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图 书 馆 建 筑 调 研 分 析 报 告·

———城市规划08-1班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文字载体逐步推广应用,自然产生了收藏和保护这些载体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体的特殊建筑物——藏书楼和图书馆。

时间:2010年9月2日------9月5日

地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分析内容:

1、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点

2、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不同点

绪论:

图书馆最初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人类文明的记录,促进人类文明繁衍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以信息服务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搜集整理保管人类文明的载体,还向人们提供文献和参考咨询信息,同时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社会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技术把人类文明推进到了电子时代,图书馆的功能与内容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在规模上超越了以前的历史时代,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布局上不断改进。其中尤其以1933年建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伊诺克·普培特自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较为突出。其平面布局突破了空间的固定分隔,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为使用上的调整互换的灵活性;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的、截然分隔的“藏——借——阅”的三大空间解体;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现代化技术、设备相继引入使用之后,更显示出这种建筑模式的优越性而取得广泛的承认。经过逐步完善,形成了“模数化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而在中国,由于图书馆发源于古代藏书楼,形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传统,这就是以书明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治国的大任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了图书馆职业活动的特有价值,也是古代图书馆人职业活动的道德支柱。因此,图书馆设计者本身需要具备博览群书的经历和基于此所孕育的道德内涵,更深层次地讲,中国的图书馆建筑需要融入这个从古至今传下来的道德内涵。尤其是在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建筑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氛围的缩影。不管这个时代发展有多快,会出现什么社会心理问题,图书馆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作为同学们心中知识的殿堂,它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会十分重要。

安徽大学图书馆

基本概况:

合肥属于中国中部地区,日照充足,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安大新区处于合肥东南区域,位于翡翠湖西侧,东西两面紧邻城市主要干道。而图书馆位于安大校园的中心区域,以一条东西轴线贯穿,图书馆南北两侧为校园主干道,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地到达。

一、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身处安徽大学东校门口,我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一股雄浑的气势向我逼来。充溢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晰的东西轴线和冷灰色的建筑色调。安大校风的严谨和笃学在建筑上已经不言自明。

1、东西轴线:在轴线上至东往西依次是校门、广场、图书馆、祭坛型广场、弧形综合楼。图书馆在两个广场之间傲然屹立,极大地凸显了其核心建筑体的地位。

A、东边广场采用大面积大理石铺设,内部设置水系和少量树木,无明显遮阳避雨的设施。可见身处广场,遭太阳暴晒、雨水侵袭不可避免。广场接近图书馆区域有大面积草坪,并配有低矮灌木,此处视野开阔,但是离宿舍区较远,从疯长的草势来看,鲜有人至。

B、西边广场的形制很像祭坛,四周向中间层层跌落,内部是一片供人行走休憩的草坪。站在草坪上看图书馆,我们觉得图书馆更为高耸。

C、一前一后两个广场把图书馆建筑凸显出来,另外又避开了相对嘈杂的城市主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2、建筑色调:安徽大学新区校园内建筑的整体色调为冷灰色,自然东西轴线上的建筑也不例外。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色调的选择使大学校园缺少了活泼、激情的元素,让人有不适之感。

3、众星拱月:南北两边的建筑(比如宿舍楼)斜插着向图书馆看齐,呈众星拱月之状。

4、无障碍设施的连接:无论是广场还是图书馆建筑本身,其无障碍设施的连接都十分通畅。这也是人性化的一个体现。

二、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一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报告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部、培训室等业务用房。在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东西两面的为读者出入口,南面入口直接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

夹层平面:门厅上空两侧分别为休闲区和新书展销区,休闲区与

行政办公区相连,可供师生一同使用。多功能报告厅的设备用房设于夹层。

二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以及期刊杂志阅览室(开架阅览)。 三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的二层以及中文社科类借阅室(借阅一体的开架形式)。

四层平面:主要是主机房等设备用房以及中文自科类借阅室(开架阅览)。

五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以及综合阅览室、中文科图法借阅室。

六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二层以及普通阅览室即自习室。 七八层平面:设有一个单独的自习室和配电室、电梯机房以及一个休闲平台。

三、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1、建筑立面

A、建筑西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西立面,中间位置设一八边柱

形拔高体量,外立面以

条窗简单修饰,其规制

宏大但不显过分厚重。

另外两个竖向条形体

量左右对称分布,向内

延伸围合,柱形体与之

衔接的部分巧妙地采

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但是,这样的建筑外形更像

是一个政府型建筑,不太符合大学校园轻松活泼、富有激情的情感。

B、建筑东立面: 该图为图书馆的东立面,两边依然是竖向矩形体量。这两个体量间由向内凹陷的弧形体量连接,此弧形体量外设有大面积百叶,使原本及其厚重的

建筑体稍稍变得轻盈。

C、建筑南北立面:南北立面

主要设置了条窗,造型比较单一,

不再深入。

2、中庭和内部庭院

A、中庭:是指在建筑外部空

间,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围合的庭

院。该中庭的设置确实别有一番自

然风味,但是其东南面为高墙,光

照明显不足,我认为不应该种芭蕉

这些阳生植物,应该种些阴生植

物。

B、内部庭院:如图所示,这

种空间的设置会让人感受到舒适

惬意之情。

3、内部光照:

A、自然光照:此建筑的自然

采光应该是很不错的。其四面及顶面都能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变换效果,另外,还有连廊和通透的平台的采光也是非常不错

的。好多同学都会在这些灰空间朗读学习。

B、人工采光:以阅览室为例,在阅览室

内的每张桌子上都设有一盏台灯,供学生夜

间阅读时使用,另外天花板上自然会设置灯

具。

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建筑东西面的空间过于空旷,使之成为孤立于周边自然

环境之外的建筑。而且建筑中庭部分既不与外部环境联系,人又无法到达那里,显然中庭也成了摆设。

2、图书馆东南北立面都是实体,只有西立面有镂空部分,这是否

会对建筑产生西晒影响?

3、图书馆为体现其宏伟,很多空间都被留的过大过空,造成很大

的浪费,使空间利用率下降。

4、建筑色调和形式问题,虽然图书馆的建筑色调与安大新区其他

建筑保持统一,但是作为一座高校图书馆建筑,其色调过于灰暗,其形式过于死板。

5、图书馆楼层过高,而且其职能集中体现在4-6层,其他空间有

较大的浪费。

兰州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筑特色调研报告

中国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导读

福大图书馆建筑分析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