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优秀的基层组织,教研组也才能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的合作交流,不仅指组内的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样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思想碰撞,有助于促进教师认识的提高,有助于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并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更需要相互之间的团结和互助,需要一种团队精神,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促进教研组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二期课改背景下怎样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命题,我们体育教研组在2007-2008年通过承担市级课改课题的契机,积极开展教研组各项活动和大力建设学习型教研组工程,目前看来效果显著(成果见《桂林中学体育组07-08年运动队成绩》及《桂林中学教师论文获奖情况》一文)。由于体育教研组成绩突出,被桂林市教科所评为

2007至2008年度桂林市中小学校体育先进教研组,张弥和王琼老师被桂林市教科所评为

2007至2008年度桂林市中小学校体育先进个人,2007年桂林中学被教育部授予广西十所“奥运学校”称号。2008年桂林中学被桂林市教育局评为桂林市体育先进单位。回顾这两年来教研组的历程,我们总结出几点经验和认识,供同行和同事们参考、指正。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1、体育教师要掌握渊博的知识 体育学科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学科知识,边缘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迁移。知识与技术之间的融通,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学校体育教学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繁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机性大。因此,客观生活中在相同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下,对相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却相差很大,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进而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是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探索与尝试。都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但我们教研组的教师认为这还不够,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知识涵养应是“一口井”、“一条流动的河流”,储存越多越能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当前的体育教学要求。 我们一致认为体育教师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尤其是在当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下,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的体育教师必将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我们教研组的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三位年轻体育老师——王琼、何青华、唐天明,曾多次参加市、校级以上的评优课和教学能手比赛,均获得一等、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

体育教师多方面基本功包括了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本功;正确使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学习和业余训练的基本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基本功;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具有培养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功;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教育信息能力的基本功。体育教师也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在处在信息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于体育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已成为必然。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全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录入、分析都由我们老师自己使用电脑完成,各项专项成绩也由各专项老师用电脑录入档案,还有个别老师利用电脑课件上课,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和效果。

3.组长做好领路人

我个人认为——教研组长作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与科研的带头人,应成为“聚精会神抓教学,满腔热情建队伍” 的中坚力量,成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典范;有句话说得好“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时要模范带头,在执行学校各项决定时要身先士卒,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顾全大局,在研究问题时要一针见血。电视连续剧《亮剑》里李云龙的一段话对我有很深的启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样的部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教学任务、学生安全、比赛成绩、科研成果、阳光体育活动,哪一样都马虎不得,大家经常笑说就像电视上某领导说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面还有一句共产党人都知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也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奥运火炬手,教研组的王琼老师(奥运火炬护跑手),一道亲历了奥运火炬在桂林传递的伟大时刻。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教学管理

1、在教学中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爱业,敬业,乐业,是我们教研组教师的职业理想。一个好的教师,无论他教那门课,都会把爱国激情,做人准则,科学态度,拼搏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有为学生服务的态度,乐意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2、在教学中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 首先,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完善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定性评价,试点了“专项素质”评定,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的情况进行建档,努力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那种家长与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造成许多学生在中学以至于大学都害怕上体育课,严重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及对体育的正确态度与看法在我们教研组是不允许出现的。

三、开创运动队建设的新局面

学校体育运动队是向外界展示我校体育运动竞技水平,提升学校形象,成就教师发展的舞台。体育运动队伍的发展,不仅仅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也是运动员个体思想意志品质的提高与发展。在当前学校体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学校各科中扮演的角色,一切以学校的集体荣誉为引领,不计个人利益与得失,也只有将“奥运”精神的内涵贯穿于学校运动队的建设,才能把学校的运动队竞技水平提升台阶。我校在这几年的运动队成绩始终在桂林市学校中名列前矛,详细见桂中校园网上的文章。

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放弃重技能轻科研的观念,从而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老师,体现在学生身上”为此,我们教研组要求全组教师改变观念,以科研兴教,以科研建组,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若不搞科研就不会有教学方法的革新,近年我们全组参与的课题有:2007年到2008年桂林市“十五”B 类课题《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并于2008年1月通过结题鉴定。并在全市得到了推广,如桂林一中、桂林四中等校都用了我校的专项体育上课的方法。2008年桂林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桂林中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模式的研究》。2008年桂林中学全国课题的子课题《桂林中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模式的研究》,2008年全组7位教师体育教学论文获奖:国家级两篇,自治区级三篇,市级一篇,确立了桂林中学体育教研组在全市体育教研组的龙头地位,基本体现了示范性高中体育教研组应有的示范性作用。这些都是与领导和同事们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建组”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所以,个人与集体荣誉的结合在我们教研组体现得非常明显,科研带给我们的好处大家也深有体会,纷纷表示今后继续努力,要一直高举科研大旗,将课改进行到底。

五、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体育教研组当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在这所说的合作交流,不单指校外的体育教学合作交流、组里的教学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其他岗位的合作与交流我在这就不展开来说了,有兴趣的可以会后交流,在这我想重点谈谈教研组团队的合作交流。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思想碰撞,聚集观点,提高认识;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而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一个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合力。 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在做客《对话》栏目时,关于团队问题曾经谈道:“团队精神是微软用人的最基本原则。像Win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 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 000万行代码。如果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这项浩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完成。” 不仅仅是微软把团队合作作为用人的基本原则,随意打开一个大型企业的招聘广告,几乎在任何一个职位当中都会有“Team Work”的要求;奥运赛场上任何一场比赛,都可以看到团队合作的影子和范例;由此可见,团队合作已经越来越成为职业人士所必备的一种素质,专业人士必备的一种精神 。作为专业人士之一的教师,我和我的组员都认同团队精神和团队的力量,因此,在学校开设七门专项体育课,一次6-7个班级同时上不同专项体育课的情况下,团队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了,也就是在这种团队合作的努力下,我们出色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科研、比赛、组织任务,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团队、优秀的体育教研组。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有近80%的学校在农村,超过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因此,抓好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首先抓好农村学校体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质量,加快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推进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元,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课程的实施水平。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现状

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研究的重心开始下移到学校,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成了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正有利地推动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然而,农村学校在学科教研组建设方面存在着“重文轻体”的现象。学校体育教研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对体育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上仍存在误区,专业发展不平衡。当前,农村学校在体育教研组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

1.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观念陈旧

课改实施以来,学校虽然对体育教研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总体上还没有摆脱“重竞技、轻教学”的思想,对体育学科的评价就是运动会的团体总分和名次。“上十节好课还不如运动会一个第一名”,体育教师发出如此的感叹,说明了什么?学校把竞技体育水平作为体育教研组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层面对体育学科建设的重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升学率、文化课的优秀率依然是当前一些农村初中追求的唯一目标,学生的两极分化明显。近几年体育成绩不记入中考的总分,学校对体育教研组的建设又被搁在一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在农村学校还没有真正落实。虽然“学校体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各类报告中,但其具体措施、方法却依然如故。陈旧的观念,是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滞后的直接原因。 2.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缺乏专业引领 本次体育课改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时数的增加,体育课由每周2节变成了小学1—2年级每周4节,3—9年级每周3节。师资问题成了阻碍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重要原因。由于受人事制度的制约,充实到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77.5%,兼职教师比例为37.4%,非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为64.8%。村完小体育课成了语、数教师的第二课堂,专职体育教师几乎为零。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外流,教师结构不合理,一些青年教师被学校“赶上”教研组长的岗位,面对校本教研,显得力不从心。如何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已成为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教研活动不规范, 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所调研的学校中,有64.7%的学校教研活动存在不规范。其主要表现在:教研计划、总结的缺失;教研活动的时间、次数不能保证;活动的主题流于形式;活动的方式千篇1律。一些农村学校体育教研活动虽然也有听课、评课、理论学习等活动内容,但评起课来,只说优点不说问题,理论学习就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只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研活动次数,编完台账资料,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也就大功告成。这种流于形式的假教研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教师的教学困惑等实际需要得不到满足,这种教研带给教师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另外,学校层面对体育教研活动应怎样开展,实效性到底如何,关注不够、缺乏指导、监督。

4.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互动,缺乏平台

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学校相对青年教师较多,对工作有热情,同时在体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即时的交流和培训是帮助广大教师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两年,本区只有69.2%教师参加过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听课活动;参加过市级活动的有9.9%;参加过省级活动的只占3%;一次都未参加的却占了23.8%(主要是兼职教师)。现有的平台没有被一些农村学校很好利用,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层面的观念问题。另外,一些农村学校自身规模较小,体育教师只有1-2名,在学校内很难开展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活动。他们需要一个可以更多人参与、广泛交流的平台,农村学校这种互动平台的缺失,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5.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动力 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学历基本达标,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还相对欠缺,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现象较普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对体育教师的学习、培训缺乏激励机制。而当前的一些培训,流于形式,纯理论的培训多,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少,对农村学校所迫切需要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性指导较少。教师对再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安于现状,“职业高原”现象明显。“职称到头、进城无望”的思想,使部分教师失去了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的动力。一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改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对自身的发展缺乏目标。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存在问题,那么校本教研只能是一种摆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无从谈起。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强监督与管理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难点,能否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 是落实农村学校新课改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改变学校体育“重竞技轻教学”的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突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检测,帮助农村学校制定一系列的教研方案、措施。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研组的建设,规范体育教学,完善各项校本教研规章制度。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应强调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关注教研组研究氛围、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实效性。

2.以学科网站为依托,开展网络教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区域性的学科学习网站相继建成。网络教研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教师登录区域性体育教研网站,不仅资源得到共享,通过加入BBS论坛、博客,教师有了自己的交流平台。构建农村学校体育网络教研组,通过专家、教研员、教学骨干与教师经常性的在线接触,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行为,解答教学中碰到的困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在开展区域性网络教研时,应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定期话题、当前困惑、在线讨论、为你支招、跟进管理,保证网络教研可持续深入的开展。

3.注重专业引领,创新培训方式,搭建互动平台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清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优化教研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方向,构建区域性的农村体育教研大组,为他们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结合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研究。另一方面,根据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与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加强城乡结队、发挥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骨干的作用,形成1+1的同帮互助模式,加快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农村体育校本教研的质量。

4.以课题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在行动中研究 校本教研应该是“为了行动研究、基于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是教学行动与教研行动的统一体。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最有效方式和最基本环节。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如何适应体育新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课题,针对体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对策研究。如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农村学校体育大课间的研究、小场地大班额多班级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建设;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等。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不失为一条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有效途径。

5.完善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激励机制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农村体育课堂教学,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激发教师自身学习的欲望,克服中老年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另一方面,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体现公平、公正, 杜绝“重文轻体”。改变体育学科就是竞技成绩的评价,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评价,加大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重。

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面临的困境,既有实施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也有历史形成的。课程改革是一种继承、一种发展,把农村实际与体育新课程理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农村学校体育课改的进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事实求是的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倾听教师们的心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体育教学必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体育教研组

体育教研组

体育教研组总结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工作手册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