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了这本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刚开始的两个问题,我是谁?长大后好奇心的缺失。 我是谁?这个问题是本书一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艾伯特用这个问题来引导苏菲走进哲学的世界。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感触最深的地方。 我是谁?在通常的情况下,别人这样问我,我肯定就马上回答——我是丁伟鹏。但是当自己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了。丁伟鹏,这个名字只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代号而已,对于不同的人我的代号都不一样,我的发小口中我是丁伟(小时候叫这个名字),在我祖奶奶哪儿我叫小黑,我奶奶哪儿我是老包。所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与名字相同的其他的证件什么的,都是这个社会给我们的一个代号而已,它们并不能真正的说明我是谁。书中提到过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人是因为思考而存在的。但是我去不能真正的理解,为什么“我思故我在”。难道就因为我思考了我就存在,如果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如果哪天我不幸的出了车祸,导致我成为了一个没有意识的植物人,那时我还存在不?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没有在思考,但我的确还是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每天还是要呼吸这个世界的空气,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至少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我还是存在的。康德提出的自主意识,还有其他人提出的不同看法,看起来都有道理,到底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不能确切的解答,但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发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就没有思考过,关于这种对事物本质的问题就怎么没有思考过。这时发现,原来是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好奇心,不想去了解这些本质的问题。在书中,艾伯特开始给苏菲介绍哲学的时候就说到哲学家的一个条件——好奇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有求知欲望。

那为什么才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我就对这个世界没有了好奇心?是我对这个世界都了解了,这个显然不是的,那为什么不了解这个世界又不好奇了。书中说的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所以没有了好奇心。反观我们的生活,来寻找答案。

在高中的时候,我每天都做很多的题目,学习很多的东西。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我很早的就把它学会了,但是我学习勾股定理不是为了去了解三角形,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而是为了我的考试,作为学生我学习它们就是想考一个高分。上了大学以后,我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中的很多原理。但我学习这些东西也不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世界,想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主要是为了我以后的生活,为了我以后有一个好的技能来让我过上好的生活。我的父亲是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下来,他对中学的数学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那他对于这些东西的学习和了解是出于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吗?这显然不是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顺应一个社会的规律而已,那就是中学生要学习什么,大学生要学习什么,老师要做什么,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而做的事情。我们从小就开始了为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这种长期的生活在,我们终于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但是周围的环境也把我们和谐了。我们只知道如何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如何去顺从这些规律现象,但是我们却从来不去真正的认识了解他们,所以我们长大了,都只会顺从了,却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所以我们是因为长大了,习惯了这个世界,从而失去了好奇心。但是如果们想让自己进步提升就要想哲学家一样的思考,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保持求知欲,那样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

姓名丁伟鹏上课时间周一上午一二节课

专业经济学基地班学号41201008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