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相亲节目远离中国电视圈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6: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相亲节目远离中国电视圈

——针对中国电视相亲节目泛滥现象

【文章介绍】:2010年初由江苏卫视制作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掀起了一场电视相亲节目的风潮。看中相亲节目在市场上的火热效应,各个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一系列大同小异的相亲节目。一时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相亲节目及各相亲红人。

相亲”在中国本是一个十分普遍和正常的社交活动,但赖于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相亲走向了电视节目。原本利用媒体的知名度与在传播手段形成一种相亲热是无可厚非的,既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风潮,又能够开拓观众的相亲交友观念。

但是现在的相亲节目却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与意义,反而深陷在炒作与秀之中。它污染了中国电视圈的风气,并且为了博得收视率,一反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助长了社会的歪风邪气,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社会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另外,相亲节目从审美走向了审丑,挑战着中国国民的审美极限。

基于这种种理由,我认为相亲节目应该消失于中国电视圈,还电视圈一个干净的氛围,也还观众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生活与动力。

【关键词】 相亲节目整顿中国电视圈青少年健康

【正文】

一、各相亲节目运用各种手段作秀、炒作,节目虚假低俗,是中国电视节目一大诟病。

自《非诚勿扰》火热之后,各个电视台看中了这类婚恋交友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上造成的巨大反响以及其后产生的巨大利润效应,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相亲节目,如湖南台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浙江的《爱情连连看》《为爱向前冲》,北京台的《下班之后谈恋爱》,河南卫视的《DV观察相亲看看》《何乐不为》等等。这也意味着相亲类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让才能在这一系列中脱颖而出,

1、现如今的相亲节目可说是泛滥成灾,那么,如何才可以在这些大同小异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呢?显然,各个节目制作人纷纷认为炒作是重要途径之一,且各种作秀、炒作手段层出不穷。

首先,“伪造嘉宾身份,欺骗广大观众”。上电视相亲,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的,但是节目又要保证一周的嘉宾数量,并保证嘉宾的可看性,因此便出现了所谓的“托”。“托儿”要做的便是在节目中表现积极,语不惊人死不休,以提高收视率以及节目的话题性。他们的出现大多不是为了交友或是寻找另一半,而是为了出名。

其次,“反其道而行之,标新立异”。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的重男轻女现象,现在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在择偶方面已渐渐处于被动状态,但是《非诚勿扰》却将一位男性与二十四位女性放在一起进行选择,这无疑是将男性放在主动地位上,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三,“美色当道,吸引眼球”。食色,性也。大多数的人,无论男女都爱看美丽的事物,对人亦是不例外的。因此,相亲节目中出现的大都是俊男靓女,这也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愿意观看相亲节目以放松的一大重要缘由。

最后,“出位言行,引发争议”。相亲节目中出现的出位嘉宾及其出位言行,总是会在社会上引起一番争议,在大家争骂不休的时候,节目也便在不知不觉中名声大噪。

2、各虚假、低俗的相亲节目污染中国电视圈,成为中国电视界一大诟病。

相亲节目中存在过多虚假,炒作,不久便引起了广电总局的重视。2010年6月9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文件中每一条都直指上述节目的软肋,可谓一针见血。甚至有网友在网上直接指出“不要把观众当猴耍”的强烈不满。

二、为搏出位,各节目红人一反社会主流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助长社会歪风邪气,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1、每个相亲节目都会出现那么几个所谓的“红人”,他们或有不同于常人的装扮,特立独行,或有着与大众背道而驰的审美标准,或有一反主流的扭曲价值观,亦或是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胆量。

现在的相亲节目以嘉宾的出位言论为主。从制作上来说当然是精良的,但目的是什么?不是为观众服务的,而且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左。

在这之中最出名的要数从《非诚勿扰》中走出的马诺。其标志性的经典语录“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在一段时间内传遍大街小巷。作为平面模特,马诺外形靓丽又年轻气盛,在节目中一直以出位直接的言行而在社会中引起很大的争议,这也为她在公众中赚取了很高的人气,最后马诺因“道德观与公众不符”被封杀,相信其标志性的经典语录会随之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失去市场。

另外许多节目嘉宾在私生活上不知检点,频频爆出所谓的不雅言行及不雅照片,挑战公众的极限。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相亲类节目与其说是一档大型相亲交友栏目,毋宁说是一个媒体与艺人互相借力炒作的大型平台。”

2、现在的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和公众人气使尽浑身解数,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可是,有些“非常手段”却实在是让人难以苟同,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并且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拜金”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相亲节目中女嘉宾的身份标签,中国传统中以女性的美德见长,中国女性应是知性温婉的,但是节目中的女嘉宾毫不隐晦地质问男嘉宾的收入情况等等隐私问题,将“拜金女郎”这一道德缺失的形象演绎得相当到位。

“现在热播相亲类节目的都是我国各大主流省级卫视,影响力都是很大的,一味地迎合低俗倾向会对很多观众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这是一位心理学家对此现象表达出的担忧,类似“拜金女”的流行,会让观众以为这就是社会的主流,产生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

“每次转台看到相亲节目里那些女的穿的这么暴露,讲话又直接刻薄的,现在的孩子又都早熟,像我儿子就总在网上看这些节目,就怕把孩子教坏了。”这是身边的一位中年母亲的抱怨,她认为这些不雅的行为及出位的言论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对社会的价值观都是有不良影响的。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专家专业的角度上来说还是从普通家庭的审美来说,现在的相亲节目都已是众矢之的。

三、相亲节目各“雷人嘉宾”的出现,使国民从“审美”走向“审丑”,挑战国民审美极限。

拜金女”马诺、“伪娘”刘著、“凤姐”罗玉凤以及诸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旗袍姐姐”之类的网络红人的出现,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产物。

1、相亲节目中出现的许多红人与在通过网络出名的许多人一样既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又是颇受争议

的人物。

不得不说,无论是谁,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有表现自己思想的自由。但是“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微笑”,以及“嫁人只嫁富二代”等等,“拜金女”怀抱不劳而获坐享现成的财富观,赤裸裸地谄媚富二代,乃至耻笑身处底层的奋斗者。如果任由这种价值观滥觞,社会如何确立靠劳动智慧致富的财富观?男子之身却偏以短裙丝袜女性装扮示人,宣称“漂亮男子和漂亮女子我都要”的伪娘,如此以怪为美,只会加剧价值混乱,误导众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所以,对这些“个性”及时说“不”,是成熟社会的理智之举。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的人与事使得现在人们对中国网络环境极为不屑与不信任,认为网路中走出来的红人也必定是“怪人”,也使得许多人不再以“美”为美,反而更趋向于以“怪”为美。

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和把关人。遗憾的是,一些媒体在收视率、阅读率和巨额广告收益的诱惑下,价值观念迷失、职业操守沦丧,充当了“网络红人”包装者、推广者的角色,为低俗、恶俗之风推波助澜。假如没有媒体这个翅膀,“拜金女”们即便能量再大也飞不出个人的活动空间。“网络红人”们之所以杀伤力大,就在于或主动或被动地把私人表达施加于公共空间,把个人事件包装为公共话题,最终对社会价值观念产生影响。最近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严厉举措,果断对低俗之风说“不”,正是对个别媒体无视社会责任、肆意炒作恶俗的警告,宣示了宽容个性不等于纵容丑陋的鲜明态度。此举,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2、从“审美”走向“审丑”相亲节目大大挑战了国民的审美极限。

我认为,人民群众需要娱乐节目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但他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愉悦身心的娱乐节目,而不是媚俗、低俗、恶俗的节目。电视媒体必须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以高品质的、具有健康格调和品位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现在的相亲节目用一种极端粗鄙的方式,放大了婚姻文化中较为负面或者说不那么体面的成分,使这种节目的审丑效果大于审美。婚姻虽然讲究物质基础,但物质条件只是诸多条件中的一种,男女之间产生感情,绝对不只是物质这一条件的,正因为一些含蓄、甚至只可意会的内容存在,感情有价值,双方才有尊严。

然而在当下流行的这类相亲节目中,一些中华传统含蓄的成分根本就无从表现,很多男嘉宾一上来就秀自己的财产,女嘉宾则对多金者分外青睐。特别是,有些女嘉宾持着“非富勿扰”的坚定立场,“以爱的名义勇猛向钱冲”,此种情况下,难免令人觉得婚姻有了价格(而非价值),金钱成了感情最重的砝码。

【感想】

写报告感想:

首先我想说为什么会选择相亲节目这一个不算是新鲜的话题,现在各个电视台的相亲节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虽说骂名不断,更是有许多电视专家以及名人毫不讳言地再媒体上批判相亲节目恶俗、低档次,并认为相亲节目更是不会长久,但是事实证明,相亲节目的热度虽有降温趋势,却并不妨碍许多电视台以此作为卖点。

每次转台时看到的便是各个台大同小异的相亲节目,不是女选男便是男选女。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明明知道是恶俗的节目,却还是选择观看,试问,如果没有观众堆积出来的收视率,这些所谓的各个台得王牌节目又如何在一片骂名之中扶摇直上,并且吸金不断呢?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专家以及观众对待这类电视节目使十分不屑和嗤之以鼻的,但是这些观众中大部分是家长以及社会专家等等。这让我想到了青少年在心智上以及对自身娱乐活动精神生活上的选择是具有盲目性和跟风性的,也就是说这样出位的言行危害到的更多还是青少年,这个阶段的更加需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言论和熏陶。试问,各个相亲节目中女嘉宾衣着暴露,对男嘉宾品头论足,并且直接以一个人的物质收入或家庭基础来对其进行判断,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婚姻以及爱情观的一种扭曲吗?如果长期在这种言语及行为的污染之下,青少年不会变成典型的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

另外前几天 “相亲节目女嘉宾收宝马却悔婚”的新闻脑的沸沸扬扬,又再次将相亲节目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处,让人唏嘘不已,我们更应对这类节目引起重视。

答辩问题:

(一) 为什么要取缔相亲节目?

相亲节目泛滥各相亲节目运用各种手段作秀、炒作,节目虚假低俗,是中国电视节目一大诟病;为搏出位,各节目红人一反社会主流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助长社会歪风邪气,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亲节目各“雷人嘉宾”的出现,使国民从“审美”走向“审丑”,挑战国民审美极限。观众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电视文化,而不是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炒作节目。

我认为相亲节目应该消失于中国电视圈,还电视圈一个干净的氛围,也还观众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生活与动力。

(二) 如果想完全取缔,你认为该如何做?

首先是广电方面:广电已下发一系列的规定来整顿此类相亲节目,但是成效不大,相亲节目还是不断猖獗,我认为应该严令禁止此类虚假炒作的相亲节目出现于电视节目中,污染电视圈,污染社会风气。

然后是观众自律方面:不得不说相亲节目能够一直存在并且获得不俗的收视率都是因为有一大部分的观众的“长期支持”。我认为观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审美品位,在选择电视节目上更倾向于积极向上的,健康干净的节目,失去观众的支持,无异于宣判了相亲节目的死期。

听答辩感想:

听很多同学答辩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更倾向于关注民生问题,比如现在热门的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比如对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比如现在的物价上涨问题等等。以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生活在“城堡”之中,我们也关注发生在社会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民生问题,并且十分关注。

但是同时我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首先,我们的看法与观点都相对来说非常片面化,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可能与我们还没有真正走进社会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聚焦点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的,因此可以说分析不深入,方法不确切。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真切地走进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了解更全面更真实的情况,也许这样更利于我们眼光的拓展。写出来的论文与报告才能更深入人心。

【自评及理由】

我的论文是针对从去年开始便在中国造成火热以及引起极大争议的相亲节目电视风潮,这点紧跟了中国电视风潮和现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相亲”在中国本是一个十分普遍和正常的社交活动,但赖于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相亲走向了电视节目。原本利用媒体的知名度与在传播手段形成一种相亲热是无可厚非的,既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风潮,又能够开拓观众的相亲交友观念。

从三方面表述了相亲节目的弊端,分别是:各相亲节目运用各种手段作秀、炒作,节目虚假低俗,是中国电视节目一大诟病;为搏出位,各节目红人一反社会主流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助长社会歪风邪气,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三、相亲节目各“雷人嘉宾”的出现,使国民从“审美”走向“审丑”,挑战国民审美极限。

我认为有比较多方面的看到当今相亲节目对社会的不利风气,并且呼吁应让相亲节目远离中国电视圈,以此还观众一个积极向上的节目氛围以及社会风气。

【评语】

作者:B09中文2班 陈燕维655132评价者:B09中文2班 李洁665450B09中文2班 蔡苏庆665223

相亲节目

相亲节目自我介绍

相亲节目自我介绍

相亲节目流程

关于相亲节目

相亲节目并非相亲节目

相亲节目主持词

一个相亲节目年终总结

电视相亲节目策划书

电视台相亲节目策划书

让相亲节目远离中国电视圈
《让相亲节目远离中国电视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