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辅导员面试题目与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4: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点类:对题目观点进行解释+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联系实际、现实意义、具体例证)+结合观点阐述工作践行

1.谈谈你对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认识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通过对来访者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其增强独立性,以便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此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强调“助人自助”、自我超越。

2.对“XX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这一说法有什么看法?

1.心态,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升值过程是有一定的制度体系的,而且一般而言,所能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是与工作年限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这种现象是合情合理的。

2.工作动机,我是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报考该职位的,而并不是单纯为了升职,而且我认为,把工作看成一条实现自身权力欲望的途径的看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在工作过程中,认可了公司的价值观,其实是应该以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为公司奉献了自己为荣的。

3.表态。我相信只要立足本岗,干好工作,金子总会发光的。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悟性、工作后的再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3.有人认为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

第一,这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能让人身心愉悦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第二,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范围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工作环境不仅限于办公条件,交通、通讯工具,还应包括单位风气,领导作风,和谐程度等;待遇不仅限于工资、奖金、福利,还应包括荣誉奖励、激励晋升等;

第三,工作环境和待遇与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完全成正比,在我们国家经济条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很差、待遇却很低;

第四,把工作环境和待遇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不仅要看硬环境,还要看软环境,不仅要看物质待遇,还要看精神鼓励;

第五,一个人选择工作不完全取决于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相匹配,更需要认可公司的文化。所以我认为,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标准,但是不能作为主要,更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

4.对于学生过洋节日,你怎么看? 1.侧面证明学生与时代同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时代潮流,感到欣慰; 2.过洋节要注意节日意义,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时髦。比如愚人节是为了朋友间的感情交流、乐观向上,而不是为了整蛊;感恩节要突出感恩等;

3.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感恩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父亲节母亲节要与对父母的孝道有机结合,这样会让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促进彼此的发展;

4.重视传统节日重要性与意义的宣传,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总之,不要排斥,要适当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5.有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认为“学风建设重在管理”,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

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自制力。学风建设包括校园学习氛围、学生管理规章、教育载体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要确保这些效果,通过管理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无疑有助于学风建设。而且学生打架、旷课等违纪需要管理;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管理;健全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也需要管理。管理无疑很重要。

但是大学生已经成年,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辨别是非,也懂道理、讲道理。所以我认为,教育引导对于学风建设更为重要,通过教育引导真正从思想层面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转变,形成良好学风。更何况,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所以,我认为,学风建设重在管理,但是更重在教育引导。

6.建设和谐校园,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开始。请你谈一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我觉得不管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构建和谐校园,都要体现出公平公正。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这样(公平公正),如果是评奖学金,就不能偏心,不能说谁贫困就评谁;选班干部,就要让学生去搞民主选举;不管是谁犯了错,都要批评和处分。只有大家都觉得公平公正了,就不会有抱怨和过激的行为,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尊重,学校的氛围才会健康,这样才能建设和谐校园。

7.如何做好00后、90后思想工作?

第一,抓住其思想特点。

1.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思想早熟; 2.思维开阔,知识面、兴趣面广泛; 3.集体主义意识欠缺;

4.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第二,根据思想特点开展工作。

1.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与个人隐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联系学生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工作形式开展工作,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

3.开展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8.通俗解读经典是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请你结合“易中天、于丹现象”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认为通俗解读经典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称作“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其重要特征是思想内容扁平化、接受形式感官化,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原则下“着上”现代文学的色彩。近些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迫使一些经典的文化作品“沦为”少数专家学者的“阅读专利”而远离了大众。通俗解读经典尽管表达方式通俗、表述语言时尚,但其思想内容绝不浅显、更不时尚,传播和接受形式则完全是理性的。好听又好看,何乐而不为呢?

9.在当代社会,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地位有三条理论依据。首先是因为现代的工人阶级依靠马克思主义才具有了自我意识。第二条是工人阶级实现自己的权利要组建政党,要有一个新兴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科学认识世界的唯一的科学世界观。

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首先,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自身就包含着逻辑矛盾,所以说它是一个虚假命题,它是由指导思想和多元这样两个概念构成的。而指导思想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在思想上的某种统一。而多元意味着不同的思想并立,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思想。指导思想意味着统一,多元意味着不统一,但是现在把这两个概念拼在一块,这个就表现出的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物,一种逻辑上面的混乱。我想仅仅这一条就注定了它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我们来看它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多元论的指导基础是真理多元论,但是这个真理多元论本身是错误的,这个决定了搞指导思想多元论必然要把真理和错误搞在一起,我们坚持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个是以真理一元论作为指导基础的,就是真理只有一个,人们对同一个现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只有一个和它向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第三,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这种主张它违背了一条规律:“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个是意识形态运动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终究是做不成的,这就决定了指导思想多元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10.结合辅导员岗位,谈谈你对“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理解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指勇于承担困难的事情,对合乎道义的事情负责。强调面对困难,只要合乎道义,就不要推诿逃避,职责所在应当仁不让。

辅导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辅导员面试题目

辅导员面试题目汇总表

辅导员面试经典题目

高校辅导员面试题目

学生干部或辅导员面试题目

招聘辅导员面试演讲题目

高校辅导员面试练习题目

广西大学辅导员笔试面试题目

高校辅导员选拔_面试题目

辅导员面试题目与答案
《辅导员面试题目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