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明代南京城垣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朱元璋攻占南京(集庆)后,采纳了儒生朱升的一条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自1366年直至1393年完成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的修建,20万工匠前后用了28年的时间,建成了举世无双的世界第一大城垣,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这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城墙,就是京城城墙,也就是俗称的南京城墙。

我国古代都城历来取方形或矩形,并以此为未成文的古制,而明南京京城却是一座非方非圆,不规则的多边形。南京城墙根据军事防御的需要,依山傍水,随地形变化而建。它东连紫金山,西据石头城,南贯秦淮河,北控玄武湖,不仅囊括了孙吴的石头城、六朝建康都城、南唐金陵府城,而且将狮子山、鸡笼山、九华山、富贵山等诸山圈入城内。据现代卫星测量数据,南京城墙长度为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南京城墙高14到26米,城基底宽14米,上宽4到9米。城基用石灰石条石砌成数米,上部用砖。外层墙上设有雉堞(俗称箭垛),共有13616个,并设有屯兵窝棚两百多座。内层上墙是平直的。城砖是用石灰、糯米汁、桐油和蓼草灰拌活而成的“夹浆”黏合,六百年来不松垮,可见其牢固程度。

1988年,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南京明城墙被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历经六百多年风雨苍桑,明城墙仍然十分坚固,人们心中不免萌生一个问号,是什么能使这座城市象征的符号始终挺立?很显然,这是一种特殊工艺在支撑,但更重要的还是与烧制城砖所建立的一整套严格责任制息息相关。

明城墙的巨量城砖,由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即今天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五个省近200个府、州、县组织力量烧制。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明城墙的城砖上烧印有不同文字,那决不是工匠差役的信手涂鸦,而是代表着一种责任。为了保证城砖的质量明朝廷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层层责任制,砖上印有时间、地名、府州县各级提调官、总甲、甲首、小甲、人夫、窑匠等相关责任人的姓名,达5-8级之多,体现了责任到人的层层责任制。当名字刻在上面时,就等于做出一种承诺,必须认真对待,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懈怠。

城砖烧制完成运到京城后,首先要过验收关。验收时由工部组织,检验官派两名精悍强壮的专职士兵从每批城砖中任意取出规定数量,两人抱砖相隔一定的距离相击,如相击后城砖不脱皮,不破碎且声音清脆者,方为合格。验收中城砖有掉皮、破碎、声音混浊,有裂缝或表面弯曲不规则,且超过比例数的,则该批城砖为不合格砖,责令重烧,如两度检验不合格,就要严格追究铭文中记载的有关提调官及各环节中的具体责任人,甚至砍头处死。据现代技术检测,城砖至今的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仍在100至150公斤之间,比当代砖的强度还要高得多,无怪乎它屹立600余年仍安然无恙。

朱元璋深知严明执法的重要性,它不仅就城墙而言,而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说,则有着非常的意义。明城墙的建造涉及人员广,耗资巨大,虽然绝大多数的监造官员能廉正恤民、勤政职守,但仍有官吏利用手中职权,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瞒上欺下、鱼肉百姓,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朱元璋决不手软,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警醒。据他在《御制大诰》中所列举的案例,有不少与南京城墙建造有关。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工部侍郎韩铎等14人贪赃案发,仅其中“卖放人匠”一项,这个贪官先后贪赃“三万三百五十贯,木炭八十一万斤”。还有个别贪官,在“卖放人匠”后,害怕事情暴露,竟然另买死尸充数。

明城墙是朱元璋奠定大明王朝基业的象征。所以,对整个建造过程监理甚严,无论是工部、还是府州县官员,抑或是差使,违法者一经朝廷发现,即严加处置,包括刖足、挑筋、去指、枭首、凌迟等,或者流放充军,或者发配修筑城墙,并录入《大诰》中,以示训诫,昭告天下。虽然处罚过于严厉,但确保了明城墙的强固耐用。经检测,城砖至今的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仍在100至150公斤之间。

明城墙是一面清晰的镜子,它折射出一段历史。2000年5月,朱镕基总理参观台城时,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今天我们采用这样严格的责任制,就不会有豆腐渣工程了。”

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导游词

导游词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

导游词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南京导游词

明代南京城垣导游词
《明代南京城垣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