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为祖国站讲台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为祖国站讲台

----畅想教育灵魂 共谱中华乐章

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国庆欢歌随着亿万人民的呼声响起;当朝阳点燃生命迸发的火焰,五星红旗旗在东方巨龙的上空徐徐升起,弹指一挥间东方神话已经演绎了66年,中华民族的漫漫征程也已走过66年。

气度书写一个大国的风范,气度展现一个民族德不朽。1949前的贫穷落后让人不堪回首,1949前的血雨腥风依旧让人记忆犹新„„但66年后的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生机盎然。我想我为祖国站讲台,是一份职业赋予我的光荣,是一份推卸不掉的责任,更是一份源自内心必须要坚守的信念。

一、回溯祖国历史,实施科教兴国,实现科学发展

从落后、贫困的旧中国到现在日益繁荣的综合强国,经历了五四运动的兴起,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中国人民在坎坷路上戎马倥偬,浴血奋战,在风雨程中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他们用生命铸就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但是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时也让我们深思:我们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土地资源不够,人口太少,还是缺乏信念?答案都是否定的。与其他大国较之,究其根本还是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随着祖国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国家英雄涌现出来。用毕生心血使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用不屈的信念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中国从面临空前的的水深火热逐步走上了发展的正轨,这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点燃了中国新科技革命的圣火,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在引领科技潮流、传授文化知识、传播道义的角色里老师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三尺讲台演绎精彩人生,呕心沥血培育桃李芬芳。老师的言行规范与道德品行更是重中之重,不仅仅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声誉与发展,更是影响着祖国的发展和未来。

二、学生为本,弘扬大爱,彰显师品师德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肩上担负了太多的责任,譬如传播道义、函授知识、解答疑惑等。而这一切的一切,必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的品德和素养——一所学校生存死亡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发展快慢的重要基础。升学率、学生的成绩等是衡量现代老师业绩的标准,但是针对为国家所培养的新青年应该是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考核,二十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针对现代青年的人生发展,针对综合国力的提升,综合能力的考核才是真正不被淘汰的必备条件。那么老师的责任就是做到学生为本、弘扬大爱。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在经常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疑惑之时,针对当代学生的共性问题,诸如成就欲与挫折感的矛盾、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以及性意识与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应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观察,给予恰当的回答与引导。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由此师德所包含的师品、师智、师能、师表也在社会各界及自身的要求下显得尤为重要。

三、统筹规划,严谨德行,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上下求索五千年,始于恩泽止于师。”的确,从三国时期的孔夫子门生三千,至封建时期的私塾学堂遍于九州,再到如今的学府圣地延及世界各地,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可谓是勋功甚厥。当学生耿耿于怀、斤斤计较的时候,我们要告诫他们要学会宽以待人;当学生利令智昏、乐此不彼的时候,我们要拯救他们与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他们的思想归于宁静;当学生迷茫气馁、自暴自弃的时候,我们要安慰他们因之劳累孤寂的心灵,因为我要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爱意愈深,师志愈坚。

老师为什么被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太阳低下最光荣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为了这份爱,他们愿意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为了这份爱,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于教书育人的光荣事业而乐此不疲,为了这份爱,他们愿意燃烧自己直至“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只要他们生命不熄,就要育人不止!针对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持他们的是“致力教育,勇于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对孩子们的一种深深地热爱。爱生愈深,师志愈坚,只有是正真爱学生、为学生着想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肯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古人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一名教师都要经常对照师德标准检查反省自我,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切实提高教师自身师德素质。为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只有自己的才学禀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去教化他人。为了实现这一看似平凡却异常宏大的目标,身为老师的我们唯有将责任化为大爱,唯有始终以生为本,以自己的经历与经验为学生点拨生命中的坎坷,用自己的行为规范与为人处世来影响学生,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生舵向的导航师。当然我们不仅要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更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因为一个品德低劣的人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民教师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论语》中关于培养品德的论述俯拾即是。而孔子有颜回那样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以德著称的学生,不仅仅是因为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能身体力行。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张“以人教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如果教师在一堂课上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另一堂课却当众辱骂学生或对学生冷嘲热讽,何谓师德?何谓为人师表?

将育人之心化作春风细雨 ,实现百花齐放。

因为博爱,孔夫子弟子三千而无一人不对之敬之、爱之;因为博爱,徐本禹只愿做齐鲁大地的一滴水、一棵草,滋润禾苗、播撒阳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偏远山村的孩子解决知识的饥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博爱之心化为春风细雨的神奇和魅力所在。

博爱之心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品德,只有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优生不偏不向,对差生不离不弃,永远对之满怀信心;只有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严师”、“慈母(父)”、“益友”等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最广大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只有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智启人,学会理解、懂得宽容,树立自身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勤于育、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其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社会造就人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这就是博爱之心的力量和效果。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统筹规划学生人生,设立长远目标。

在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中,高分是学生的优异成绩,是老师业绩的衡量标准,但是“一时为师,终生为父”。如果作为老师可以将自己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来看待,除了上述的博爱之心、身正为范之外,最重要的是老师可以从父母的的角度来观察学生、发掘学生、培养学生,在教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做到发现学生的爱好与天赋、优势与长处,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来引导学生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尽量做到让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统筹规划。从内心真正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做长远打算。从人生计划来培养学生,从紧缺人才的形势来培养人才,从祖国的发展来培养人才,这才是灵魂工程的最高行为。

高山仰之,景行通之,统筹规划,众学子幸之!

四、畅想奉献之歌,续写灵魂传奇,吹响东方发展的冲锋号角

纤弱的手托起了轮轮朝阳\\晨光里有你遥远的畅想\\太阳的红色是你添旺的炉火\\炽热的升腾曾付与坚毅的力量。

坎坎坷坷历经多少甘苦悲甜\\初栽的幼苗早成为托天的栋梁\\枝繁叶茂饱含了生命的印迹\\桃李天下书写着辉煌的篇章。

披一身风雨走过几十年沧桑\\根根粉笔写白了两鬓秋霜\\磨秃的粉笔尖蘸走了脸上的红润\\瘦弱的躯体擎起了祖国的希望。

孔夫子的因材施教,蔡元培先辈的五育并举等让我深刻明白了:“师者,灵魂之工程也”,从古至今,师者就用这样的崇高建立起了师德的大厦,也建立起了让人仰望的师道尊严。而在曾经震惊祖国大地的汶川地震,从“生命作支撑,舍身护学生”的谭千秋到“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张米亚、“青春定格在20岁”的袁文婷,再到“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的张辉兵,我深切感受到身为一名教师,肩头是沉甸甸的责任。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这样的熟悉概念,我曾经多次熟背,而今当我从内心深处了解并深入探究它的意义及内涵后明白,师德,不该成为一个话题,而应是坚持、信仰、信念、爱心、细心等一系列的集合。

其实在每个教师的心里,都树立着两种精神,爱生和敬业。爱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而敬业则是从自身意识并始终坚持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使命。 唯有这样才能让师德中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在教学教育中得以体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教师。我们将继续把师德建设放在立校之基、质量之源、发展之本的高度上抓好抓实,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是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经济”的状况,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适应祖国六十六年国庆之后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奋斗,为我园教育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为祖国站讲台

我为祖国站讲台演讲稿

我为祖国站讲台演讲稿

《我为祖国站讲台》二等奖演讲稿

我为祖国站讲台(整理版)

教师节演讲材料——我为祖国站讲台(材料)

《我为祖国站讲台》演讲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师我为祖国站讲台国庆60周年征文

站在这三尺讲台

站在这三尺讲台

我为祖国站讲台
《我为祖国站讲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