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自内心献计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17:4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自内心献计策

推动医院新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关键时期,而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于2011年初就在全院开展了主题为‚共谋发展,建言献策‛的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并把献计献策活动激发出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立发展之志、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求发展之效,使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真正成为解放思想的过程、凝聚人心的过程、鼓舞士气的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为医院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为了将‚共谋发展,建言献策‛活动落到实处,2011年之初,由院党委牵头、院领导牵头、各职能科室参与,首先在全院展开脚踏实地的调研,为医院的发展‚问诊把脉‛,寻求‚良方‛,通过甄选形成‚发展计策‛。调研课题包括:探讨加强麻醉科(手术室)管理;充分发挥‚大C‛诊疗效能;组建医院独立内镜中心的可行性;鼓励在岗人员的高学历继续教育的办法;探讨收治外地医保病人的激励方法等等。同时,医院各党支部认真、全面、系统、准确地梳理了本支部的建言献策情况,并形成了书面汇报材料;医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报的书面汇报材料进行认真归纳、综合整理,形成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76条,关于医院建设的21条,其中,累计投资数百万元的医院门诊流程改造、医学超声影像科改造、中医康复大厅建设、生物免疫实验室改造、消毒供应中心改造等建言献策项目,得到了医院采纳并迅速组织实施,大部分项目已相继完成投入使用。

在领导的带动下,全院职工围绕‚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巩固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新的专科诊疗技术服务,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言献策;围绕‚规范、全面、有序、科学地强化各项肿瘤防治研究的工作,切实有效地落实责任,力争引技术、引课题、出文章、出成果、扩影响,加强国内外合作,力争医院成为国家肺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建言献策;围绕‚支持有良好前景的专科发展壮大。积极争取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利政策,加强职业病救治技术,改善职业病救医环境,力争成立红河州职业病救治中心,为红河工业强州保驾护航‛ 建言献策;围绕‚把医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团队精神的学习型医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管理体制,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的创新型医院;建设成为一个‘立足红河、面向滇南、拓展越南’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和不断开拓外部医疗市场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建言献策;集思广益推动医院发展的献计献策活动,已经蔚然成风。

医院床位编制增至650张

在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中,打击集中反映:医院自2003年7月1日从云锡集团公司移交红河州政府之后,在州委州政府及州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发展蒸蒸日上。近年来,平均每天住院数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346.5人/天到2010年的551.9人/天,今年 1

上半年已增长到580.9人/天;最高时候达到651人/天;医院编制床位使用率也是逐年攀高,2008年121%,2009年125.49%,2010年135.38%,2011年上半年145.23%;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床位使用率平均在140%以上。随着住院人数的逐年增加,医院现有的400张床位已远远不能满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服务边疆人民和正常的医疗业务开展的需要,各病区加床现象十分普遍,给患者住院治疗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进一步发展医院临床业务工作,便于医疗质量管理及人员配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根据《云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和医院实际,申请将编制床位数增加至650张,得到了红河州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云南省卫生厅的批准。目前,州三院编制床位650张,实际开放床位已经达到800张。

成立云南省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

在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中,大家集中反映:个旧是我国肺癌的高发区,每年的肺癌发病率是127.12/10万(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倍。提高肿瘤的临床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肿瘤治疗手段,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疗效不尽人意,生物治疗作为继传统疗法之外的第四种治疗手段,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有望成为最终攻克肿瘤的疗法,建议开展生物治疗。

为此,医院于2011年6月18日,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书,正式成立了云南省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这标志红河州肿瘤综合治疗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本着科技服务人类的原则,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将与时俱进开展相关工作,更好地为广大肿瘤患者撑起希望的蓝天。目前,医院生物免疫实验室改造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建成后,将可望成为云南省一流的生物免疫实验室。

成立‚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在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中,大家集中反映: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学科,称之为肿瘤放射治疗学,它和肿瘤外科学(手术治疗)、肿瘤内科学(化学治疗)组成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

而州三院肿瘤科于1977年1月19日开展放射治疗工作以来至今有34年的历史,云南省首届放射治疗培训班就在州三院举办,曾是云南省第一家拥有放射治疗设备的医疗单位,也是目前红河州唯一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放射治疗的医院。34年来,州三院共放射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患者5000余例,15余万例次,为红河州甚至省外肿瘤患者提供了放射治疗手段,特别为云锡矿工肺癌的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立‚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建议被医院采纳,向上级提出申请后,很快得到了云南省卫生厅批复:‚同意依托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立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以提高红河州的放射治疗水平,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职业病大楼可研报告完成

在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中,大家希望医院有更好的条件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云南省职业病防治规划》,以对劳动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红河州、个旧市职业病防治工作。

目前,云南省虽然已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8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6家,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机构26家,但是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远不能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专家预测,今后10至15年间将是职业病高发期,职业病已成为我国和云南省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而红河州、个旧市,至今没有一幢专门的职业病防治综合大楼,严重制约了本地区职业病防治和诊疗工作的开展。

为此,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决定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设职业病大楼,本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规范住院床位300张,十二五期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疗用床可望发展增扩至1100张,基本能满足所在个旧区域内45万余人、红河州及周边450万-550万人对大工业化发展和影响带来的职业病防治服务的需要,对促进个旧市、红河州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完善个旧市城区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锡都个旧以及崭新红河形象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职业病大楼可研报告完成,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医疗卫生桥头堡建设完成前期数据调查

在党组织献计献策活动中,大家反映,云南省卫生厅出台的《云南省卫生桥头堡建设专项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设窗口、筑前沿、建基地、搭平台‛的卫生桥头堡建设总体思路。该《规划》与国家的桥头堡建设战略定位相衔接,目标是使云南的优质医疗资源向东南亚拓展延伸。《规划》提出,云南省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云南医疗卫生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保障作用。而红河州,是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之一,在历史、区位、资源、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享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州已逐步形成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我国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州三院作为红河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疗卫生桥头堡建设中应该有所作为。

基于上述机遇和条件,医院开展了‚让优质医疗资源向东南亚延伸‛的基础调研和考察,争取拓展和开创红河州医疗卫生桥头堡建设的新天地。目前,州三院对辐射半径50公里至200公里的区域,已经完成前期的一些数据调查和统计。

献计策

为家乡献计策

我为环保献计策

我为家乡献计策

我为家乡献计策

集思广益献计策,群策群力谋发展

我为家乡献计策

我为班级献计策

我为城乡建设献计策

我为医院发展献计策

发自内心献计策
《发自内心献计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