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初中学生写人叙事中存在的 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初中学生写人叙事中存在的 问题

坝上学校:张健平

写人记叙文,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学开始写作,我们就讲写人记叙文,那么怎样写好写人记叙文,似乎太简单,也老调重谈,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七至九年级学生记叙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然而,我们的很多学生还存在不少的毛病,没有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多侧面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治病,得找病根,还要对症下药。只有找出学生在此类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毛病,分析其存在的根源,加以作文训练,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感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

首先,我们来分析学生在选材,立意,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选材不新颖。无典型事例,详略不得当,人物的形象不突出。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选材方面经常流于一般。写朋友,他们的友谊往往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两人起先很要好,后来因一物或一事产生矛盾,而后他(她)或我搬家,我们和好,互送礼物。写老师,老师必定在灯光下改作业,备课,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则写他们为生活奔波,生病带我去看医生等等。像这样的材料,虽能为中心服务,但太老了,没有新鲜感,也就缺乏感染力。

(二)立意单一,塑造出来的人物十全十美,缺乏生活实感,流于模式化。很多学生写此类文章,写出来的人物都很单一化,人物经常高大无比。妈妈总是勤劳,能干,慈祥而又温柔的妈妈,爸爸总是严格要求孩子的爸爸,老师总是关心学生的老师。在他们的身上,没有缺点,这是不真实的,这样的作品是缺乏说服力的。

(三)写作技巧的问题最明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1)对人物只做一般的叙述,没有进行细致的描写,使作品和人物显得干瘪,不生动形象。许多学生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往往把事情的始末简单地叙述下来,没有具体的描写,人物形象很模糊。这比如一个学生写母亲在自己生病期间照顾自己这一场景,因为他只做简单的叙述,那么,在我们读者的脑中就会出现这样的一幅画:看到母亲照顾他但很模糊,看不到母亲慈祥的笑意,看不到母亲喂他喝药这一感人的情景,这样的作品就缺乏感染力。(2)叙述过于平淡,没有情感的渗透,使文章显得单调,缺乏感人的力量。这个缺点普遍率很高。情感在作品中犹如人体的血脉,没有血脉的流淌,人便成了木乃伊。没有情感的作品,便是毫无意义的作品。(3)在表达方式上,喜欢通篇叙述,使文章淡乎寡味。学生的这种通篇叙述,犹如上了一道没有任何调味的白菜,让老师们极为头疼。

其次,我们来分析学生在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源。

第一,学生在选材上材料一般,无典型事例,促使人物形象无法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没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对生活缺乏观察,缺乏思考,不善于撷取身边的材料。他们总是认为无材料可写,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其实,学生整天躺在材料堆里睡大觉,没思考生活,没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这正如罗丹所说的:“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他们阅读总局限于作文选之类的书,其它书籍很少涉猎,尤其是像一些古典文学名著这样的大部头的书籍,这些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能给学生写人记叙文提供很好的典范。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3)材料老化现象也是主要原因。学生总是一个材料用了又用,又没有搜集新的材料,无法为自己的材料输入新鲜的血液。(4)学生没有养成做笔录的习惯。他们没能对已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这样一来,材料完全是素材,没有提炼,无法体现事例的典型性,人物形象就无法突出了。

第二,学生立意单一,塑造出来的人物十全十美,缺乏生活实感,促使此类作文流于模式化。究其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点:(1)学生思维模式单一化,没有发散思维,没有多角度地分析人物。在他们的笔下,人物的性格是单一的,没能体现人性的复杂性及丰富性。(2)受已往模式的影响,对人物喜欢高唱赞歌。学生写此类作文,往往把人物写得高大无比,没有一点瑕疵,这样就完全脱离生活。没有生活真情实感,写的似乎不是人,而是神。(3)情感观念淡薄,这一时代这一年龄的许多学生,情感不够丰富,他们的生活太安逸了,对生活过于随意,粗心,较少花心思,花情感去思考生活。因而,写出来的作文情感就不那么动人了。

第三,学生在写作技巧上较为生硬,不够熟练。总的来说,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少练笔,不能做到熟能生巧。学生们总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较少很自觉地去作文。二是学生少观察,空想象,无法细致地描写人物。

最后,我们来谈谈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如何解决选材的问题呢?引导学生平时广泛阅读,留心生活,积累写作材料;在写作时,善于选择材料,讲求材料的典型性,现实感和新颖度,忌陈腐,忌低俗,忌细微。陈旧的材料并非一律不可用,但要立足于现实,选取新的视角,发现新的意义,体现时代感。

这段名人的文字对我们的选材就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指导学生选材方面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让学生大量收集材料。那么学生在写人记叙文作文前应该占有哪些材料呢?第一是来自生活的材料,当中有家庭生活的,社会生活的。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思考生活,收集生活的点点滴滴,鼓励他们多写人物提纲与人物札记。第二是来自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材料。这些材料中的名人轶 事为我们写人记叙文提供了较好的典范。第三是来自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中名家,名人轶事。这些材料是我们写人记叙文的最好典范。要求能笔录下这些材料。(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进行选择。生活材料是记叙文素材选择的好所在。亲身经历的人与事,身边的人与事,听上辈人讲的,里弄间的人与事都是我们选择的好材料。如这样的题目《我的××》、《我熟悉的一个人》、《邻里之间》,写身边的人和事,素材有了,从前的人和事便像放电影一般从自己面前一张张地闪过,你抓住特写镜头,就会 完成材料的选择了。(3)是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做到事例典型,详略得当,中心突出。所谓典型事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儿子“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作者不惜笔墨具体描绘,这样疼爱儿子的父亲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我经常引导学生把积累的材料铺开来,选择典型的材料来加工,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才能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的效果。

浅谈初中学生写人记叙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人叙事方法

叙事写人作文

初中写人

写人叙事类课文

写人叙事的教学策略

写人叙事作文手法

写人叙事作文手法

写人叙事的片段

苏教版写人叙事篇

浅谈初中学生写人叙事中存在的 问题
《浅谈初中学生写人叙事中存在的 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