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政府年度农办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政府年度农办工作总结

总体按照“管理、建设、发展”六个字,重点抓好农业行政管理、农业基础建设、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四项工作。

一、抓好农业行政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1、防汛抗旱。我乡处于铜山源灌区下游,三条干渠(刘干、茂盛湾、童干)三条溪(士元、模环、坞坎)八个活动坝加2116余座大小山塘水库、重点山塘水库142座(其中18座小ⅱ型、124座小ⅲ型),水系结构造成我乡汛期易汛、旱季易旱的特点。今年进一步完善了模环乡、村二级防汛防防旱应急预案,各村建立了防汛防旱组织机构、职责、抢险救灾队伍、重点结对对象,并全部制度上墙。汛期多次开展水库安全检查,进一步落实水库巡查管理责任制,落实好安全蓄水措施,确保渡汛和抗旱需要,添置物资。严防死守,确保防汛工作不存在漏洞。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到位,

6、15,

6、19暴雨期间未发生水库溃坝事件。落实了衢江沿江各村河道管理工作责任制,及时调处了采砂引发的矛盾纠纷,确保行洪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抗旱方面,针对原三个乡抗旱特点不同的现状,制订不同的抗旱方案。模环通过三条干渠从铜山源放水;兰塘保持兰塘溪和白马小溪有水;士元主要保证士元电灌站能正常抽水。今年全乡总体风调雨顺未发生旱灾。

2、动物防疫。该项工作按照县要求即禽集中防疫三次,畜防疫二次。一年来,全乡春秋两季共防疫猪、牛、羊26.8万头,防疫家禽23万羽、温氏防疫2000万羽,二次免疫率均达100%,有效的预防了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加强农业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的参保力度,做到了应保尽保,全乡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

1、9万头,参保率达到100%。

3、森林防火。制订森林防火宣传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扑救应急预案,落实站、村森防工作责任制。组织30名村消防队员参加县冬季消防工作培训班,在防火重要季节层层召开会议布置落实各项防火工作,全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1、农业项目:XX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抓好以姚西塘为中心的柑桔提升工程、部分水利、道路等配套建设及增施有机肥、酸性土壤改良工作。2011年全乡实施柑桔“三疏两改”面积达3000多亩.百亩柑桔示范二个;建立兰塘畈粮食功能区6000亩。

2、水利项目:2011年今冬明春完成省级中央财政项目白马村广丰塘等八座水库整治,

6、19水毁工程项目模环村下塘等六座塘坝加固,以奖代补机埠维修项目蛇塘坞村、新王村、夏峰村三个

3、土管项目:全乡以茶场新村、模环、刘家、坞坎为主的建设用地复垦和开发造地项目及土地开发建设,总面积317亩,总造价154.8万,对开发我乡农业资源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4、村庄整治项目:完成上张、江塘底、兰塘、湖塘殿等五个村村庄整治工程

5、招投标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乡招投标管理制度。对原有的招投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细化,并形成相关的监督制度,确保招投标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招标监管,打造“公平、廉洁、高效”的乡招投标交易平台。乡切实规范招投标行为,招标方式上尽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畅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乡镇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使招标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加强招标标的审核把关,做到有审有备案;规范招标档案管理,确保招标活动过程有据可查。

(3)加强队伍建设,切实保障乡镇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乡根据招标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同时可探索乡镇与县联手共建专家评委库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切实加强乡招投标队伍建设。

6、自来水工程:完成风基坤村园中村自来水工程,启动大治、虎龙村园中村自来水工程

三、拓宽农业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1、基本情况:模环乡是全县第三大农业资源大乡,全乡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粮食复种面积3.58万亩,位全县第三;山地2.79万亩,其中发展柑桔1.1万亩,位全县第一;连片“十里茶山”茶叶0.8万亩,居全县首位;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45万亩,位全县第二;发展养猪大户228户,年出栏生猪14万头,位全县第三;以模环为主发展养鸡大户820户,年出栏肉鸡2500万羽,位全市第一。集聚规模优越,形成“四种四养”支柱产业,加快了本乡农业经济的发展。紧紧抓住“温氏鸡”牛鼻子,鼓励农民养鸡,全乡靠养鸡产业增收2500万元,其中最典型的姚西塘村靠养鸡业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2、粮食生产:为切实抓好全乡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圆满实现,今年乡政府出台了《关于做2011年模环乡粮食订单工作的通知》(模政发〔2011〕24号),从组织领导、督查考核、严格奖惩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全面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和督查考核。同时,乡政府组织粮食生产督查组,对各地粮食生产进行检查指导,乡政府领导多次到实地调研,督查发展粮食生产。认真执行落实惠农政策,严格按照补贴标准,不折不扣将各项涉农补贴发放到户,尤其是对种粮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资金,据实发放到农户。对规模种粮大户给予奖励扶持。加强检查,全面遏制耕地抛荒。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综合治理耕地抛荒。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田间调查,摸清耕地抛荒的基本情况,发现抛荒,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季节性流转,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把不想种或无人种的承包户耕地流转到种田能手、种粮大户手中,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杜绝全年性抛荒。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全乡共创建百亩早稻示范方2个,面积250亩,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户23户。重点做好技术服务,责任农技员为技术骨干的技术人员,组织技术骨干驻村办点,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其次优良品种到位,实行统一供种、区域种植,建立兰塘畈粮食生产功能区6000亩。

3、现代农业基地和耕作制度:根据名村资源情况,重点新建西湖醋鱼养殖基地200亩,红味果蔬生产基地300亩,姚西塘柑桔改良生产基地300亩。完善和壮大一鹭香柑桔基地、衢州温氏畜牧养殖基地、无性系优良品种茶生产、淡水鱼生产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及杰文休闲农庄,筹建盆栽花支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对农作制度创新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有条件地选择4个新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切实加强宣传与技术培训,利用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等媒介,采取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宣传普及农作制度创新的理念、模式和技术,并及时总结农作制度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使农作制度创新模式真正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途径,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粮经结合型。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大轮作幅度提高粮田综合经济效益。推广如:虎龙村小辣椒-晚稻;琚家村绿肥-早稻-秋季蔬菜(旱粮)等模式。

2、粮饲牧结合型。推广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水稻、玉米、牧草轮作,用玉米秸秆或牧草饲喂奶牛、湖羊、肉兔,养殖鸡、鸭、鹅,实现粮、饲、牧(禽)的有机结合。

3、水产混套轮养型。改革传统粗放单养模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食性、以及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生态混养,多品种分层次饲养,以及养鱼与种草结合、渔业与畜牧业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改善水质,控制水产病害,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域资源。推广如:兰塘村虾鱼混养、套养

4、立体开发型。利用竹园、茶园、果园和花卉苗木的幼、成林有选择地套种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或在园内饲养鸡、鹅、羊等,实施立体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如:果园、茶园、竹园养禽。

5、休闲观光型。发展农林牧渔结合、花果菜齐栽的科普型生态观光园;杰文农庄集鲜果、蔬菜采摘,品尝,购物,垂钓等于一体的体验参与型休闲观光园。

4、抓好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今年新完善了种粮、柑桔、水产、茶叶等行业协会管理制度。新组建弥猴桃、西湖醋鱼专业合作社2家,共有专业合作社30家。

四、加强农科推广、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民信箱建设工作,培育新型农民

抓好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开展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从直接管小农业到间接提升大农业交接,建立“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规范模环乡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分别举办了养鸡、柑桔、水稻、淡水鱼等骨干培训班,培训农民300余人次,完成了万名农民素质农业技术培训任务。继续抓好农技110工作,启用农民信箱2600个。目标让新农民更好更快建设新农村。

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乡镇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半年工作总结

农办半年工作总结

仙居农办工作总结

县政府年度农办工作总结
《县政府年度农办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