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黛玉进贾府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3: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第二册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训练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重点篇目。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拟重点说明两点: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和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②《林黛玉进贾府》重在研讨环境、人物表现艺术。

二、教学目标 A、知识教育点

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B、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C、德育渗透点

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四、教法

1、拓展知识,构建愉快教学法

2、直观展示法:

3、研究性学习法

4、仿写法

五、学法:

1、重视自学指导。

2、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六、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描述

第一课时,我先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然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关系、贾府各院落的位置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之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1

第二课时研读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我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语句,并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众人眼里的黛玉。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3、贾宝玉眼里的黛玉。学生通过阅读,较快的筛选出正确的信息。随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句子,并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赏析。接着赏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宝玉这个人物,作者先侧面描写,后正面描写,在人物出场前,作者是怎样侧面描写宝玉的?这些描写使人对宝玉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2、人物出场后,作者又怎样从正面描写宝玉的?即:在黛玉眼中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宝玉?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

3、分析体会《西江月》二词,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品评宝玉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方式?

4、这种先侧面铺垫,后正面描写的出场方式对塑造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既充分认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了解《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又发自内心地赞叹曹雪芹的大手笔。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把另一个主要人物王熙凤交给学生自主赏析,分组点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第三课时,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兴趣阅读交流为主的活动,本课时完成。课前布置学生分组选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进一步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侧重肖像描写),课堂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先用投影示例:

(《儒林外史》对范进的描写)„„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 „„ 稍作点评后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举例如下: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描写)„„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写)„„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水浒传》对吴用的描写)„„众士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 便把铜链就中一隔。 两个都收住了朴刀。 跳出圈子外来,立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

2 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水浒传》对鲁达的描写)„„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怎生结束?但见: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角色创造时往往通过一个(或一些)人物的眼睛去看另一个人物的 “动”的肖像描写手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好地达到了本课鉴赏目的。 布置作业:

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属④我的邻居

2、课外阅读《红楼梦》。

附:板书设计

写出场:先声夺人,性格泼辣

画肖像:美丽的外表,刁钻的本性 王熙凤{ 见黛玉:察言观色,看风使舵

回王夫人: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主 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叛逆者、蔑视世俗,卓然独立

要 贾宝玉{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人 二首《西江月》:(正文反作法)封建叛逆者

林黛玉{ 态度与心境: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外貌、神情、风韵:美丽多情,体弱多病

3 课后反思

1、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要通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把课文当作“例子”。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透过人物言行认识其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并希望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为实现此目标,我通过学情调查、相关知识介绍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阅读赏析的平台。目标实现后,再通过学生兴趣阅读交流,由课文宕开,使学生在课外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内化,让学生在课内对《红楼梦》的阅读在课外有了拓展。这样,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多注意让人物在生动的情节发展中和人物彼此的关系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这一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达到了本课的鉴赏目的。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画上句号了,而应在学生心中留下破折号和更多的问号。

2、让语言成为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学,多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从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我力求不用一张图片,一段电视剧,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赏析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和课外兴趣阅读时,采用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如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就能够从多方面展开,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的思维角度,这也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难以出现的喜人现象。 4。应当改进的地方:

整个教学过程还可以更紧凑,更科学,更有效。 从教学设计的初衷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但整个教学过程还不够紧凑,科学。如赏析部分,针对性可以更强些,有些前面的学生点评的基本到位的,就没有必要再展示了。可以把重点放在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夸黛玉的语言部分,这样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品味语言,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可锻炼学生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 读后感

《林黛玉进贾府》讲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案例
《林黛玉进贾府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