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爱心浇灌 用激情点燃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爱心浇灌

用激情点燃

——谈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

摘要:

讲台生涯、感悟多多。在新课标的大潮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洗清头脑,转变观念,把肩上的责任由“教书育人”转轨为“育人教书”。然而面对当下社会中的不良热潮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使学生越来越世故、麻木,这使我不由得对他们的未来道路开始感到不安。同时,也在自问:育人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吗?在此,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唤醒学生的心灵至关重要。那又该如何唤醒呢?我认为学生的心灵应以爱心去浇灌、用激情去点燃,方能集真、善、美于一身,才能好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担负起中国未来的重任!

关键词:爱学生

赏识

提升人格

激情

激情朗读

语言激发

“现在的学生真是木鱼疙瘩,上起语文课一点也不来神,也不开窍!”“名人的一单元有啥讲的,他们完全心灵麻木,说了也是白说!”„„几位语文教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都在诉说着课堂上的不满和困惑。我低头无语,思绪回到了刚开学时用心设计的一节诗歌学习:教读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当我深情洋溢的朗读完导入语《乡愁》时,一看台下,我顿时傻眼了,学生好似没感觉,仅是傻傻的看着,强烈的失落感随之袭来,我感到万分尴尬,象被人戏耍了一翻„„当时的我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谈话,倒觉得问题应在于学生的心灵。长期的应试教育已让学生的心灵死死的禁锢起来,使他们丝毫没有感受真情的空隙,长此以往,激情没了,灵气没了,爱心没了,这难道真是我们教育想要的结果吗?我苦苦求索,想寻觅一条通向孩子心灵的道路!

—.语文教育应以爱学生为出发点

1、爱学生先要赏识学生

曾有位校长对他的600多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在你最喜欢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排在前几位的是:“有进步,值得表扬”、“你真棒”、“没关系,下次努力”、“你们就象是我的孩子,教你们是我最大的快乐”等,而学生对此的感受是“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我不能让老师失望”„„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赏识孩子,会让他们的心灵离你更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相信自己,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我能行,你也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在课堂上,一位平日不学兀术的学生又开始蠢蠢欲动,我趁学生读书的时间走到他跟前:“看到你每天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老师很替你难过,老师总觉得你很聪明,还懂事,是否可把你的困惑告诉老师,老师帮你进步,行吗?”如我所料,一会儿,他抬起明亮的眼睛说:“谢谢老师!”接下去的几次接触后,我惊喜的发现他开始认真练字、细心记笔记,还竟然开始读名著了!我由衷的感觉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优点,只要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欣赏他,他们都会成为参天大树!

总之,爱学生先要从自己的心灵深处真正的赏识他、相信他,学生的心灵慢慢打开,甘心情愿的接受我们的教育!

2、爱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

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下,有些学生的智力水平很高,但人格有缺陷,“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事不负责,对己太执迷。”这种智能与健康人格发展的失衡,负责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是否该反思一下:怎样从自身的行为带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呢?

白岩松曾写到>,老师高尚的人格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好法宝,也是热爱学生、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最好体现。有很多学生都会对妙语连、游刃有余、有高尚的追求、不俗的思想境界的老师产生仰慕,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也叫人格效应。

老师要想提升自己的人格,一定要博览群书,多读圣贤书。这样,心灵便会常常同无数文学大师、名人对话,以书香滋润灵魂,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文化积淀、提高理论水平,从而提升人生境界。同时,语文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做到通情达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所处的境况,能对学生给予最开明、最宽容的教育,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受到最好的人格影响和熏陶,也方能达到育人教书的最高境界。

至今,总会不断受到毕业学生的来信:“如果有一天我把所有的知识都忘记了,而您对我们的人格影响也会永远伴随着我,终生不忘!”每看到这里,总感觉一股力量充满了全身,鼓舞着我坚定的走下去!

二、语文教育应用激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梁启超说过: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引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开启心灵,使之相通相融,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想,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他们的心田,这样的课堂,或慷慨激昂、或娓娓深情、或内蕴含蓄、或风趣幽默,时时处处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动下,学会独立学习、主动探索,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干任何职业,只有付出满腔热情,你才会有所收获,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昭苏万物的实效,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激情澎湃。那么,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怎样展示激情唤醒学生呢?

1、展示激情朗读

语文课应该响亮起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酝酿好充沛的情感,用激情的朗读激起他们 学习的欲望,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大气之作,文章语言长短错落,读起来音韵铿锵,非常适合朗读。朗读是一种快乐,读这样的名篇更是一种快乐。诗词教学贵在朗读,朗读到位,就会对诗人的情感理解的更深一些。因此,备课前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我知道,学生的热情需用老师的激情去点燃,老师朗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热情,关系到课堂的学习气氛及这一节课的成败。功夫不负有心人,上课时,我便一展读书功底,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很轻松、流畅的就朗诵下来了,而且读得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确实找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大气和英豪之感。朗读时,我把酝酿多日的激情都调动起来,凝聚到我要背诵的每一个字上,力争字正腔圆、感情充沛。当时我发现同学们听的很专心、投入,我能感觉到,朗读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力,他们的内心深处已产生了共鸣,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当我以饱满的激情读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教室里沸腾起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足以说明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已被点燃,正是语文课堂需要的气氛,我趁热打铁,即兴开展朗读比赛,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我长吁了一口气,感到万分欣慰:同学们没有再像开学时的那种不解、麻木之态,而是开始学会欣赏美的东西、接纳美的东西,漠然不见了,

灵气、激情随之而来,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热爱生活、生灵活泼、充满朝气的阳光孩子,

心里顿时充满了感动!

2、利用音乐魅力

音乐可以是人心灵和谐,音乐可以使人产生灵感。

教学古诗文《愚公移山》时,我便在课前设置了江涛的《愚公移山》这首歌曲,铿锵有力的唱词,磅礴的歌势,优美的旋律,一下子摄住了学生的心灵,他们屏气凝神,深深的陶醉在激昂的歌曲中,都被愚公那惊人的毅力和伟大的气魄感动了,更深刻的理解了本课的主题内容和深层的教育内涵。的确,音乐的力量是神奇的,享受音乐的感觉是幸福的。有了音乐的相伴,一堂课有了好的开端,语文课有了迷人的魅力。写作课上,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写作情景,我试着给“感恩父母”这个主题设计了一个音乐插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神情的倾诉,心灵的强音,让心灵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每个学生最心底的真、善、美被强烈地调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写作享受中,最后的写作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音乐使语文变的更加迷人,更富有魅力。也正是有了音乐的陪伴,才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兴奋状态,这样的课堂,不仅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厚重度,而且也满足了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正是有了音乐的陪伴,才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的希望之灯。

3、运用语言激发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要想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就必须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通过幽默富有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之火。

在教学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时,我特意对苏轼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总结,总结时我尽量使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当时我涌动着激情的语言说:“苏轼,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北宋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个令人敬仰的豪放派词人。前几天我还怀着对苏轼的仰慕之情,又一次游览了郏县三苏坟,三苏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苍松翠柏,掩映成趣,微风吹来,松涛阵阵,如同海浪。有人会问,苏轼的家乡在四川眉山,郏县怎么会有三苏坟呢?原来,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结束了受贬谪的黄州生活,被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河南临汝做团练副使,在临汝做官期间,喜欢上了这里的山水,于是他就嘱托后人,自己死后要葬骨于此,因此,就有了今天的风景圣地。就在苏轼从黄州到临汝上任的路上,苏公游览了风景优美的石钟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被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称为坡公的第一首记文,就让我们快速的走近它!”通过这样的介绍,同学们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这一课的激情和欲望,这是一种对学生学习非常有利的感情基础。另外,这节课结束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比较精彩的结束语。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我深有感触地说到:“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由疑而探,并通过实地考察,弄清了事实真相,从而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行的。可以说苏轼是北宋文坛上最豪放的词人,最浪漫的诗人,最潇洒的过客,最超脱的文人,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那首不朽的《江城子》,古今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中秋大醉怀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使得其他望月怀人之作黯然失色。相信大家能以苏轼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的精神去思考,在今后的课内课外的学习中,不断深入文学大观园的腹地,多了解苏轼,多读苏轼的作品,让大文豪智慧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相信有朝一日,大家也能成为文学大观园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说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总之要想使学生充满激情,最重要的是老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因为学生的激情之火需要老师的激情之火去点燃。教师要充满激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需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否则,你的激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教师对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的对待学生,你的感情才会饱满,才会由饱满到充满激情。其次,你要非常熟悉教材,因为不熟悉教材,就不能轻松的把握,也就不能使自己感动,更不用说感动学生了。在者,还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是表达感情的载体,像林黛玉那样身体孱弱之人,有感情也是轻声细雨,或者是哭哭啼啼,如何能在课堂上表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形象呢!怎样用你如火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呢!另外,教师还要经常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绝不能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去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尽我们所能也难以使其尽善尽美。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若能够充满爱心、充满激情地面对你的每一个学生,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表面静静听,懒懒记的学生他们都有一种渴望表现的欲望,他们都有求知若渴的激情,他们都有渴望成才的热切希望,他们的内心深处仿佛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只不过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需要教师不断地用爱心浇灌、用激情点燃,只有这样,他们的思想才会闪烁出灵光,他们的心灵才会因此而开放!

爱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情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语文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激发情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总之,爱心、激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去浇开心灵之花、点燃心灵之灯!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创新——赏识教育》

聂向山

2003年吉林出版社出版

《语文教学通讯——情是语文教育的生命》 俆天河

2007年11月刊

《情感教育论纲》朱小蔓

1993南京出版社出版

用爱心浇灌

用爱心浇灌爱心

以爱心浇灌爱心

用理想点燃激情

用爱心浇灌幼苗

用爱心浇灌花朵

用爱心浇灌教育事业

用爱心浇灌花朵

用爱心浇灌心灵

用爱心浇灌孩子

以爱心浇灌   用激情点燃
《以爱心浇灌 用激情点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