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伟人毛泽东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适合高年级

走进伟人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潍坊市实验小学 孔娟

活动主题:诗词鉴赏课。

活动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⒈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⒉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⒊背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⒈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⒉反复诵读诗歌,体味伟人毛泽东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伟人毛泽东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准备 :

师生共同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如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毛泽东的生平及思想资料,毛泽东的诗词资料,中国古典诗词中写秋的名篇名句,关于湘江的地理资料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宛如一枝枝绽放的奇葩,装点着文学永恒的春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笔挟

风雷的诗人。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生活,记载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他的诗词,既是他革命人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二)毛泽东诗词名句诵读热身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水调歌头.游泳》)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沁园春·长沙》)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不到长城非好汉。 (《清平乐·六盘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水调歌头·游泳》)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蝶恋花·答李淑一》)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二首·送瘟神》)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清平乐·蒋桂战争》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菩萨蛮·大柏地》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念奴娇·昆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七律·登庐山》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人生易老天难老。 《采桑子•重阳》

(三)畅所欲言,“你体会到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

(四)深析《沁园春·长沙》,继续体会毛泽东的伟人气质

1.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相传东汉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

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

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背景

现在,让我们重温历史的画面,来了解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

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

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

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五)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他笔下的秋景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进一个新地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品格的高下。难怪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六)再读《七律·长征》,体会伟人词作中的宽广胸怀

(七)教师小结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登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千感慨化作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

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生讨论回答,师补充。

﹡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

生: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生: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内:意境描述——将眼前再现的情景描述出来。

3.课外:继续品读毛泽东的其它诗作。

(九)活动总结

毛泽东诗词是指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表的共43首,其中诗14首,词29首。后来,在与毛泽东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中,又披露了毛泽东另外一些诗词。由刘先银编审编著的达到129首。毛泽东怀着巨大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伟人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

歌颂伟人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

缅怀伟人毛泽东

走近伟人毛泽东

世纪伟人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

走进伟人毛泽东
《走进伟人毛泽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