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麦田守望者书评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9: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守心中的理想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众所周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其中一部是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无形人》,而另外一部就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而细腻的记录了一个男孩苦闷、彷徨的心声,对前途感到茫然、困惑,对成年人的世界感到恐惧而无助,而心中仍保留着善良的理想。这部小说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作品从1951年出版到现在给了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上的慰藉。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等。他本性善良,却愤世嫉俗,在他眼中成人世界是极端虚伪和无法信任的。他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却不可能做到,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最痛恨电影,但在百无聊赖生活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讨厌沉迷女色和酒精的人,自己却酗酒、抽烟、打架,甚至找妓女。他不想过浑浑噩噩的日子,但又找不到出路。最后,不得不妥协,成就不了真正的叛逆,所以只能以这种自我放逐的方式,逃离学校与父母。

在对本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后,联系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一个军事学校里留宿读书,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不难发现,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全书,自己就是主人公霍尔顿的原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创作了这部惊世小说。再联系作者后来的生活,就在他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后,一举成名的他却变得更为孤僻。不久,他便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买了一块土地隐居。与世隔绝,过起了真正守望者的隐居生活。他住在山顶的一间小屋里,四周树木包围着,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人们想拜访他,得事先递送信件,陌生人被他拒之门外是常事,他在自己的小屋里隐居了接近60年,逃避成人世界,他似乎在实践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理想。

在我看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想起了当时它一问世,美国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打扮的青少年遍布街,因为这部小说反映了他们心中的理想、苦闷和愿望。让我们回首美国历史,不难解答为什么当时《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出版就风靡全美国,由于美国一跃

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国内财富激增,中产阶级增多。而且国际上加剧冷战,政府对内采用政治高压政策,国内镇压进步力量,危机四伏,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气息,人民理想幻灭,同时出现了信仰危机。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这个时期称为“怯懦的五十年代”。所以,这就是这部小说的时代意义,还给以后的美国社会和文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当代青年的典型。他一方面本性善良,有着一颗追求理想与信仰的心。同时,他又有一颗脆弱敏锐的心,这让他对社会和生活有更深层次的体验,但拥有这样的心灵让他在当时充满庸俗、虚伪的社会上难以适应,因此他更是感到矛盾与痛苦。虽然嫉世,但却因为当时的社会原因而成就不了真正的反抗与叛逆,终日浑浑噩噩;他渴望找到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但没人能给他指导。他既是叛逆者,也是一个受害者。这就是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霍尔顿的叛逆与迷茫,在很多成长中的年轻人中都有过,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假,让人恶心。这其中有中国教育制度死板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成长的经历。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人,自然已经习惯了每天被烦恼与琐事缠绕着,但我们知道我们是一群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其实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的。虽然他酗酒、抽烟,不求上进,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为在他心中,一直还埋藏着美丽而纯洁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引用霍尔顿对自己的妹妹菲苾诉说自己的苦闷和理想的一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并不是像长辈们那样绊住孩子们自由的脚步,而是在悬崖边默默守护着孩子,给予无限的自由与追求,这就是希望的守望者最直观的形象写照。这个纯洁得让人觉得有些可悲的理想却同样让人得到一丝感动,心灵深处一种可贵的平和与安静。这应该是作者留与读者的一丝欣慰和希望,他并不是想让我们去模仿霍尔顿的颓废与堕落,而是让我们感受到现实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残酷与无奈,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面对一切的烦恼与问题。其实,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让我们在迷途中依然坚守心中的理想,在彷徨与郁闷中挣扎出来,固执地坚守心中那一片纯洁的净土。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似。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思想

也在发生变化。物质条件的相对富足,社会浓缩似的转型,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发展压力和精神压力。所以,我们有时候会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与发展的目标,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实现理想的路径和方法,感觉前面的路很模糊,因此开始迷茫、消沉。如果你也像主人公霍尔顿一样有如此的困惑与矛盾,正处于一样容易叛逆的时候,拥有一颗跃动而不易平静的心,那么,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定会让你真真切切的捕捉到自己的影子。

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评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书评
《麦田守望者书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