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2课:画自己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2课:画自己

一. 教学目标:

1、椭圆、直线、曲线、矩形、刷子、文字、填充等常用工具及其辅助工具的使用、颜料盒的使用。

2、作品的保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菜单命令去创作。 教学难点:

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菜单命令去创作。

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不要讲得过多,而应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大胆尝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发展。通过创作较复杂的图画,提供学生综合运用画图工具与图像命令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合理地综合运用工具可以将图画修饰得更加美丽。“总—分—总”的画图方法,不仅利于图画的创作、修改、保存与再加工,更渗透了模块化作图的思想。

二、教学观点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绘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应用计算机工具对特定的美术作品进行仿画,认识“画图”软件。在学生掌握了这一软件的主要功能后,就进入第二阶段,即学生综合运用该软件的各种工具创造美。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软件中的各种工具以及技法去围绕主题大胆尝试,遇到困难可自己尝试或向他人请教来克服,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妙世界。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目标要求。这就明确告诉了我们,教学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因此整单元的教学宜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这既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在学习结束时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3、提倡同学合作,发挥学生特长。

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计算机还不能完全取代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提供多媒体资源,供学生学习外,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有“人机对话”,还要有“人际交往”,要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尤其是技法,效果方面的心得,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想像能力,取长补短,使学习的效果更加理想。

4、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好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局域网,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将有关技法等讲解给学生听,并能及时进行学生信息的反馈,将学生中好的方法,好的图画通过系统向学生广播下去,并让学生进行讲解与操作,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5、信息技术是其它学科的一种学习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其它学科的一种学习的工具。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来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画图”这一单元中,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并同时提高应用软件的能力,并从新角度丰富学科知识——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去创造美。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让学生了解画图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等。理解图像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工具样式中的透明和不透明,剪切与复制的区别。掌握“选定”工具、“喷枪”工具、“放大”工具、“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较熟练地使用各种画图工具,学会运用菜单命令来辅助画图,特别是编辑菜单中的命令要详加了解,并能熟练使用;初步学会自己配色,运用图像的调整命令对图形进行修改,画出稍复杂的、图文并茂的图画。

3、在绘画过程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图画,或仿照自己喜欢的图画的进行绘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稍复杂图画的修改、纠错过程中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培养严谨、精细、求实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不仅要学会画图的方法,还要学会画出漂亮的图画。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中画的好的图画,或其它好的图画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漂亮的图画就是好,从而使学生更能对自己的画严格要求。

5、通过让学生学习画图的技巧与组合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运用工具画图的技能,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进行探索学习,并发展思维,培养协作精神,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其他画图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顺序编排

“画图”这一单元共有10课内容,分别是认识“画图”、画线、画方形和圆形、画多边形、彩色世界、图形修改、添加文字、存取图形、剪贴图形、创作图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按这个顺序来讲,比如在教学画线时,可以将彩色世界中的“涂色”工具用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给所画的旗帜加上红色等。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设计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泛的空间,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争论,使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2)以任务驱动学习。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力戒抽象、枯燥,应以具体任务负载所教知识。首先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然后师生对任务进行分解,逐个解决孕含其中的相关知识点。最后总结出一般规律并应用到相关实践中去。

(3)讲、演、练有机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屏幕投影或利用屏幕广播作出美丽的图形,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演示与讲授相结合,讲解生动、形象、简明、扼要,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观察、拓展学生思维。演示完后,学生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有问题,教师适当点拨,以指导为主。

(4)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当某个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学会了某个工具的使用或是有了新的发现后应及时通过广播系统让其演示给同学看,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探索新方法的信心。

(5)小组合作,创新发展。 在学生学会画图的基本工具后,综合运用画图工具以及菜单命令进行探索,进而获得技巧,发展创新精神。学生独立探索后应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交流信息、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思索和争论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3、教学媒体的使用。 要充分利用局域网的功能,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讲解示范,交流信息,寻求帮助等。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演示时,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作重点讲解、提示;学生上机操作时,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板书配合教师的讲解,清晰地有条理地呈现操作要点和关键步骤,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一些关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进行练习或验证。

五、教学模式设计 1、任务驱动的模式。

教材中的内容就是按照“任务驱动”的模式来编写的,所以教学时就要因应这一特点,先提出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对任务进行细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使融于任务中的知识与技能也同时为学生所掌握。任务驱动模式有利于师生双方相互清楚地了解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调控依据。

2、讲、演、练有机结合的模式

本单元的内容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操作较复杂的程序,部分知识点的操作比较复杂。如选定裁剪工具,要配合其它工具或命令来使用;文字工具的使用步骤繁多;复制与剪切效果不同,但操作步骤相似,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通过语言讲清有关知识的要点,同时又通过多媒体网络广播系统等多媒体设备演示操作步骤,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单项模仿练习、迁移发展练习、综合运用练习,使讲、演、练有机结合并在不断反馈、矫正中循环,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3、自主探究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工具已有一定的认识后,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索画图技巧与组合处理的一些基本能力。教学时,可由教师引出提纲,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上机摸索练习,同时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较弱,学生间的差距也不小,要想灵活地运用各种画图工具创造出美丽的作品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小组互助,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促进有很大作用,可以起到老师教所难以达到的作用。

12课 来画虫

第12课 星星之火

第12课教案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画自己》教案

演讲课程第12课

第12课 团结互助 教案

第12课 民族团结教案

国粹第12课青花瓷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第12课:画自己
《第12课:画自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12课修改图形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