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校长培训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管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

今天,受教育局的安排,承担本期培训班的主讲任务,感到惶恐和不安,在座同仁,有暂露头角的年轻校长,有风华正茂的骨干校长,更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校长、主任,所以,接到任务后,首先是精心的进行了准备,惟恐有所疏漏,但我深知自己的经验、资历离我们在座的不少领导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更愿意把今天的培训做为我们共同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这几天的准备,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学习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今天,按照安排,我准备的课题是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管理。下面谈一谈我对学校领导如何抓教学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对于校长的主要职责,我的理解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所以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应成为学校领导的一项核心任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领导抓教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抓好常规教学,二是要抓好教学领域的改革,做为校长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

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多年来, 人们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没有太大异议,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再强调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主”,作为学校领导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坚持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培养人,需要做很多工作,诸如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工作等,这些工作对于办好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心工作只能是教学,而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并为其服务的。教学工作是学校里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工作。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就健康发展,否则就要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例证。

(二)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人才来自教育,学校培养人主要是依靠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全面体现“五育”,最终实现整体育人。

(三)坚持以教学为主,也是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而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非抓教学不可。因此,学校领导应当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教学上,如果校长不重视抓教学,那就如同厂长不抓生产一样,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学校领导怎样做才算坚持以教学为主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真正认识到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手段。不能把以教学为主,片面理解为就是单纯抓智育。二是在工作安排上,学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抓教学,力排各种干扰,克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三是在具体抓法上,学校领导要通过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都能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服从于育人目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领导抓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行政办法,通过下指示、做规定指导教学;再就是用教学规章制度进行调控。在教学管理中最常用的是实行教学常规管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规范性管理。运用教学规章制度控制和引导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有利于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有利于克服和纠正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各行其是的随意性;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需要制定的教学规章制度有哪些呢?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各种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校长要根据上级的管理要求及本校的实际,制定出诸如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科教师、教务员等的岗位工作职责,促使他们按规定的职责条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很多岗位职责都有明确的界定,现在我们使用的有关规定有些陈旧,同新课程要求有不相符的地方,建议在岗位职责的制定上,一是要同新课程要求相结合,二是结合各校实际制定,三是把握简洁、明确、易于操作的原则。

(二)建立教学规章制度。就是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规范的要求,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

1、教学计划常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对不同层次的计划,要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教务工作常规。这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规定。教务工作常规主要包括:作好编班工作;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各项活动表和校日志;检查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性教研和观摩教学活动;安排复习考试;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等。

3、教学制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保证。制定的教学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和教务处例会制度;教务处、教研组的教学工作条例;各学科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图书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规章制度;师生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定标准及奖励办法。

4、教学研究常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包括传达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学习教育理论、组织看课评课活动、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教学评优活动等;二是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同前者类似。

5、教学质量管理常规。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抓好提高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完整的教师教学常规;二是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学生学习常规;三是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总结,既要有学期或学年总结,也要有阶段总结;既要有全面总结,也要有专题总结;既要有学校的总结,也要有教研组、班级的总结;既要有领导的总结,也要有教师、学生的总结;四是关键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针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错误做法,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增减课时。 2、要抓好对教学内容要求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根据课程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不得偏离或擅自增删教学内容。

3、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抓好备课、上课、辅导等基本教学环节,要改变那种管得过死或各取所需、没有要求的状况。

4、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这一环节往往我们容易忽视,应予以高度重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目前,学校领导听课,准确说是看课已形成制度,我以为在这一点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师生互动情况;(2)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3)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联系社会、自然、科技和现实生活;(5)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6)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三、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教学规律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学校领导在抓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教师按教学规律组织教学。重要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有下面几条。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这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它可以以较少的时间和较高的效率来引导学生占有人类已知的认识成果。教学过程坚持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是要否定相应的直接经验。要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作为基础,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正确理解、消化、巩固。学生掌握的直接经验越丰富,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越顺利。

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是注意贯彻这一规律的,但是也有不少人认识上片面,只注意灌输抽象的书本知识,搞封闭的照本宣科,而不愿开放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多搞些实际操作训练。对于这类倾向,学校领导必须引导教师尽快克服和纠正。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教学与智力培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反过来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智力水平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越好。智力活动要有知识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二者是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规律,学校领导必须引导教师树立全面的目标意识。如果教师的眼睛只盯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上,那是较低水平的教学;如果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培养了智能,那是较高水平的教学;如果在二者基础上又融进了思想教育因素,那就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素质教育水平,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就能得到充分体现。在现实教学中,可以说这三种水平的教学都大有人在,但多数是处于较低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能达到智能水平的教学是比较少的,能进入素质教育水平的那更是凤毛麟角了。学校领导,应该积极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不断上档次、上水平。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论是人文科学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是有机结合的,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良好的思想品德则是学习的推动力。在学科教学中,如语文、政治、政治、历史等学科,其本身的阶级性、思想性就十分鲜明,在这些学科中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其知识体系中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也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在运用这一规律指导教学时,学校领导一要注意引导教师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让教师以正确的思想观点指导教学;二要注意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不搞牵强附会的所谓“突出财政”;三要注意以自己的思想作风、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是为学而教,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为基本特征的。教师主导,不是主宰一切,包办代替,随意施教,而是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本水平相适应,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学生主体,是说学生要拥有学习的主人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权,要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自己独立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规律,学校领导要注意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其彼此相互适应。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绝不能目中无人,唱独角戏。凡是教师应该做的,就要认真做好,凡是能做好的,就要争取达到尽善尽美。

四、重点抓好教学方式和模式改革 a) 改革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校长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重视改革每一种教学方式,又要重视实行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1、从知识目标教学转变为素质目标教学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和形成的过程,是学生身心素质各个方面内涵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传统教学往往在应试的驱动下,只关注考分,偏重知识的记忆或智力的片面发展。实行创新性的教学则要变知识目标教学为全面素质目标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实施全面素质教学,教师眼里不仅要有书,更要有人,而且要有完整的人。要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发展角度,以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使学生成人成才。

2、从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注入式教学注重掌握知识的结论,其教学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灌输现成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在机械记忆、反复模仿和大量的习题演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消蚀殆尽。实行启发式教学则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师启发引导、激起兴趣和对话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提高智能,不仅能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能体验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从封闭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封闭式的教学,教学远离生活,隔绝社会。学生被束缚在课堂里围绕着教师、教材转,接受现成的结论,寻求唯一正确的的标准答案。这种封闭式的教学造成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和周围世界的发展与变化,鼓励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摄取广博的知识信息,接触多方人士,学会多向思维。为了搞好开放式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奔向社会,奔向大自然,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提供广阔的田地。

4、从静态式教学转变为动态式教学

教师系统、全面、细致、周到地讲授,学生安安静静地聆听并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是传统教学常见的情景。学生素质的提高,仅仅靠被动地听讲,不去参与实践是无法实现的。实行动态式的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手脑并用,学用结合,使学生的才干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

5、从专制式教学转变为民主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质疑的权力,学生容易形成与创新精神格格不入的奴性和迟钝、怯懦、盲从的性格。实行民主式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气,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有安全感、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关键是要转变“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没有有形的强制和无形的压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赞赏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独立思考,学生要免去害怕失败或丢面子的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猜想或假设。

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并加以实践。

(二)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简要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与原则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结构及其相关的教学程序与策略。教学模式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创造了大约有几十种新型教学模式,现把常用的几种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1、现代接受教学模式

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此模式最早是由夸美纽斯创立的。接受教学模式分为传统的接受模式和现代的接受模式两种。传统的接受模式特点是,教师进行单向地机械性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唯师唯书。经过变革后,现代的接受模式特点是,教师通过启发,形成多向互动的以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大量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基本操作程序为:传授—启发-理解-运用-检查。 2、主体教学模式

主体教学模式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曾长期流行于西方国家,近年开始在我国进行探索,如北师大与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进行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主体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把教学的焦点从“教”转到“学”上,倡导学生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从主宰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二是为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对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可以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基本操作程序为:确定目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自评反馈。

3、探究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模式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探索、调查、实验、收集信息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此模式早年起源于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和施瓦布的“探究式学习”。1999年,我国上海教科院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完善。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获得直接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是发现的前提,发现则是探索的结果和目的。二是组织形式,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也可实行小组合作研究或个人研究与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注重提高实效。基本操作程序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成果答辩。

4、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诸要素之间的互动,为完成教学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教学活动。此模式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9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领域,是我国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领域,是我国对长期缺乏合作意识的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合作教学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教与学相互适应,特别是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对以往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二是组织异质小组,让每个学生承担一定任务和责任,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三是开展有效的沟通,使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促进彼此学习的成功。四是进行小组自评,小组通过定期总结评价,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基本操作程序为:诱导—学习—群研—评价。

5、情知教学模式

情知教学,简要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意因素与认识因素辨证统一起来的教学。此模式是大连市教育家冷冉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教学思想经过大连市多年实验,得到科学验证和广泛传播,影响很大。情知教学模式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教学目标,强调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教学过程,突出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三是教学主体,要求从教转向学,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四是教学方式,实行立体结构,以纵向多层次、横向多联系组成信息传递网络。其中,以提高素质为目标,以情知规律为特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立体结构为方法。基本操作程序为:素质目标—情知规律—立体方式—总结评价。我们是否能在以上教学模式中,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一条来进行实践。

五、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也称校本教研,它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对象,不断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的系列活动。这几年来,我县教育局狠抓这一项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一)教学研究的意义、原则

在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与应付的,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从未遇到过像今天这样巨大大挑战。目前,教学研究正向深层发展,向教师回归,这已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在新形势下,校长不应再沿袭过去老一套的做法,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构建教研组织,重塑教研新风,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开展教研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集体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吸引专业人员积极参与、提供业务支持和指导;有利于校际之间交流信息和资源共享。

新的教学研究组织构成应包括教师、教学业务组织和专业人员三个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研组内的同伴相助、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校长要通过教务处、教研组等业务组织把教师组织起来,遵循一定原则进行,不能各自为政、随意安排。遵循的原则有:学校统一部署,按计划进行的原则;结合学校工作和各科教学实际问题研究的原则;与学校和教务处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既要研究理论问题,又要研究实际问题。教学和研究二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不能顾此失彼。主要研究的问题范围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理念问题。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批判和扫除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2、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要解决新出现的难点问题,如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使课堂“活”起来了,但出现纪律“乱”的问题,需要解决;再如课上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时难以完成等。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在应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教育行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就出现了“双基”应如何抓的问题,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三是反思性的问题,教师需要经常不断的思考、反省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回顾、对比、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形成比较高的理性认识。

3、研究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实行新的课改,对国家课程可以创造性地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自行开发。校长如何指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呢?基本途径是:(1)引导师生开展社会调查,从调查中汲取资源;(2)指导师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教学经验和办学特色,把自身的感受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3)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4)引导师生利用校外充足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如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文史典故、名胜古迹、网上资源等。 4、研究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根据课改的发展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学校和教师应积极研究改革评价和考试办法,大胆拟定改革方案,认真进行试点。

5、研究教学改革实验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校长要积极组织和推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验,从实际出发,确定改革实验项目,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教育技术的作用。

(三)教学研究的方式

教学研究要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组织研究—反思总结。主要研究方式可选择以下三种。

1、教师个人研学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个人为主,其做法:一是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有的放矢地选学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认识问题;二是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正反经验,不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写教学总结和经验论文方式呈现出来;三是筛选问题,确定研究专题,制定方案,进行改革实验。个人研学方式的好处是针对性强,解决问题快;不足之处是,个人的经验和智慧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和达到最高水平。

2、集体协同式。这种方式是以集体研究为主,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次:一是由教学校长或教务处主持进行的全校性教研活动,这种形式以研究带有共性的重点问题为主,要求全小教师参与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教研,主要研究同学科的教学有关的问题,包括研究教材教法、组织专题讨论、总结交流经验、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等。三是备课组的研究活动,主要研究同年级的教学问题。经验证明,教师之间的集体同伴研究是教研活动的主要标志,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合作研究分享信息资源,共同磋商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专业引领式。这种方式是借助校外专业研究人员(市区教研员)和高校教育专家的参与而形成的新型研究形式。通过这些高水平的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与教师的合作,以及建立的研究或实验基地,有助于开阔教师视野,指导教师快速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避免出现过去那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研究的现象。

以上是我对学校领导如何抓教学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总之一句话,教学工作应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做为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现代教育技术校长培训讲稿

校长讲稿

党课讲稿(校长)

教师节校长讲稿

校长演讲比赛讲稿

毕业典礼校长讲稿

校长党课讲稿

期中校长讲稿

校长培训班讲稿

校长论坛讲稿

校长培训讲稿
《校长培训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