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1: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是重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有利于促进重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缩小“三个差距”。

一、问题

(一)管理机制障碍。一是重庆在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由于旅游业包含的行业范围很广,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行政管理部门,造成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多头管理”。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不强。当前,重庆行政主管部门对乡村旅游微型企业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政务管理、行业监管,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造成在业务指导方面的“真空地带”。

(二)经营资源缺乏。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缺乏人、财、物、信息等经营资源,从而在基础物质资源层面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一是缺少经营管理人才。据调查显示,63%的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由当地农民投资和经营。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经营经验,导致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二是缺少资金。由于融资难、贷款难,导致乡村旅游微型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其发展速度、规模。三是缺少设施、技术。由于受成本、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在开发、运用高科技技术与设备上投入很少,从而导致其技术含量较低、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四是缺少信息。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在建设信息设施、信息系统方面投入较少,从而不能够有效获取、利用信息资源,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三)同质化竞争严重。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整体上仍然处于产品类型同质化、服务功能单一化的粗放发展阶段。农家乐是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主要形式。目前重庆虽然已有两万多家农家乐,数量多但竞争力弱,管理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旅游产品与服务缺乏特色,导致行业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严重。

二、对策

(一)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旅游行政部门的服务功能。转变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方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服务旅游企业为导向,强化服务职能,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提供业务指导、信息服务、人才培训、营销宣传等全方位的服务。二是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出台税费、土地利用、金融信贷、财政补助等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基于资源整合思想,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功能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将相对独立的政府、企业、高校、协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系统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平台以收取会费或低收费的方式提供资源

共享服务。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能够借助于资源共享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相关非核心资源,既瘦身了组织机构、减少了经营成本,又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三)成立乡村旅游微型企业联合体。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出发,由行业协会牵头,将分散独立经营的乡村旅游微型企业联合起来,成立松散型的企业联合体。在联合体机制下,成员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合作与经验交流,进行统一的市场开发和营销,共享预订网络、信息服务、集中采购和人员招聘与培训等,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联合体实行松散型的契约式管理,成员企业通过对话与协商,减少分歧以增进合作。

(四)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重庆市应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重点扶持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发展。基金管理采取“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方式。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微型企业业主可以向基金申请低息资助,且获取资助无需任何形式的抵押担保,仅需分期偿还。创新基金融资方式:一是协调旅游局、财政局、市农委、市商委、市扶贫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财政拨款、补助等统一划拨至专项基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二是设立旅游发展税以补充基金池,按照乡村旅游收入的1%至2%征收乡村旅游发展税,用于专项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三是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手段,例如集资、银行借贷、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吸收多元资本投资基金。

(五)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应构建以乡村旅游景区(点)为核心,以“食、住、行、游、购、娱”多要素为辅助,以“农、林、牧、渔”等为延伸的产业链条。一是合理规划以“食、住、行、游、购、娱”以及关联产业的旅游企业的数量比例及档次结构;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防止行业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恶性竞争。二是创新特色性、体验性、文化性、主题性的“食、住、行、游、购、娱”系列乡村旅游产品。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制订乡村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四化”,即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环境品质化。四是重点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商品,突出乡村性、特色性、文化性、艺术性特征,注重CI设计和包装,加强广告宣传,提高旅游商品的品牌价值。五是创新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等关联行业的市场卖点。例如开心农场项目既可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又可组织游客开展农业体验劳动,同时又是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旅游搭台、农业唱戏”,营造农业节庆经济。

(六)培育知名品牌。一是成立专职机构负责培育与推广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品牌工作。二是由旅游局牵头,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评定著名乡村旅游企业品牌;品牌评定实行“定期评定、动态管理”。三是政府部门出台品牌扶持政策,对于著名品牌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银行贷款、市场推介、营销宣传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扶持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品牌做大、做强。四是引导著名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实施品牌经营,通过品牌输出、品牌营销、品牌资产管理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五是广泛开展著名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品牌的商标注册,保护品牌的商标权。

微型企业发展的力量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苏州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策略

乡村旅游——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概念性规划

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

固镇县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微型党课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

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发展策略
《重庆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发展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