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4《在柏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4《在柏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深刻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导入新课。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出示课件1,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

2.学生谈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战争有关的一篇课文。

(板书:14 在柏林)

设计意图:

找准话题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为体会文章的主旨服务。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随机抽取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自学情况。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体会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1.出示课件3,自读阅读链接。

(1)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主题的?

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妇人?

②为什么老妇人会发疯?

(2)怎样理解“车厢里静得可怕”?

2.学生交流汇报。

3.出示课件4,教师点拨。

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妇人?(体弱多病)

②为什么老妇人会发疯?(三个儿子都战死了)

③怎样理解“车厢里静得可怕”?(都对老妇人的遭遇感到同情,战争的残酷、无情使人们陷入了沉思。)

4.出示课件5,教师补充: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象,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发疯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由老妇人联想到更多的受战争残害的千千万万的人。

四、感悟写法。

1.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

①开头:车厢里都是妇女和儿童。

②如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地数数“一、二、三……”,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三个儿子相继死去而发疯的老太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

设计意图:

当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后,对于文章蓄势和铺垫的手法,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地找出。

五、课堂小结。

短短的几百字,却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发人深省。

设计意图:

拓展视野,将这篇文章的情感延伸下去。

【板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 14.《在柏林》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4《珍珠鸟》优质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9《青山不老》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6《盼》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 13.《穷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8《灯光》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3《穷人》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22《月光曲》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 11.《故宫博物院》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4《在柏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4《在柏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