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普罗米修斯》彭小芹A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5: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开世界经典神话之窗, 走进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分析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随时随地与险恶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依照身边的英雄形象创造了神,也凭借幻想和希望创造了美丽的神话,所以神话既来源于蒙昧的原始生活,又代表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世界许多古老民族的历史和文学,都是从神话开始的。神秘的圣经神话、宏大的古希腊神话、悲壮的北欧神话、智慧的中国神话、绚丽的印度神话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阿拉伯神话,都以其大胆的想象,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是一个了解世界文化、开阔眼界和拓展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采撷神话这朵瑰丽的奇葩给学生以充分的精神和语言的滋养,给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多彩的梦幻,这样,不论将来他的心灵驶向哪里,泊在何处,留在他人生底板上的都将是一抹美好的底色。

为此,笔者在教学本课时,以“神话”为主题,以《普罗米修斯》这一文本为源点,辐射阅读相关信息,让学生在阅读无数个信息的“相似块”中,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欣赏和评判,从而开阔心智,达成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本课教学设计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话题切入,打开世界神话故事的窗口。”通过话题激趣,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原来神话因地域、民族不同,竟然还有如此多的种类,如此绚丽而多姿多彩。第二板块:“链接《盘古开天地》,重温中国神话的奇幻想象。”再次感受盘古为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而献出了他的全部的英雄形象。第三板块:“探究文本,赏析《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感悟其高尚的品质。同时抓住文本之中的空白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第四板块:“比较拓展,升华主题。”盘古和普罗米修斯分别是东方神话、西方神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孕育英雄之神的土壤不同,但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我们人类精神家园中追求与颂扬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怀,希望异彩纷呈的各国经典神话能给孩子们纯真的童年生活以充分的精神和语言的滋养。

二、教学过程节选及专家评析

(一)话题切入,打开世界神话故事的窗口。

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话故事?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踊跃作答,师随机点评)

师小结: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的感受是:你们能够胸怀祖国,但放眼世界不够。刚才你们所讲述的多半是中国的神话故事,而对国外的神话故事却涉猎不多。

师叙述(出示《世界地图》):神话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她分为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东方神话包括智慧的中国神话,绚丽的印度神话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阿拉伯神话。西方神话包括神秘的圣经神话、宏大壮丽的古希腊神话及悲壮的北欧神话。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神话故事各有各的不同特色,但它们都歌颂了世间的真、善、美,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二)链接《盘古开天地》,重温中国神话的奇幻想象。

师手中托出一枚鸡蛋,故作神秘状曰:这枚小小的鸡蛋里有什么?生答曰:蛋清和蛋黄。师神情肃然曰:在你们的眼中,它只是一枚小小的鸡蛋,里面只有蛋清和蛋黄,可在我们老祖先的眼里,这枚小小的“鸡蛋”里孕育的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盘古。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盘古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做了什么?这个混沌的世界因他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思绪回到了《盘古开天地》一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重温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瑰丽过程,接着老师借助媒体,伴随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再次入情入境地诵读该文。

师出示《盘古开天地》挂图小结:盘古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为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而献出了他的一切。而文中奇特而绚丽的想象更令人拍案叫绝。

评析(余家兰):开课伊始,老师借助一张世界地图,向孩子们介绍了东西方的六大类神话及其特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神话的窗。盘古开天地、阿拉丁神灯等经典神话的引入,创造了一个丰富、开放的课堂,使学生的心灵氤氲在一个神奇、博大、温暖的氛围中。这也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大阅读的广度,不能仅仅只阅读教学类书籍。在要求学生博览群书的同时,自己也要沉下心来,多读文学类书籍。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很好地解读教材、驾驭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探究文本,赏析《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评析(余家兰):这一板块老师设计了两个小环节。即将展现的为本板块的第一环节,其

2 主要内容是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意义的理解。老师层层递进,烘托渲染,揭示火给人类带来的划时代的意义。此举铺陈渲染,是为了让《普罗米修斯》一文的主旨在所营造的氛围中揭示的更为深刻。

师:通过预习,谁能概括说说《普罗米修斯》一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受到宙斯残酷惩罚的故事。 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为人类盗取火种?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他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人们盗取火种。

师:同学们,让我们的思绪穿过时空隧道,回到百万年前的人类社会。你能想象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悲惨情景吗?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生:人类没有火,就不能吃烘烤过的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

师:吃生冷的食物,既不利于消化,又不能借助火的高温消除食物中的病毒,所以人类很容易生病,那时人类的寿命都不长,而且大大抑制了人脑的发育。

生:没有火,人类只能躲在没有阳光照耀的冰冷的山洞里。 生:没有火,夜晚野兽也会经常袭击他们。

师:是啊,在那寒冷的夜晚,人们不仅要遭受严寒的折磨,还要时刻提防野兽的侵袭。因此,原本应该拥有香甜梦乡的夜晚,在那时看来是多么漫长啊!因此,文中这样写道——(生齐读)“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师:同学们,再读这一部分时,相信你一定会融进自己对古代我们人类祖先的深切同情,同时又初步领略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的博爱情怀。

(生满怀悲悯之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天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原文为: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师:请在你们补充的内容前,加上“自从有了火”这一语句,反复吟咏,感受火的珍贵。 生: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驱寒取暖;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来驱赶危害人类的猛兽。

生:自从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减少了疾病,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生:自从有了火,人类的夜晚就有了光明,再也不用再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中摸索前行。 生:自从有了火,孩子们就可以围着篝火嬉戏玩耍,那快乐的欢叫声似乎在我耳边回响。

3 生:自从有了火,人们才开始炼造工具,制作更加精细的农具和武器。 生:自从有了火,漆黑的夜空才被照亮,人类文明的火花终被点燃!

„„

师小结:在漫漫长夜里,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类送去温暖。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使人类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是文明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歌《火》。

(欢快的小提琴音乐响起,学生在一股暖暖的氛围中激情朗读)

评析(余家兰):对普罗米修斯盗火意义的理解,老师通过让学生想象没有火的悲惨——续写有了火的好处——拓展引入诗歌《火》三个教学环节完成。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提出:‚让我们的思绪穿过时空隧道,回到百万年前的人类社会。你能想象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悲惨情景吗?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的发言倒还积极踊跃,但感觉没有动情,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想象中远古人类的悲惨生活,但言语中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悲悯。也难怪,对于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的他们来说,没有火,远不及没有电带给他们的震撼和冲击力大。教师并没有在此处追究渲染,而是自然转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找出人类有了火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出了:‚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彭老师要求大家齐读。此时,学生的声音倒是很大,但是,这种大声,是因为人类有了火种而喜悦、兴奋得音调激昂吗?我看未必。老师在这里做了精心的设计:她让学生把‚自从有了火‛这个提示语分三次穿插进句子中,构成一组排比句,引读后,让学生再次齐读:‚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自从有了火,人类就用它驱寒取暖;自从有了火,人类就用它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这时,明显感觉学生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听课教师的振奋之情也在这一声声的诵读中被调动起来。通过这组排比句掀起了一个小的情感高潮之后,老师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续写:‚自从有了火,人类就用它 。‛学生此时不但发言踊跃,并且越说越兴奋,看得出他们是在为人类脱离了黑暗、危险而由衷地高兴。最后,有一个学生大胆地说:‚老师,我想不用您给的句式,我想大声说:自从有了火,漆黑的夜空才被照亮,人类文明的火花终被点燃!‛说得多好啊!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是光明的火种,是文明的火种! 此时,不用老师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意义,已深深印入每一个孩子心中。在对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反复颂扬后,彭老师拓展引入一首诗《火》,配上欢快的背景乐曲,让学生大声诵读。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反复诵读着令人欢欣鼓舞的诗句,怎不对给人类送去火种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心生敬意呢?

师: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与希望,可它却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呢?请自由诵读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生有感情地朗读)

评析(余家兰):此为老师设计的第二小板块:感悟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前一小板块的铺陈渲染,为下一部分教学内容向纵深处延伸作出学生情感及个性体验的有力奠基。

(师:出示文中大幅插图,与《盘古开天地》一文中的大幅插图并列)

4 师:请给这幅图画取个名字。

(生纷纷为图命名,老师最后板书:《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请学生将这一命名写在书中的插图之上。教师巡视:学生是否正确书写。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孩子将“修”写成“休”。说明:我们现在阅读的外国神话故事,他们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音译的外国人名,在写时,有同音不同字的现象;但我们一般以约定俗成的写法来进行书写)

评析(余家兰):老师的这堂课,上出了‚语文味‛。首先,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上方写课题‚普罗米修斯‛,并且告诉学生,即使是音译的外国人名,也要尊重约定俗成的写法,一个字都不能错。然后,让学生把题目补充成‚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提醒学生这是一个著名悲剧的名字,这是古希腊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传世之作啊!两次书写,学生不仅记忆了字形,也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师:课文哪几自然段在描写这幅图,谁能来读一读。 (一生读:文中第六至七自然段)

师:在你的诵读中,老师听出了你内心的悲愤之情。老师的心也再一次被震撼了。孩子们,请你们再一次自由诵读第六至七自然段。读完后,请将你们的感受表达出来。

(孩子们自由地诵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师:孩子们,读完后,你现在心中有何感受?

生:普罗米修斯真是太可怜了,他常年被锁在寒冷的高高的高加索山上。他的背后是悬崖峭壁,他的脚下是万丈深渊,他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真让人同情。

生:我心里也很同情他。他遭受的痛苦还不限于此,更可恶的是宙斯抓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啄食他的肝脏。你看,那只鹫鹰张开锋利的爪子,呼啸而来,圆圆的眼珠里露出阴冷的光芒,让人看了就不寒而栗。他的利爪嵌进了普罗米修斯的双膝里,然后用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呀!更令人同情的是,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无止尽。

生:我觉得宙斯太冷酷了。作为宇宙之主,看到人类生活在黑暗的寒冷中,他不但不同情,还惩罚帮助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他根本不配做万神之主。

生:此时此刻,对普罗米修斯,我的感受是敬佩多于同情。我觉得他太伟大了,他为了人类光明、温暖与希望,不怕万神之主———宙斯!更不怕牺牲,他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假如火神飞过来,他会对普罗米修斯说什么? 生:普罗米修斯,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5 师:这时,普罗米修斯会怎么说呢?

生齐答:(书上的)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误,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师:让我们再一次齐读文中第五自然段——普罗米修斯坚定的回答。

评析(余家兰):此环节再次较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在看图、感悟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环节,彭老师采用的是‚连词成句‛的方法。首先问:‚普罗米修斯被绑在什么地方?‛引出三个词:悬崖峭壁、万丈深渊、心惊胆颤。然后用这三个词说话;接着给了四个动词:引开、伸出、目露、呼啸,让学生描述鹫鹰啄食的情景;最后让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将他所承受的苦难用五个词概括:铁链紧锁、烈日炙烤、暴雨抽打、寒风侵袭、鹫鹰啄食。让学生将这五个词每个词的后面都加上‚……着他‛,与课文中普罗米修斯的语言连起来,就成了这样一段话:‚铁链紧锁着他,烈日炙烤着他,暴雨抽打着他,寒风侵袭着他,鹫鹰啄食着他,他坚定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在连词成句的训练中,学生积累了词汇,运用了语言,深化了对文本的感知。也正是有了前者的铺垫,才有了后面学生流畅生动的精彩感言。

师: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火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所以此神话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此,有好多作家写出了赞美他的诗。

(多媒体出示配乐,所选音乐为《神秘园》旋律)

普罗米修斯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的新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评析(余家兰):在那一叠三叹悲怆音乐的烘托中,师与生深情吟咏,真可谓慷慨激昂,令人荡气回肠!

(四)比较拓展,深情小结,升华主题。

(此时,《盘古开天地》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两幅挂图并列张贴在黑板正中,非常之引人注目,在两幅图之间画有一团极为艳丽的火苗,一阵微风吹来,火苗似乎在轻轻摇曳。在两幅图的正前方,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静默无语,只是恬静地注视着孩子们,似乎满含期盼。)

1、在优美的旋律中,老师深情小结:

盘古是我们中国神话之开天辟地之神,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勇盗圣火英雄之神!虽然他们分别来自东方、西方两块不同的土壤,但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都具有为人类幸福不怕牺牲的英雄精神,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我们人类精神家园中追求与颂扬的至真、至善、至美情怀。世界许多古老民族的历史和文学,都是从神话开始的。神秘的圣经神话、宏大的古希腊神话、悲壮的北欧神话、智慧的中国神话、绚丽的印度神话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阿拉伯神话,都以其大胆的想象,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多采撷神话这朵瑰丽的奇葩,

2、推荐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神话》丛书。

3、布置作业:在两周后的班级读书会上交流各自阅读的神话故事。

三、课后体会与反思

(一)将狭义文本辐射为广阔资源。

1、让读书兴趣自然萌芽。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事实上,当孩子在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趣味和愉悦,老师就已经完成了不少小学语文教育的任务。“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语文能力上,还表现在它的拓展和发展功能上。所以,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源点,辐射阅读相关信息,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将这片至真至美的萋萋芳草园,拓成孩子们个性智能的广阔世界。正如余秋雨所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

2、让情感智慧走向超越。“真正的教育家在于指导人类如何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简静惠语)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见解相生的过程。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实现了学生张扬个 7 性的自我超越。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学生精彩的发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灵性的流动;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

3、课外拓展切忌舍本逐末。《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一建议,但在拓展文本的同时,切忌漫无目的、随意拓展,即一味追求向课外拓展,而忽视了教材本身的内容,本末倒置,对教材采用蜻蜓点水式的教法。这其实是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舍本逐末的做法。“根深叶茂”,教材是教学的根,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顺理成章地向课外拓展延伸。课外拓展得恰不恰当,好不好,不在于某一节课或某一篇课文向外拓展得多与少,时间占有的长与短,在于学生语文素养、人文情感的培养与提高程度的深与浅。

(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哪怕是文中一处省略号,一幅课文插图等等。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宜地辅以音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对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痛苦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笔者用一首诗歌来推波助澜。首先,低沉、舒缓、悲壮的音乐响起,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哀婉的配乐,凄美的诗句,教师凝重的表情,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中。教师朗诵完之后,并没有停下音乐,而是在悲怆的音乐声中,布置学生将这首诗从头到尾齐诵一遍。学生们个个表情肃穆,朗诵得很有感情。伴着那揪心的音乐,台下听课教师的心似乎也一下子被揪了起来。学生齐诵完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诗句的最后五行再一次齐诵一遍:“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不,你给予我们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勇敢、坚强、博爱、无私!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至此,不畏强暴,舍身取义的普罗米修斯屹立于学生眼前!学生读完后,音乐又持续了十几秒钟,才嘎然而止。这一环节的处理,慷慨激昂,令人荡气回肠!可以断言,没有那悲怆音乐的烘托,没有那一叠三叹的吟咏,仅靠教师的范读,是达不到让学生心神摇曳效果的。

普罗米修斯(小编推荐)

孟小芹的征文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于伟芹

芹菜汁

《普罗米修斯》彭小芹A
《《普罗米修斯》彭小芹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