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国崛起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5: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 [大国崛起] 看中国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里,总是有着某个国家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这个大国无疑是中国。但是,从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成为世界性的大国。15世纪的葡萄牙拉开了人类航海的序幕,将海上探险和殖民贸易结合起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经济大国。16世纪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凭借殖民美洲与亚洲所获财富,很快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17世纪的荷兰依靠金融创新、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迅速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替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国地位。18世纪的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紧紧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强国的目标。

15世纪前的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位居世界之首。在此之前,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盛极必衰往往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永恒的繁荣,中国也不例外。拥有着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物资,中国的领导者也渐渐变的自大起来,不关注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在历史发展最重要的15-17世纪。那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史称“地理大发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18世纪的英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再看这时期的中国。此时的中国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1644年入关以后先后打败了大顺,南明等政权统一全国。而在清军入关的4年前——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企图征收新税,却遭到了议会的坚决反对。这标志着,在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议会手中。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而此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虽然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这却是封建王朝落幕前的最后一次绚烂。同时期的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开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此时的满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随后,乾隆朝末期和嘉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逐渐出现了衰败的现象,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并发展成为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康乾时期的繁荣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在同一时刻,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启蒙思想家们自由民主平等的观点早已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1789年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则预示着一场日后摧毁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是在18世纪末,在英国爆发了一场相对平静但是同样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另一场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整体下滑的阶段,而欧洲无论从政治制度和经济上都处于上升的时期,远超中国。

美国,这个成立仅仅200多年的国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均居世界第一。回顾美国的发展史,美国一开始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的人民通过独立战争和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对教育非常重视,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随后,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大大推进了在自由劳动制度下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并且,在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重视教育,为美国提供了众多的专业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美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政府设立专利制度保障发明人的权利。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奠定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在于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思想等“软实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条件和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纵观这些强国崛起的历程,殖民扩张和财富掠夺等暴力方式伴随着每一个强国的崛起。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依靠对外殖民扩张之路实现经济崛起已不可复制。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走对外扩张的老路,只能走和平发展之路。但是,研究总结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重视世界历史的发展机遇。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算起,纵观在这500多年中世界经济强国走过的发展道路与留下的经验教训会发现:每一个强国的崛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紧紧地抓住历史与现实赋予的战略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家借助地理大发现的巨大历史机遇,广泛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建立起庞大的经济版图,实现了国家的崛起。而其他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国家,则被抛在了后头。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意味新的发展机遇。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化后起之国,紧紧地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些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从而实现了经济强国的目标。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深刻的调整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掀起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浪潮,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应紧紧利用好这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强国崛起的历程雄辩地证明:科技创新在强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唯有依靠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并不断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先导,英国在18世纪掀起了一轮技术发明与改进的浪潮,为英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爱迪生的发明为先导,美国成为19世纪电气革命和20世纪电子信息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建立了完善的鼓励技术创新与科技发明的体制机制,各种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在全球经济中独占鳌头。日本依靠技术引进及改良创新,建立了自主的科学技术体系,并依靠科技的力量迅速赶超先进国家水平。德国则非常重视基础科研与应用科学创新,正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成为具有极强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奠定了基础。

第三,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无一不是依靠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创建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为实现经济崛起提供有力支撑与必备条件。美国是经济强国,同时也是人力资源强国,美国的高水平大学、高端科研机构的数量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重建经济,其奥妙之一就是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为实现经济起飞奠定了人才基础。德国在二战之后,依靠政府对教育的巨大投入,使得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迅速得到了发展,为实现经济崛起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经济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资产阶级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俄国、日本,都是相继通过改革,使得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跃跻身大国之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

第五,妥善处理好国际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但是它们的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在现如今,世界各国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再想要靠战争掠夺实现国家富强无疑是痴人说梦。回顾历史,德国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欧洲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面对着19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来缓解国内的矛盾。这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造成了阻碍。两次世界大战告诉我们,战争是不可能带来繁荣的。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法国和德国携手开启的欧洲新秩序引人关注,欧盟为和平与合作的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时代的注脚。所以,中国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

欧美等大国的崛起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国家想要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必须以现代生产力做为参照系,认识到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承认差距,奋起直追。其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决不能偏颇和动摇。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实现文化、社会制度的全球化,人类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盲目地接受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制度全球化,是极不现实极不理智的。批判继承,包容融合,创造创新,三者有机组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创造动力,“中国梦”不仅仅再是一个梦,而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

大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大国崛起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大国崛起与复兴之路

大国崛起对中国梦的启示

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观看《大国崛起》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大国崛起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