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润禾教育 2011.11.23

(一)知识点概述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

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空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

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2)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弹簧夹。

(3)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4)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稀有气体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

气体和杂质为0.03%。

(5)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2、CO、NO2,O3。SO

2、CO、

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6.氧气的性质

(1)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7.分子和原子、元素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

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

缩小的缘故

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

汞的体积变大。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5)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6)原子都有质子、

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6)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

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7) 原子核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9.纯净物、混合物、化学式

(1)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

化合物。)

(2)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3)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

同种元素组成的。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区分时可写出分子式,判断是一种还是多种)。

(5)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6)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

是氧化物。

(7)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C表示C元素,表示一个C原子

(8)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

分子的原子构成。CO2表示

1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3表示二氧化碳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9) ○

子。

(10)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注意稀有气体单质

的写法 He

(11)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

2、O

2、N

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离

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10.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

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

3、CH4。

11.质量守恒定律

(1)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

目 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3)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

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2)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3)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4)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O、N2

注意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3.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

合物

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项

(1) 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

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b.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c.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3) 用第三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

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14.实验室制取CO2

(1) 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

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

(2)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CO2+H2O

(3) 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

(4)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15.水

(1) 电解水:正氧气;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2)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水由水分子构成;

c.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3) 水的净化:

a.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

b.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4) 硬水和软水

a.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b.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

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5) 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1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a.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

化碳固体叫干冰

b.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能和水反应 CO2+H2O

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

④能和碳反应:CO2+C

(2) CO2的检验:

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

(3) 证明CO2验满的方法

①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集满

②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集气瓶口,若液滴变混浊,证明CO2集满

(4) 二氧化碳的用途

a.灭火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气体肥料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c.制汽水等饮料 (能溶于水,与反应生成碳酸)

d.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5) CO的性质:

①可燃性:CO+O2

②还原性:CO+CuO;CO+Fe2O3;CO+Fe3O4

(6) 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燃料,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

②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CO的还原性)

(7) 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②导致温室效应

注意: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

(8) 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

(9)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10)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灾;

(11) 怎样控制温室: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③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12) CO有毒,原因是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

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

17.碳单质

(1) 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

(3) 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

坚硬的岩层。

(4) 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很高

(5) 石墨的用途①润滑剂 ②铅笔芯 ③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

(6) 活性炭的用途:

①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②冰箱的除味剂

③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二)药口与仪器概述

18.药品的取用原则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9.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20.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21.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2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2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4.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

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 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

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25.量筒的使用

(1)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2) 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3) 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

的液体,不宜加热。

26.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

焰部分。

(2)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

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27.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

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28.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

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29.洗涤仪器:

(1) 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 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化学初三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初三政治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