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0课 小区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之后,你对保护小区的环境想说点什么?

11、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过程方法:

1、通过资料阅读、图片欣赏、比较激发学生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爱护美好城市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美化城市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什么是“牛皮癣”?(教师讲解)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继续欣赏图片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只是重庆,在全国各地,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看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分三部分,一是城市大街小巷中常见的现象,二是在一些文物上的牛皮癣;三是网上出现的最牛的办证广告)看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牛皮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1、影响城市形象。

2、非法广告骗人。

3、清理非常困难。

12 一口痰的危害教案

一、设计说明

现代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的全面的整体的生成,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成分,所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有着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基础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活动的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感悟、体验、认识、践行、收获。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活动设计

1、活动名称:不随地吐痰

2、活动形式: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 2)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5活动准备: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三、活动过程

1)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讲猪八戒吃完西瓜后把果皮乱扔,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倒的故事。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很多危害。 2)提问: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 让学生讨论。(细菌多,不卫生,有害健康,不文明„„)

你在哪儿见到过随地吐痰的人?(大街上,工交车上,电影院里,公园内,学校里„„)

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吗? 熟读儿歌:

小小一口痰,病菌里面藏。 痰液随口出,随风四处扬。 吸到人体里,健康要遭殃。 随地乱吐痰,破坏你形象。 地上痰迹多,有损城市文明样。 我们讲卫生,我们要健康。 不良坏习惯,坚决制止它。

3)读了上面的儿歌,我们都知道了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那如果真的有痰要吐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4)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言

(可以吐在痰盂里,可以吐在厕所里,吐在垃圾箱里,吐在手帕或纸巾里„„) 教师板书:有痰吐进痰盂里,健康清洁又文明

5)教师小结:只有从小养成了好习惯,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6)面对一些不文明的坏习惯,你该做些什么?请学生上台表演几种不文明的行为。学生讨论交流该如何对待?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养成爱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13、我们吸进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现象。

2、对防治空气污染感兴趣。

3、为防治空气污染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完成生活在线、追根求源板块

第2课时 完成环保在行动、绿色延长线。 环境与材料:关于环保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你觉得我们这儿的环境好吗?为什么?(教师:你们真棒,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时,都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理由。

二、学习新课

(一)完成生活在线:

师:听老师说一则新闻:空气污染导致肺癌患者增多。今天就请你们来听一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讨论追根求源。

(二)完成追根求源:

1、调查空气污染的因素。

2、调查空气污染的危害。

3、绿色冲浪

空气污染的危害。

14、《变废品为艺术品》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变废品为艺术品》不同与以往教材中的泥塑、纸雕等立体造型内容。它要求学生用独特的眼光寻找自己生活学习中合适的废旧材料,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进行创作。这一教学内容受现代西方雕塑观念的影响。二次大战后,西方雕塑受到绘画革新与实验的冲击,无论在内容、形式与材料上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众多雕塑家开始选择废旧材料和现成品制作雕塑作品,以此引起人们对现代文明、环境问题的反思,警示人类,从而赋予废品雕塑更加深刻的文化涵义。 教材中例举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传统雕塑和毕加索的《牛头》等现代雕塑,通过比较,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两者在创作特点、材料、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认识“现代雕塑”的材料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借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不难发现,此教学内容用以往的一课一练的方法很难进行。教师必须进行新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思想

1.以创造性为研究出发点

整个教学活动,教师不提出任何约束的条件。课前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成品、废旧物品,在他们对这些新材料、新工具的摆弄中,会突发各种创造的灵感,创造之门由此打开,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鼓励,少批评 多提建议,少做结论

2.以合作性为研究手段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本次教学活动以4-6人为一个研究小组,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克服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最终完成作品。合作性体现在整个研究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以研究性为研究重点

二期课改的一大突破点,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研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变“学会”为“会学”,注重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所以,我将本次教学活动设计成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让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一点研究的活动和过程,学习一些粗浅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是树立“研究的意识”,知道世界有许多东西可以研究,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研究。 4.以自主性为研究主线

本次教学活动是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自主性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1.认知:学生能够认识到用废旧物品制成的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操作:学会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塑造立体造型;学会装饰等手法。

3.情感:能发现和欣赏用废旧物品造型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提高环保意识,并体验创作活动的艰辛,形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4.创作: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材质特征,能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创作一件有个性的艺术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生能够认识到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现代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难点:

1.各种不同的物质材料在作品设计中的大胆而有创造性地运用。

2.

各种不同物质材料的组合和连接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插接、粘贴、串连、缝纫、捆绑等多种方法,必要时教师要准备乳白胶、百得胶等粘合剂,用于捆扎的细铁丝、绳线,用于连接的小铁钉、牙签等。

五、教学准备

1.每一个环节都要目标明确,特别让学生清楚了解他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问题,便于自主研究。 2.作好各项记录工作,如:摄像、照相、文字记录等动态、静态的资料记录收集工作。 3. 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现代雕塑艺术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启发诱导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布置活动的要求,能否运用废旧材料,通过奇思妙想,作成一件艺术品?

2.启发诱导:教师运用已有的资料,介绍一些艺术家的创意作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组成小组: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小组。

4.选择材料:(课内)从身边的学习用品想起,讨论并举例我们生活中的废品。(课外)收集材料,并筛选材料。 第二环节:交流材料 创新设计

1.交流材料:将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讲述选择的理由。 2.介绍方法:举例说明几种创意方法。 3.创新设计:以自由组合的小组为研究小组,将课外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根据材料的特殊造型,运用“脑力激荡法”启发创新思维,最后确定设计方案。 第三环节:操作实践 提出质疑

1.操作实践:根据学生上节课确定下来的设计构思,结合课外收集整理的材料,运用各种组合与连接的方法,在课堂上操作完成。 2.提出质疑:针对操作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内讨论,并提出进一步修改的建议。

第四环节:答疑排难 改进完善

1. 答疑排难:根据上节课提出的修改建议及课后的进一步思考,在课堂内答疑排难。

2. 改进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3.整理资料:将几个阶段的照片、录象、文字材料进行整理。

15、房间的布置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自选图形的画法以及精确控制图形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根据比例知识来画图的方法,培养其设计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设计房间。

三、教学难点 选用适当的比例,将家具的平面图绘制出来。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课前回家调查好家里家具的尺寸、房间平面图。

五、教学过程

各位同学,买了新房子,人们都要进行装修施工,比较讲究的人在施工之前需要请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师做好后,会给我们一张图纸,(取出设计图)我们把它交给师傅,就可以开工了。

(一)、房间设计构思

1、房间设计:

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一个长4米,宽3米的房间。(出示一张房间图,贴黑板上)

走进这间房间里,你准备怎样设计?准备排放哪些家具?怎样摆放?(贴表格) (学生回答,上台画图,顺便确定每样家具实际长宽并填表)

2、比例尺确定:

请大家利用WORD软件(出示A4纸),自己当设计师,又当作图员,对我们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画出一张设计图。

WORD软件默认的的纸张就是A4纸,高29.7厘米,宽21厘米。我们怎样把长4米、宽3米的房子放进这么小的纸张里?(统一缩小,因为我们在图上用的单位是厘米,所以在计算时要把先把4米换算成400厘米。我们先试一下缩小100倍,„„4厘米,太小了;试一下缩小10倍,„„40厘米,太大了;试一下20倍,)经过计算,确定1:20。

3、计算各家具1:20大小。(填表)由学生答,学生填。

(二)、使用WORD进行设计

1、画房间(学生说,教师演示) A、画一个长方形,

B、对图形双击打开自选图形格式

C、选择大小标签

D、设置高度和宽度

2、画床(学生画)

3、画门(教师提示,学生画)

A、使用基本形状的弧线

B、设置长宽

C、设置虚线

4、其它的都会画吗?

5、学生自主设计

(三)、交流评价

A、阐述你的设计布置方案和理由。 B、教师针对合理性提问,提出修改意见。 C、学生交流方案和技巧。

(四)、再修改

针对作品缺点进行修改。

(五)、课堂小结

16、做个环保提示牌

一、教学目标:

通过习俗与文明的学习,了解世界各民族在保护动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习俗

二、教材分析、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以孩子身边的人物,风土人情为准,突破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的教学模式,走入生活,提出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2、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各民族的习俗有一些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各种保护环境的法规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的意识灌输给孩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个具有环境保护素养的人。

四、教学过程:

1、通过习俗与文明的学习,了解世界各民族在保护动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习俗。

2、通过循环利用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与环境单元的学习,教育孩子关注环境,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从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7、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8、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