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

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确实具有迷人的魅力。不管是谁,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而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你也许看不到长廊侵雨、有亭翼然的场面,领略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洽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建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风景园林之中。

目录

1.中国现代园林的概念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2.1 现代园林的结构布局特点

2.1.1 景区空间的划分和组合

2.1.2 景区空间的序列和景深

2.1.3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2.1.4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2.2.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2.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2.3 现代园林建筑小品的配置

2.3.1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及特点

2.3.2 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 3.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路

3.2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3.3 总结现代园林的总的发展趋势

4.参考文献

1.现代园林的概念

现代园林是由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体城市环境,即由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园林中建筑密度降低,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取代了建筑为主的景观。起伏的地形及草坪的建立,代替大面积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增加环境容量。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园林进行科学规划与施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新型园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更为紧密,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观点指导植物配置。

现代园林的研究及理论建设,将综合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发展。具有现代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环境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现代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有如下特点:

1)传统材料的继承与扬弃

石材、水、土、植物等常见又普通的材料在现代园林中不但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除了继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石材还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道路、小品等构筑物的面层装饰:铺装和花坛的面层材料运用,使整个环境显得整洁、优雅。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石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可形成各种园林景观小品。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工程材料的出现,作为结构工程材料而应用在园林中的石材已经逐渐地减少了。

2)本土特色与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

既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点,又认真吸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抛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是我国现代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3)走生态化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2.1 中国现代园林的总体空间布局 2.1.1 景区空间的划分与组合。

把单一空间划分为复合空间,或把一个大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空间,其目的是在总体结构上,为庭园展开功能布局、艺术布局打下基础。每一景区内都应有各自的主题景物,空间布局上要研究每一空间的形式,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的变化,还要注意空间之间的对比。

如,采取“欲扬先抑”,是收敛视觉尺度感的手法,先曲折、狭窄、幽暗,然后过渡到较大和开朗的空间,这样可以达到丰富园景,扩大空间感的效果。 2.1.2 景区空间的序列与景深。

人们沿着观赏路线和园路行进时(动态),或接触园内某一体型环境空间时(静态),客观上它是存在空间程序的。若想获得某种功能或园林艺术效果,必须使人的视觉、心理和行进速度、停留的空间,按节奏、功能、艺术的规律性去排列程序,简称空间序列。

景区空间依随序列的展开,必然带来景深的伸延。展开或伸延不能平铺直叙地进行,而要结合具体园内环境和景物布局的设想,自然地安排“起景”、“高潮”、“尾景”,并按艺术规律和节奏,确定每条观赏线路上的序列节奏和景深延续程度。如,二段式的景物安排,即序景一起景一发展一转折一高潮一尾景;三段式,即序景一起景一发展一转折一高潮一转折一收缩一尾景。 2.1.3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观赏点一般包括入口广场、园内的各种功能建筑、场地,如厅堂、馆轩、亭、榭、台、山巅、水际、眺望点等。观赏路线依园景类型,分为一般园路、湖岸环路、山上游路、连续进深的庭院线路、林间小径等。总之,是以人的动、静和相对停留空间为条件来有效地展开视野和布置各种主题景物的。

观赏路线同园内景区、景点除了保持功能上方便和组织景物外,对全园用地又起着划分作用。一般应注意下列四点:

1)路网与园内面积在密度和型式上应保持分布均衡,防止奇疏奇密:

2)线路网点的宽度和面积、出入口数目应符合园内的容量,以及疏散方便、安全的要求。

3)园入口的设置,对外应考虑位置明显、顺合人流流向,对内要结合导游路线。

4)每条线路总长和导游时间应适应游人的体力和心理要求。 2.1.4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设计园林时,一是依环境、功能做自由式分区和环状布局;二是依环境、功能做轴线式分区和点线状布局。

轴线式布局或依轴线方法布局,它有三个特点:以轴线明确功能联系,两点空间距离最短,并可用主次轴线明确不同功能的联系和分布;依轴线施工定位,简单、准确、方便;沿轴线伸延方向,利用轴线两侧、轴线结点、轴线端点、轴线转点等组织街道、广场、尽端等主题景物,地位明显、效果突出。

2.2 现代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植物景观也因其独特的生命力而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现代风景园林中越来越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

现代园林在近百年里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植物配置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其表现主要如下:①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师法自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和先进的手段。②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把绿色环境的可用性提到了应有的高度。③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变革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但现代化的征程还开始不久,园林植物配置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任重而道远。[3] 2.2.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在现代园林绿地系统中,植物配置有着在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征。

(1) 植物景观的服务群体由只为少数的群体服务转变为广大民众; (2) 植物种类选择由单种向多种类的转变。还关注了乡土树种的保护; (3) 植物配置形式的转变;

(4) 植物配置原则由艺术性向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转变。[4] 2.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植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造园素材,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现代园林中,园林植物是与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人化了的自然”,这就是园林植物景观美产生的条件。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注重的是城市文化特征的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关注生态环境建设。[5]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1)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间(季节)变化 利用植物的花开花落、四时季相的不同来模仿四季的交替规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手法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造景重要方法。[6] (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园林植物类型丰富,种类繁多,每种类型的植物形态各异,有着不同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现了园林植物美的空间特性。

另外,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重要成分。[5] (3)园林植物的配置考虑了一定的科普教育功能 2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园林是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化美为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环境艺术。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采用具有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等方面效果的植物,以满足市民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7] 长久以来,人们对视觉的依赖超过了五感中的其它几个要素。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很多时候也趋向于视觉景观的建设。同时,园林植物所挥发的有益成分有其独特的功效,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8] 3满足生态功能

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须注意适地适树、合理种植、近期与远期的效果,只有满足这些生态要求,才能使植物生长正常,表现出设计效果。

2.3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 2.3.1 建筑小品的分类及其特点

园林中的建筑小品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内容丰富,在园林中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供休息的小品。

2,装饰性小品。

3,结合照明的小品。 4,展示性小品。 5,服务性小品。

2.3.2 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

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因此在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其意趣,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作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 2,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作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3,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 4,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风貌,做到涉门成趣,得景随形;

5,求其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简练的小品获得景象丰满充实的效应;

6,饰其空间,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

7,巧其点缀,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影响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转化成为游赏的对象;

8,寻其对比,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烘托,显出双方的特点。

园林建筑小品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3.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路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园林发展的前提,而园林的发展则是对于城市绿地系统 的实现和完善。

3.3.1城市整体自然观

在园林设计中的整体自然观应该强调园林和绿地系统的衔接,同时强调园林 对于城市整体生态的作用。

1,尊重和善待土地;2,“城在园中”与“园在城中”;3,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 3.3.2为人民设计园林

以人为本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3.3.3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一般的审美心理学把审美心理分为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个层次,首先对于园林美的感知是从游和观开始,生理和心理功能不断得到发挥,调整、协和的过程产生的审美愉悦感正是园林审美的追求。

其次园林空间首先是人创造的空间,是比自然空间更有意义的空间系统,中 国园林审美基础是生态美。

再者,对于园林投入情感和理解才是审美的最高层次。 3.3.4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1.节约和循环的科学发展观

通过城市物种的多样化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节约和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2.利用新材料创造新景观

对于废弃材料的应用也也是一种运用材料的新方式,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装饰、构造的园林景观等等。

3.2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园林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抛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3.2.1 与时俱进,拓展园林设计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自我更新,拓展设计思路和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郊野公园、乡村景观、工业园区,以及道路、河流等景观规划设计之中,产生新的思想与活力,是中国园林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 开阔眼界,研究园林发展趋势

中国园林要走向世界,前提是开阔眼界,对各国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

3.2.3 立足本土,再现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

3.2.4 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上差异较大,但在本质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也应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现代园林之短,融西方园林现代理念与设计方法于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之中,是加速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捷径。 3.2.5 重科学,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当今,园林设计已成为一门十分综合的学科。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更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研究自然与环境,要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园林建设。

3.2.6 朴实无华,融设计于自然

现代园林设计最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这些恰恰是当代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园林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 3.3 总结现代园林的主要趋势 3.3.1 人性化设计

由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重视人性化的园林空间塑造。园林环境是否为使用者认可以及使用率的高低成为评价园林设计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 3.3.2 多样化设计

现代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建筑思潮、当代艺术以及相近设计专业的影响,园林设计队伍也呈现多元化。这些因素带来园林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更是为园林注入了新鲜的创作元素。园林所处大环境的差异也是园林创作中需重要考虑的元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有其不一样的特质。 3.3.3 文化表达

现代园林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功能以外,还承载着表现地域文化的职责。隐喻和象征是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设计中应当挖掘场地的特质,充分把握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采取恰当的方式营造园林景观,激发人们对于园林环境的更深理解。

4.参考文献

1.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追求与认知《建筑意(第四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尚林国际园林景观绿化知识博客

http://www.daodoc.com/ 3.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2004 4.车生泉,郑丽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J].《园林》: 2004.01 5.隋然洪.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J].《中华建筑》:2008.04 6.张诗媛.园林植物季相设计理论基础及应用研究[D].2007 7.侯银梅.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N].《山西林业科技》2005.03 8.陈 辉,张 显.浅析芳香植物的历史及在园林中的应用[N].《陕西农业科学》2005.03 9.车生泉,郑丽蓉.人性、文化、生态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概念[J].《园林》:2004.02 10.阎振华 马文起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与高等园林教育改革【J】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四期

中国园林史资料

园林资料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现代园林设计理论分析论文

浅谈“中国现代园林”问题

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岭南园林资料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