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4 01:2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

郑君 于雪

(青岛滨海学院大专文科基础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有其特殊性,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又是一个非常重要却相对薄弱的环节。在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青岛滨海学院德育教育的成功做法,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

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构成较为复杂,有统招生,有预科生,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数相差很大,学习主动性差,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问题较多。民办高校教育工作难做,德育实效性差,这已经是民办高校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改进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的现代化实用型人才,是所有民办高校工作者面对的共同课题。我根据自己在民办高校担任10余年教师和班主任的经历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德育要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先

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德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仪,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每周五大扫除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团结互助,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 1

交知心朋友„„。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德育要以爱为本

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关爱,爱是人类交流的基石。倾注了爱的教育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关爱是滋生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源泉和动力。我们教师要学会真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要用人性化的方式来指导、矫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居高临下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严”是前提,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三、德育要以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德育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常抓不懈。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提醒他们教室是学习场所,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大学阶段,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就职意向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为以后毕业和就业做好准备。在普通话训练或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要注意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每天认真收看新闻联播并做好记录,„„通过这些举措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创设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2、建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班干部轮流,经过实践检验,我发现这种做法实效不高。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可以适当采取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的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人翁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学生行为,我根据学校的要求并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整理好内务,跑早操,正确佩戴校徽,讲究文明礼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每天按时打扫环境、教室、宿舍卫生、每周五进行大扫除。让学生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验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通过建立学生一日常规,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其自理能力。

四、德育要以理解做基础

“没有理解就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他们的烦恼有哪些,有哪方面的需要帮助,这是教师做好德育工作首要前提。不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不少教师经常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事,不好管、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这是因老师与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你离学生一尺,学生就会“敬”你一丈。老师高高在上,课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可能不亲近你。彼此不理解,得出的只能是偏见,而偏见所造成的恶果就是隔阂和对立。如此,理解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的到学生中间去,去参加他们的闲谈,参加他们的活动,参加他们的联欢,一定不要放过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这个过程体现的正是对德育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真爱。

总之, 德育教育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陈艳雁,何小春.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94-96.

[2] 崔庆荣.德育要以爱为本.中国期刊网 http:///

[3]苗春霞,卢建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

息》,2007,(30),18-21.

[4]刘宪忠.论在高校教育中坚持德育首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2),77-79.

[5] 张士军,于桂花.《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探索与实践---基于青岛滨海学院德育教育改革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9(12)

[6] 曹仁彬.班主任德育论文——班级管理《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创新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养成教育模式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民办高校联系方式

民办高校走向

云南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名单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