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花样繁多无奇不有。中俄因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孕育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观念 对象 酒文化 茶文化 烹饪 礼仪 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比较中俄两国文化就不得不比较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及中国饮食文化细腻讲究和博大精深,但它也展示着俄罗斯的与众不同,彰显着俄罗斯的魅力。

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饮食习惯也就不同。在俄罗斯,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伏尔加河一带的居民则认为不加西红柿的鱼汤才是美味,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待客,而库尔斯克人却闻所未闻。而我们中国却是发展成了传统的“八大菜系”: 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川菜味型多样,以辛辣为主,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淡,将就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苏菜刀工精细、咸甜适中,讲就造型,闽菜讲究火候,注重调汤,鲁菜清香味纯。

在烹饪技巧上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煎、炸、烤、炒,好冷菜,制作粗糙。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饮食观念上,俄罗斯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中国人的饮食则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

中俄两国的饮食对象也是大不相同。俄罗斯人吃什么?择其要者,有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五大领袖”,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四大金刚”,以及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三剑客”。 在俄语中,“面包加盐”意为“最珍贵的食物”,面包代表着富裕与丰收,盐则有避邪的寓意。赫鲁晓夫曾把共产主义简化为“土豆烧牛肉”,可见俄罗斯人对土豆的钟爱。而在中国,饮食结构丰富,菜式花样繁多,而且取材相当广泛,青菜、肉类、蛋类、奶类样样都可以作为食材。俄罗斯人尤爱红菜汤,中国饮食中汤类也占重要地位,但不像俄罗斯那样单一,而是丰富多样,荤菜汤、素菜汤应有尽有。

提到饮食,就不得不提酒,酒在人们的日常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提到俄罗斯酒,我们就不得不提伏特加。伏特加在俄文中的直译为“可爱的水”,因为俄罗斯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伏特加与厚厚的御寒衣一同成为了俄罗斯人抵御严寒法宝,随着时间的累计快速的融入到了俄罗斯人的生活之中。而中国的酒文化更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酒种类繁多,有白酒、红酒、黄酒、老酒、药酒还有啤酒等等。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白酒,论品牌,那是五花八门,什么茅台、五粮液、酒鬼、二锅头等等;论制造工艺,又分为大曲、老窖、佳酿;论配方,又分为降香型;按浓度不同又分为高度、低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要比俄罗斯的酒文化更加的丰富多样、更加的博大精深。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 搅拌后喝;二是将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常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结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茶炊的外形也多样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茶炊。由此可见,俄罗斯饮茶习惯源于中国,但是又形成了与中国决然不同而又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饭桌上的礼仪复杂严谨。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在俄罗斯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爱吃的菜,可以吃个底朝天,主人反倒高兴。入座上,中国一般是客来齐后在入席,而且座位是按长幼顺序来坐。座次“尚东为尊”、“面朝大门为尊”。在俄罗斯,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上菜的顺序,在中国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俄菜的丰富多样特别体现在凉菜上,一次家宴往往要上近十个品种的凉菜,晚餐通常不上汤,凉菜后就是正菜,一般是烧烤的鸡鸭鱼肉。正菜吃过,主妇就撤去刀叉和菜盘,端出自制的大蛋糕或甜馅饼,以及果酱、巧克力、水果和冰淇淋,沏上一壶浓茶,就是一通闲聊。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俄的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礼仪、酒文化、茶文化、烹饪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根源于中俄两国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拥有的不同的历史传统,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深入比较两国文化能够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本国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俄语小论文

中俄文化差异

浅谈中俄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