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引子:

案例一:

6月10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9日晚11点半,该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日下午,田坎乡知情村民向澎湃新闻透露,中毒身亡的4名儿童,1男3女,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9日晚一起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记者连日来走访了4名孩子家的邻居、老师及当地乡镇领导,了解到事发当晚9时左右,当地的一个工作组曾集体到张启刚家进行了一次长达1小时左右的家访。在工作组离开约一个半小时后,悲剧突然发生了。

第一次家访:鸦雀无声

4名孩子中的老大、老

二、老三,从5月8日开始便不再上学,只有最小的妹妹张启味在坚持上幼儿园。

学校老师和邻居曾多次试图敲开4个孩子的家门,但大多遭到拒绝。有时明明还能听到孩子们从房内传出的声音,一旦外人靠近,整栋房子便会变得鸦雀无声。

田坎乡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湖海峰,是此次事故拟处理责任人之一。今天中午,胡海峰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事发前的两个月,他曾三次上门家访,但只有6月9日晚上得以走进4个孩子的家。

胡海峰说,4月17日,他第一次上门看望孩子们,为了让孩子们消除戒备感;他叫村里的几个老百姓帮忙去敲门,但孩子们始终不开门,没有办法,他只好交待村民们多留意几个孩子的生活,随时注意他们的处境。

第二次家访:置之不理 4个

5月13日,胡海峰又与田坎乡教管中心主任潘峰及小学教师潘汶、乡干部李仲武等人在此上门家访。这一次他们喊村民张启富同行,与第一次一样,一行人仍旧没能叫孩子们打开房门,即便孩子们的二爷爷张仕贵到场,孩子们仍置之不理。

胡海峰说,面对这种局面,他们也不可能强行破门,他称前两次上门家访的时候都在中午。

最后一次家访:没有亮灯

6月9日晚,田坎乡教育中心主任潘峰与几名教师一起再次登门求访,潘峰、周白天老师们忙于教学工作,这样的家访就变得很随机。晚上8点左右,一行人来到了4个孩子家楼下,当时天未全黑,孩子们没有亮灯,但大家确定孩子们都在家。

“我们到的时候,孩子探头从三楼往下看。”一行人走到一楼,从虚掩的房门来到了三楼。当时孩子们这里躺一个,那里藏一个。”潘峰说,当时进屋的还有教管中心的王主任、幼儿园园长等

6、7人。

自杀前关键词:烧书、害怕、浮肿 4个

几名女老师就开始劝孩子们明天就去学校,其中最小的孩子张启味就说,书包和书被哥哥撕了、烧了。当晚进过现场的村张宗义则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他到现场时第一时间找到了3个孩子,但老二则找了半个小时,最后才在沙发下的窟窿里找到了。

他描述,当时孩子们都是害情的表情,都没有穿鞋,一位女老师跟着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当时房间里没有书本焚烧的气味。 潘峰见好不容易进了孩子们的房间,立刻电话通知了乡政法委书记胡海峰。胡海峰接到消息后,立刻叫乡卫生院的白梅医生和村干部张胜骑摩托车赶到4个孩子家。当时,他已听说老二和老三脸皮浮肿,据说是互相殴打造成,“我喊白梅医生一起,好给他们做检查。” 医生检查后认为,两个孩子的脸皮浮肿,并不是营养不良导致。同时,他还检查了两个孩子的手指和脚趾。 自杀前关键词:尿尿、汗臭、没鞋 4个

这是胡海峰第一次进孩子们的家,他发现这个家虽然有电视机,沙发等设施,但布局十分凌乱。张又介绍,屋内还有一种屎尿味,他们将一间房子做厨房,挨着的房子做厕所,平常都是小便,偶尔还大便。都直接尿尿撒在地上。他称,二楼有床铺,但孩子们都在三楼的地板上。

见此场景,胡海峰就交代潘峰,要给孩子们送几袋米,每人头几身衣服,如果他们没鞋穿,每人还要买双新鞋子。见老大头发长了,他要求(下属们)次日带孩子找个地方理发。而男孩子也答应。第二天妹妹去上学,一行人便在9点左右离开了。离开前,胡海峰还交代大男孩:“爸爸好久不在家,但你一个人照顾3个妹妹很辛苦,再过几年你们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感觉到,房间里到处是汗臭。

自杀前关键词:计划、遗书、你们

一行人离开大约1个半小时之后,孩子们便自杀了。毕节官方最近发布了孩子的遗书。孩子称,“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好,但是我该走了。这件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今天是该走的时候了。” 胡海峰说,他现在等候被处理,但他没时间去想自己被处理的事了,因为有很多后续工作正由他做。他还是当晚在场职务最高的行政人员。关于孩子们的遗书所感谢的“你们”,是不是正是当晚的家访工作组,他也来不及细想了。

案例2:

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中心村一对留守姐弟8月4日被发现在家中遇害。勺窝乡中心村村民张刚(化名)8月7日告诉记者,警方6日上午带嫌疑人指认现场,其中一名嫌疑人是村中张姓同族村民。

“姐姐死前遭性侵,去年曾遭同恶相求老人侵害3万元私了”

8月4日早晨,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中心村两名留守姐弟被发现在家中遇害,分别是家中15岁的二姐张某钰、12岁的弟弟张某海。

纳雍县公安局此前曾介绍,死者家庭成员共4人,父亲张习九(36岁),母亲已故,长女张某某(17岁),于8月3日晚走亲戚,夜宿亲戚家中未归,或因此幸免。死者分别为家中次女张某钰(15岁,患乙脑炎后遗症休学在家)、家中长子张某海(12岁,纳雍县勺窝乡中心小学学生),3个子女由父亲张习九抚养。

新华社记者8月7日从纳雍县公安局了解到,经贵州省、毕节市和纳雍县三级公安机关合力侦办,案件已告破。犯罪嫌疑人6日被抓获,并交代了犯罪事实、指认了现场。

村民张刚说,6日上午,他接到家人电话称“人被抓到了,在村里指认现场。”他连忙赶回村中,但赶到时犯罪嫌疑人已被带离现场,家人告诉他,看到了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姓张的,和张习九等张姓家庭都是同族,大家都认识,但不是特别亲。

被害者的二伯张中斌告诉澎湃新闻,被抓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是亲兄弟,一个18岁,一个16岁,平时在家务农,一家人平时看上去都是老实人。目前犯罪嫌疑人全家已被警方带走调查。

被害姐弟的舅舅说,张某钰在事发当晚遭到过性侵。

张刚对此表示,他不知道张某钰遇害当晚的情况,但张某钰去年曾遭到村中一名老人的“性骚扰”。张刚说,张某钰因患有癫痫休学在家,平时很正常,但癫痫发作时脾气会比较暴躁。

北京青年报报道称,张某钰去年遭一名60多岁的老人侵害,该老人姓陈,是张习九家的邻居。当时张习九知道了这件事,曾亲自逼上门去“讨说法”,张习九坚持要“报案”,对方多次提出愿意“私了”,结果老人赔给张家3万元后,此事才算了结。

梁威: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一)留守儿童安全与日常生活问题教育对策 策略一,更新教育理念,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日常生活和安全内容教育。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开展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技能方面的教育,预防产生一些安全问题。

策略二,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专门开展日常生活教育。 受农村生活条件制约,加之父母日常生活照顾的缺乏,导致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个人不卫生,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等一些日常生活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主要源于家庭生活,但不可否认学校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传授基本生活常识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能够成为“代理家长”,对孩子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和教育。

策略三,针对留守儿童生活与安全问题,学校开展综合性干预行动。

1、组织开展专门主题班队活动,提升生活和安全教育实效性。

利用班、队会活动,开展生活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学校可围绕学生周边的生活情境和安全隐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安排演讲、情景剧等活动,普及有关交通、消防、校内外安全自护的知识教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育,帮助学生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掌握保护自己的有效办法。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开展日常生活和安全教育。

农村学校和教师在生活和安全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监护人同样也是学生生活和安全教育重要因素。只有学校和家庭联手,才能更好撑起学生保护的大伞。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教师要以负责任、务实的态度收集上报留守儿童信息,建立完整的的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集大家智慧制定一些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为安全教育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4、组织留守儿童家庭安全排查活动。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不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生活习惯较为传统,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牵头开展留守儿童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给家长的几条建议

日常生活:

◎家长可以利用过节回家、亲人团聚等时间,一边指导孩子如何洗脸刷牙,洗衣晒被、饮食起居等,一边要身体力行,做好示范。

◎平时,家长也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运动等习惯,使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人身安全:

◎家长经常提醒孩子下列场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叮嘱孩子别去玩耍。这些地方包括:高压塔下;铁路、公路旁;变压器下;水深的河、潭、坑边;工厂的生产区和仓库;建筑工地;废弃无人居住的房屋;防空洞、地窑;水井、粪坑、沼气池附近;屋顶、树梢、墙头。

◎教给家里老人以及孩子一些应对日常生活安全、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救急措施等。比如要了解溺水、触电、食物中毒紧急救助的方法,要及时辨别地震、雷电、洪水等灾害的级别以及防治措施等,保证人身安全。

◎要教育孩子平时一定要记住父母亲的电话、老师的电话或最主要的亲人的电话及危险时打110等,确保孩子遇到危难时,能够与家长、教师保持联系畅通。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策略1 各级领导要利用学校的一切可利用教育资源,向教师宣传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

学校教师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多重角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家长的代理人以及心理调节者。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多数学校的教师往往更多地忙于学校的各种事务和教学工作,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能倾听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心底的秘密与期盼,来思考如何教育留守儿童更有效。

教师如何与留守儿童沟通

1、了解留守儿童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的生活是向学生表示关爱和尊重的方式。

2、感受留守儿童学生的需要。 3.推进高年级学生的民主权

学生到了高年级,自主决定的意识和能力都大幅度增强。对于本身自主独立能力就较强的留守儿童而言,自由和民主尤其重要。

4.发现学生的优点

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展示。

5.在学生间建立起互相关心的关系。

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认可学生

★关注和理解学生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

如,将身体倾向学生、眼神接触、点头、身体前倾、微笑或皱眉等等动作虽然没有一丝言语,但却都能传达出你在全身心的关注对方。

★还可以利用言语线索。

如使用“肯定回应”或者“同情的语气”如“嗯、噢、我明白了”等来表示出“我正在倾听”。

★也可以运用一些“敲门砖”来明确邀请学生说。

如“多告诉我一些”、“想谈谈这个事情吗?”等。

2.要有包容的心态

教师要高度警惕给留守儿童贴标签,也要尽力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接纳性的班级环境,避免儿童之间出现不必要的心理鸿沟。

3.积极倾听

真正的理解需要积极倾听来实现。这就需要进一步互动,即需要你将自己对听到信息的理解进行反馈。这可以帮助你检查理解的正确性。

在对学生反馈的时候可以用“你感到„„”这样的句式。 可以利用积极倾听去回应学生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中所承载的非言语信息。

4.适当追问

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只答是与否的问题。就像积极倾听,开放性问题会导向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交谈,然而封闭性问题则会切断交谈。 5.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与试图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相比,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来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细化目标、找出多样的备选方案、从中聚焦出最实际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在做好与留守儿童有效沟通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1.借助互联网,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状况。

如建立班级网络空间,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校、班级生活,方便留守儿童家长随时看到孩子的学校生活。

利用微信、QQ、校信通、短信等互动途径,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一些在校表现。

2.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交流群,激励各位家长互相学习、交流,与学校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引导及时肯定或鼓励孩子在校表现。

在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醒和引导家长及时与孩子进行电话或视频联系,肯定或鼓励孩子的在校表现。

4.引导学生在重要节日、父母生日等日子里,向父母表达情感。如《给爸妈的一封信》等。

5.积极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处境,理解孩子父母,融洽与家长的关系,保障有效沟通。

(三)留守儿童学习问题表现教育对策 策略1 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不喜欢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动机的缺乏。父母亲对孩子的鼓励与期望,常常通过言行举止将这种期望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够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具有努力向上的心态。

策略 2 加强正面引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儿童的学习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儿童不必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不在身边,更需要有良好学习习惯来支撑其持续学习,完成学业。

策略 3 指导学会学习,教给有效的学习方法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学习辅导质量的下降,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相当重要的辅导者。

教师辅导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辅导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五个一”工作策略,即:☆每个月让孩子主动跟家长有一次通话;☆寒假给家长一份通报;☆每个月开展一次主题心理活动;☆每个孩子提供一次展示的机会;☆每个孩子有一个兴趣。

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