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何婷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自己做主,快乐学习

-------------17.《雪地里的小画家》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间对话的过程。所以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五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3、情感目标:

⑴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⑵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难点: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案例呈现

片段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你们喜欢雪吗?下雪了你们会在雪地里做些什么呢?

生:打雪仗,堆雪人,滑雪 片段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跟雪有关,课题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123页,快速独立的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圈出来的生字一定要读准字音。现在开始。

读完的同学请你端正的做好,用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读完了。 生:学生开始自读

师:好,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把屏幕上的生字自己好好的读一读,一会老师请一个小老师来带读。同样的读好的同学请你端正的做好告诉老师。

哪位同学愿意来领读?老师要叫举手举的最好的小朋友。 生:小老师带读

师:小老师领读的真棒!老师奖励一枚小书签,同学们读的也都很棒。 同学们刚才读的真好,老师想考考你们摘掉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后你们是否还认得他们?我们首先一起抬头来读一读。好,现在我们分为三个大组来开小火车,老师给你们计时,看哪个小组开的又快又好。第一名奖励三颗星星,第二名两颗,第三名一颗。

同学们准备好,开始。 生:开始开小火车

师:小火车开的真是太棒了,你们看这些生字宝宝单独一个孤不孤单啊,老师给他们找了一群小伙伴,组成了新词,请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

师:小朋友们先自己独自来认识一下新词,读好了就端正坐好。好,我们一起来一遍。 下雪啦!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每个人都做了火车司机,现在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农民伯伯,我们一起来摘一摘柿子,看哪个小组摘的又快又多。奖励和刚才一样。大家,准备,从第三组开始。 生:开火车朗读

片段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学完了生字,我们再次来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请你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生:6句

师:有小朋友回答对了,一共有6句话。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试试的。下雪啦,下雪啦!同学们,当你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房屋,小河,马路上都是积雪,你激不激动?兴不兴奋?还有你看这句话的末尾用了感叹号,所以说我们要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来朗读这一句话,我们再来朗读一遍。 生: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是太好了,看把谁给叫来了?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师:啊,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分别是谁啊,我们来找一找 生: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师:是呀,原来小画家们师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那么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呀?我们去第三句话中找一找。找到了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4页,把第三题读一读,连一连做好。巩固刚才学过的内容

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连一连。连好了吗?我们一起抬头看黑板,一起来校对一下,错误的请及时订正。

生:连线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对好了吗?那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所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鸡为什么不能画梅花? 生:因为小鸡的脚印长得像竹叶 师:恩, 对了,因为小鸡的脚天生长得就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这是科学常识。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画画的? 生:彩笔,铅笔

师:那小画家们是怎么画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句话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我们来看看小画家们画的画

怎么样厉不厉害,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就能画出这么棒的画,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片段四:细心仔细,快乐识字。

师:第四句里我们还有两个字要学会写,我们先来写“几”字,几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比较像? 生:儿

师:“儿”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独体字,都只有两笔,第一笔都是“竖撇”

不同的地方呢?儿第二笔是竖弯钩,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字放在中间写,上下左右间隔一样大,第二笔贴着竖中线写。先写一个。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写的。好不好?

同学们字我们就写到这里,最后我们一起再来唱一唱这篇课文,可以试着背一背。 生:唱歌朗诵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最后两句话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来探索!

同学们再见!

三、案例反思

这次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去竞舟上课学习,我们年级组集结智慧选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在此,我首先把课文的生字放在直观形象的火车上,激发学生的认识生字的兴趣。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最后让学生口头组词,巩固生字。

其次,要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是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看课件上的下雪图,找找小画家把画画在哪了。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这样一个环境。

2、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连线。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点。

再次,我从学生们自身画画的经历来体会小画家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的厉害之处。让同学们对小画家感到由衷的敬佩,读出敬佩,自豪的语气。

三、注重生字,写一手漂亮好字。

这堂课主要学习了一个“几”字,首先我让同学们比较了“儿”“几”的区别,让同学们找出这两个字的异同。同:都是独体字,第一笔都是竖撇 异:“儿”第二笔是竖弯钩,“几”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学习写字的时候强调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一笔成型。

以上几点是我觉得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生字教学没有结合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在生字教学方面,我没有进行很好的随文识字,而是把课文中的生字单独拎出来进行认读。点评老师解说要在情境中识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字的意思,以便记忆。在今后的生字教学中我会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生字。

二、教师的手放不开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我自己讲课为主,让学生讲得机会太少了。我自己深怕学生不能理解课文的知识点,每走一步我都在后面紧紧的把关,恨不得把我要教授的知识灌进学生的脑海里,不放心学生,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出来的课堂气氛不是非常的活跃,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放手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我要学会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三、学生动笔时间少

上面也说了,整堂课主要是由我在讲,写字的时候我指导生字的时间大概有10分钟,而学会说呢过写字的时间却只有2分钟。整个课堂要求有10分钟是学生在动手写的,这点我显然是做的不够好的,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给出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进行练笔。

总而言之,这堂课让我学习了很多教学知识,包括对课堂的掌握,对生字的教学,对写生字的教学。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喜悦中探索,使教学发挥出最高效益。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何婷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何婷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