖守望。那么,就让我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的名义祈祷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吧。【妈祖文化的凝聚力】

☞ 基本思路

把材料中提到的各个方面都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讲解稿了。

☞ 最终答案

讲解稿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文化旅游节活动。我们面前的全球最高妈祖像,面朝大海,该42.3米,落成于2012年9月28日。很荣幸能在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作为大家的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妈祖文化。

妈祖,是历代船工、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中国沿海、内陆河道,以及世界各地有华侨的大小埠头,几乎都有她的宫庙,影响力自南方沿海遍及港澳台及亚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地区。

公园960年,妈祖出生与福建莆田,自小为乡人信赖,逐渐被神化,过世后乡民做莆田湄洲岛为她建庙祭祀,这也是最早的妈祖庙。

妈祖文化的发展中,佛教也将其演绎进自己的神化世界,成为与观音菩萨平起平坐的主神。儒家也对妈祖神话做了改造,将其塑造为儒家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加赏,元朝基于对海运的重视和依赖将妈祖升级为国家级的航海保护神。清代妈祖信仰进入全盛期。

在明清时期由于移民潮,妈祖信仰影响力不断扩大。清代中后期扩展到巴蜀地区。澳门妈阁庙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台湾全岛大小妈祖庙500余座。

妈祖是集无私、善良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有着强大的亲和力。这座全球最高妈祖圣像的落成也是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让我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名义祈祷天下一家。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3)不超过400字。

☞ 材料分析

5.平阳鹤溪百年缸窑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而且还曾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去年,平阳县公布了第一批县级历史文化村镇,鹤溪因缸窑而榜上有名。

早在上周时期,浙南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最原始的制陶技术。这一点可以从平阳龙山头石棚墓中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得到证明。瑞安的陶山瓷窑、泰顺大安陶窑等,均凸显了温州地区生产陶瓷历史的悠久、分布的广泛,平阳则以鹤溪缸窑的创建时间为最早,历史也最富传奇色彩。【历史文化价值】

据《平阳县志》记载,明万历47年【1619年】,鲁通、鲁明等人利用腾蛟凤巢的油脂陶土,在后庄村建窑烧制陶器。后逐渐兴盛,发展到18座窑,后庄村亦改名为缸窑村。1940年,当地人谢伯和出自创办缸窑陶瓷厂。次年,群众集资4300银元,创办缸窑陶器运销合作社,共有社员72人,年产陶器5万只。1946年,在化学专家苏步青先生的帮助下,开始生产化学工业用的耐酸坛,产品远销南京、上海等地,深受用户欢迎。【古代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指套工艺得到迅猛发展。1954年,由苏增财、谢如观等人带头成立了凤巢陶器生产合作小组;1957年扩大为生产合作社;1959年升格为平阳耐酸器材厂,属地方国营性质,职工增到300多人,并新建倒焰窑1座。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这是缸窑烧陶工业的全盛时期,其产品畅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1964年,我国为支援阿尔巴尼亚修建炼焦炉,需要一批质量上乘的缸砖,而在国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货源。后来,经有关部门推荐,他们找到了缸窑。

于是,生产缸砖的重任就由缸窑耐酸器材厂承担。在上海援外部门的指导下,工人日夜奋战,缸砖试产成功。后送上海鉴定,质量完全合格。缸砖的试产成功,不仅解决了我国的援外任务,而且也同时解决了上海焦化厂无缸砖的后顾之忧。这一辉煌时刻永久载入史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缸窑烧陶在浙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瑞安等地纷纷派人前往学习,同时缸窑也有不少烧陶师傅到周边地区传授技艺,帮他们建厂烧窑。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需求旺盛,缸窑曾一度空前繁荣,除满足温州各地日常生活所需外,产品还销往台州、丽水和福建等地。此后,由于刚要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又恢复了私人作坊方式,便逐步走向衰落,但至今仍顽强地生存着。【建国后到八十年代的辉煌】

鹤溪镇缸窑村位于平阳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属半山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境内有大溪流经。缸窑就坐落于缸窑山西麓,这里背山面水,风光秀丽,陶土资源丰富。烧陶必备的水、柴、土三个条件在这一应俱全,难怪缸窑村的先祖不远千里从闽南迁徙于此建窑烧缸。缸窑整个布局错落有致、依山就势。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共有三间单层简易砖木结构陶瓷作坊,每间作坊大概有17间房子。解放初期,缸窑共有4条完整的窑床,现尚保留2座,每座窑床长约30米,最多一个窑一次可烧500个左右器物。据缸窑传承人之一的谢孝夏先生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间,缸窑手工艺人达百余人,然后逐年减少,现今只剩8

人。这些还在以传统工艺制陶的工人,或许是这座百年缸窑的最后守护人了。【基础条件】

鹤溪缸窑作为温州地区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原始陶瓷作坊,是浙南山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缩影。它的保留为研究浙南地区陶瓷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

☞ 基本思路

介绍缸窑以期促进恢复与发展,那么很自然的就要讲清楚,这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优点,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 最终答案

各位网友:

大家好!

平阳鹤溪百年缸窑是温州地区最早创建的缸窑,极富历史传奇色彩和文化价值。

远在明万历年间,缸窑村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并逐渐兴盛。解放前夕,有当地人出自创办缸窑陶瓷厂,生产化学工业用的耐酸坛,深受用户欢迎。解放后,缸窑村成立了陶器生产合作小组,后扩大为生产合作社,1959年升格为平阳耐酸器材厂,这是缸窑烧陶工业的全盛时期。该厂在1964年的一次援外任务中,成功成产了优质缸砖,满足了任务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缸窑一度空前繁荣,除满足本地市场,还远销外地。

此后,由于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逐步衰落。

鹤溪镇缸窑村背山面水,风光秀丽,陶土资源丰富,掌握传统制陶工艺的工人仍在坚守。

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到我们鹤溪,与我们一同携手恢复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缸窑工艺,让中华大地古老的工艺在现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平阳县政府

××年×月×日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800~1000字。

☞ 材料分析

请自行找到真题给定材料对照此处的分析内容。

材料1分析:

从材料1中得到意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从材料一中还能得到若干对策,比如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服务行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材料2分析:

材料2中举了若干例子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材料3分析:

三个例子,分别讲了如何在城市建设,旅游业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材料4分析:

该材料讲了妈祖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这其实就是在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统文化在华夏子孙中的凝聚力、纽带作用。

材料5分析:

以缸窑这个传统技术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材料6分析: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精神,没了中华精神我们就不再是中国人。

☞ 基本思路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贯穿所有材料的线索是“传统文化”。我们要真正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就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这才是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由此,我们确定中心论点为:“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得到分论点为:

1、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2,传统文化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3、传统文化提升国际软实力。

☞ 形成文章

坚守中华传统,展望复兴未来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无声的诉说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诉说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坎坷、更加是在诉说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篇章。【从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做展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对中华文明的

继承和发展,没有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民族复兴的实现。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意义极其重大。【提出中心论点】

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分论点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沃土,也是今天我们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质、和生活方式。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撑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讲道理,各种大道理】必须不断壮大这根脊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一句话的对策,也是对策】

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分论点2】 在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平遥古城、枫泾镇等一批著名的旅游景点都是靠着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名扬海内外,每年都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举例子】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就要将传统文化更紧密的融入经济发展。要大力支持刺绣、皮影、剪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化,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大力恢复和发展濒临失传的鹤溪缸窑等民间工艺技术。【提对策】

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分论点3】

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力遍及大陆,港澳台,乃至亚洲、北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连接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除了妈祖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更多优秀成分。【举例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理念和鲜明民族特色,让传统文化为国人认同并为之自豪,让世界人民所接受、所羡慕、所敬仰。【讲道理】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申遗工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对策】

任何一个伟大事业的背后,必然有着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如此。坚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与经济社会个领域建设紧密的结合,正在为中华民族的圆梦之路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力量。【总结全文】

有任何申论问题请咨询作者QQ:38624841 微信号:lin_38624841 或加入申论答疑QQ群:488350617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含答案解析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以上)(附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含答案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