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课程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4: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石油企业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化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特性,历来都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单位。自上世纪80年代,化工行业通过开展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的创建等工作,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基本都是满足当时的环保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不断加大对环保注视程度,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通过对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对企业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企业环境行为公示第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污染治理费用以缴纳的排污贯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明显增大。而且,根据环境资源价值理论,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会趱来越严格,排污收费标准将会越来越高,这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化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消减污染物排放量,适应时代的变革。

关键词:石油工业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前言: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物来源的一个主体,是环境保护要控制的源头。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目前的国情出发,必须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搞好每一个污染源的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是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措施贯彻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在其它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只有产生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自觉地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的产生,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反之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企业积极的参与下才能实现。目前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反差。国家政策多,要求高,企业落实少。国家的宏观政策与企业的微观运作存在着差距。往往我们过多地强调和讨论执法监督,强调执法队伍的建设,而忽略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和企业自身环保队伍的建设。

一、全面建立环境保护理念,企业发展规划遵循环境影响最小原则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友善产品和技术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已经使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选择生产变为现实。科学技术的创新成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目前,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环境保护的工作还处于被动的不自觉状态,环境保护的难点应该说不在技术,而是在于观念的转变。因此,企业为了生产和发展,首先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规划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中,不断强化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的思维模式要从根本上转变,即将彻底摒弃传统的“生产—污染—治理”的高环境成本模式,转之代替为“环境友善产品—清洁生产工艺—最小污染(无害化治理)”的绿色环保模式,这种环境理念的建立,对企业将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次,强化全员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变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是企业环保新模式能够建立和运行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是环境保护的前提,落实和有效实施是基础。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各项工作实施的主体,培养和强化环保意识极为重要。企业在发展中应建立企业自己的环境文化,从而逐步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不断融合,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再次,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将是最有发展前途和效益最好的企业。保护环境并不是增加成本,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是将其生产的环境成本向社会环境的的转嫁,而这部分成本本应是由企业承担的。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生态资源保护法规的不断健全和管理的规范化,这种投机的向社会转嫁污染的行为将不允许存在下去。技术水平低下,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的企业,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或开发对环境有利的替代产品和技术,只有死路一条。故企业及早建立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发展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石油企业走清洁生产道路,是促进企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石油工业的环境保护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如加工原油用水量仍然较大,据统计我国加工原油的用水量为2.0— 2.5t水t原油,而国外一般为0.5— 1t水/t原油之间。由于二次加工精制普遍采用碱洗,产生的大量含硫碱性废水,炼油厂大气恶臭,废渣的处理问题都没有解决。石油工业的发展已明显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

如何解决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呢?根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实施清洁生产,通过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消除三废排放,进行环境治理,实现环境保护指标的全面达标,促进企业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消除污染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抓起,依靠科技进步,选择清洁工艺,预防为主,实施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行清洁生产不仅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能够调动企业防治工业污染的积极性。国外污染防治的经验表明:清洁生产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石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全面系统地调研现有生产装置技术水平、工艺状况、三废排放等现状,掌握现有装置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提供依据。

选择具有条件的生产装置进行清洁生产示范试点,通过加强管理,稳定操作,考核对比,技术革新,强化治理等措施,通过现有装置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保护环境的水平。并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累创造经验。

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全面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技术改造和新建装置中,积极采用对环境有利的技术,选择清洁生产工艺,逐步替代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老工艺,提高企业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重视节能、计量设备性能改进等项工作,为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全面保护环境,提高效益,树立形象。

加强环境技术难题攻关,开发和转化环境保护新技术成果,解决清洁生产中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在石油工业生产中,产生污染不可避免。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能够实现的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将不断减少和被有效利用,但不可能完全不产生污染和实现完全的“零排放”。环境保护的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相适应,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将减少排放和有效利用相结合,环境保护的成本应以不阻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但发展经济不能造成对环境的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即生产过程最终排入环境的物质能够被环境有效融合。因此,环境治理对环境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初级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有着显著有害影响,因此不可以直接排放。解决的方案有两种,即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利用途径包括系统内的循环利用和系统外的再利用,最后的途径就是实现无害化处理。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技术难题攻关。包括开发新工艺代替老工艺,消除老工艺产生的污染;对现有工艺进行技术改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本行业的特征污染难题进行专题攻关,进行治理实现清洁排放。环境技术攻关应引起石油企业的重视,强化支持,保证费用,输入人才,提高水平,加快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处于主动地位,满足国家和公众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石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有效手段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强调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这种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的新体系。

1、环境管理应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建立大环境概念,使环境保护的管理由一般管理(表面的制度性管理和末端的被动性管理)向本质管理转变,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将环境保护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的本质管理是在企业的决策、规划、实施、生产控制、流通等各个阶段都建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使环境观念深入人的思维,建立环境保护的自我意识,并贯穿于工作的全部过程中,即实现环境保护意识的全民化、大众化。

建立环境安全的概念,即使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如将有铅汽油替换为无铅汽油和汽油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将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是通过采用少量的资源,选择合理的工艺,在稳定可靠的设备上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选择得到目标产品,从而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少量污染物可经过治理而达到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应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为与国际市场接轨创造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环境管理的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行政管理“浮在上面”的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经济的发展要求。环境保护的管理应从企业的部门行为转化为大众化的民众行为,使保护环境成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这种转化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这种体系的建立过程强化企业和全体职工的环境意识,使建立的体系能够有效运行,使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可以预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产环境友善产品的企业,将会受到公众的欢迎。

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企业实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树立形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一套行之有效、国际通行的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推行和实施,ISO14000认证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加强管理,保护环境,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由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倡导持续改进的思想,对各种企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因此,石油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标准体系,加强认证力度,将有利于克服进入国际市场遇到的贸易壁垒;有利于环境技术和绿色产品;有利于建立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市场结构,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进行ISO14000认证,企业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环境行为,通过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使企业和社会更加融合,同时企业环境的改善将为企业员工创造环境安全的工作条件。石油企业建立ISO14000体系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日本石油企业已有50通过了ISO14000认证,在2000年将实现90的石油企业认证的目标通过认证,得到很多益处。

通过推行ISO14000认证,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加强,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现有环境管理体系得到显著改善,责任明确工作效率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环境认证的标志产品,其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四、对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与安全的感想

近几十年来,化工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安全对于化工生产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三同时”的指导思想,从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认真考虑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认真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采取各种有效的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从设计上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装置能安全生产,确保工程项目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要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科学方法在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对工艺流程、总图、布置、设备选型、材料选择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采取措施,力争消灭在施工投产之前。

从化工生产的角度看,工业安全有两个主要的侧面:一是以防火防爆为主的安全措施,二是防止污染扩散形成的暴露源对人身造成的健康危害。因此,安全工程人员除了要通晓化工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燃烧和爆炸方面的知识,具备生物化学和毒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的技能,熟悉各种安全标准规范。 安全设计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问题既要由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具体考虑落实所需的安全措施,同时还要有专业安全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检查、通盘考虑,才能达到总体安全的目的。 化工厂安全事故频发不断,怪谁?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是否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人类如果不去挖煤,就不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人类如果不发明汽车,“车祸”就不会发生;人类如果不梦想在蓝天上翱翔和冲出地球,便不会有“空难事故”。科技进步让人类得以飞速地向前发展,但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安全事故是科技进步的孪生子。

人们知道,车祸的发生,往往与恶劣的天气、拥挤的道路有关,爆炸事故一般发生在挤满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可见,环境条件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为了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很好的环境条件,我们要问,为了不给安全生产落下“先天残疾”,我们化工行业的设计师们在规划之初能否考虑到这一点呢?

在安全宣传教育中,有一条警句叫做“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不过是人们“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一种愿望,也许更客观地说,这是一种安全宣传。我们要问,我们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是否在“穷应付”、“走过场”?

纵观化工行业,没有哪个单位职工没有劳保用品的,然而,在不少工厂内,职工正规着装却不能完全做到。有些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觉得无所谓,而相当一些青年职工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青春美,觉得工作服太大众、太土气。于是,各种服饰充斥了我们的厂房、车间、岗位,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较大的隐患。为此,我们要问,我们的规章制度哪里去啦?我们的规章制度是否形同虚设?

当某一设备爆炸,某一职工受伤,某一事故发生了,人们会发现,这些事故的发生似乎是一种巧合。由于这种巧合,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给人们带来悲剧。而这种巧合正是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在某一人、某一物、某一现象身上的集中反映。多种原因导致事故发生,这是抓安全工作最大的障碍。为此,我们要问,在每一次的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我们对这些原因进行过仔细的分析、研讨和总结了吗?如果进行了,为何还接二连三地出事呢?

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有直接影响。作为安全管理干部,务必照章办事,秉公执法。但谁都怕这样做,因为这牵扯到许多复杂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个“怕”字。怕同事之间,怕执法者与违法者之间因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而发生无原则的纠纷,怕“吃不了,兜着走”。职工都希望自己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返家。但有些事,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何会如此做。比如厂区抽烟,就是不少工矿企业的通病。一般人抽烟可能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抽就抽吧,反正他们查不着。结果,事故发生了,这才知道吃后悔药了。我们要问,如果我们的职工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安全工作又如何开展?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牵扯面广、牵扯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安全生产而努力。

五、几点建议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是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草原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维护生态安全矛盾的有效模式。

为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标准体系献计献策。认真抓好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工程,总结包头市、乌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加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一批环境友好企业和乡镇。使循环经济在城市、乡村,工业、农业不同层面启动落实,逐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这又是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如果沿袭传统开发模式,乱采乱挖,随意排放废弃物,必然结果是在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影响农牧业生产,甚至会毁掉北部最后的生态屏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则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只有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安排地区经济布局,杜绝草原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防止盲目引进冶金、化工等重污染企业,高起点发展循环经济,减耗降污,才能实现能源、冶金、化工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避免因为矿产资源、电力等工业的发展而牺牲草原生态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开发与保护规划,建立实施相关制度法律 1.制定资源开发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严禁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必须加强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尽量减少对林地、草地、湿地和耕地的破坏,以及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

2.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建立环境税收制度,遏制对资源能源的过度利用,促使企业改进工艺和加大技术创新,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文,进一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促进企业和全社会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对当地资源、环境的修复,以及移民安置提供了资金保障。完善开发许可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考核指标。

3.加强矿山环境调查、监测、执法监督。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顿、治理,必要的时候进行惩罚,或责令其停产。及时发现和制止生态矿业建设中的违规行为。矿山企业必须加强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调查、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要分区域、分矿种监控,及预报预警,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必须建立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全区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排放监测监察体系,运用网络和遥感等现代手段对矿山企业污染源实时监测,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灾害发生。

三、运用先进科技,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1.合理利用开发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合理有序的开发,节约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先破坏后治理”的观念,科学规划,建立相应的环境评价指标,如果指标不合格,即便有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润,也不能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更不应以资源的高消耗来换取经济一时的高增长。对在开发中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或破坏,应该遵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企业关心生态环境。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矿产资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

2.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清洁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大限度减少废料的产生、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轻或杜绝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开采方法的改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地面建筑物保护的填充与条带开采(含条带充填)技术;采空区以及离层区充填技术;保护地下水资源开采技术;减少因开采造成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和农田破坏的减沉技术。为保护土地而考虑的开采后土地的复垦技术。

3.培育大型综合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矿业的产业化综合化开发。按照大产业、大基地、大园区、大项目的思路,推动有条件的实施煤、电、化综合开发和矿业探、采、选、冶、加工一条龙发展,坚持原矿不出区,矿产资源一半就地转化的政策,加快推进矿业升级延伸,推动矿业产业化。

四,重视法律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保证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环境保护,但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较差,破坏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部门及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严格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水法》、《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充分环保意识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利用学校教育、公益广告、社区宣传、报纸、电视等手段宣传环保知识,培养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秀琴.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齐,鲁石油化工.1998,26(3):156 -158.[2]刘青林等.中国石化清洁生产,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7,(3):48.[3]朱曾惠.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现代化工.1999 ,19(4):7.[4]周献慧.现代企业环境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工.1999(8):38-43.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论文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10级二班 姓名:龙志明 学号:1066115204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论文

化工安全概论 课程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化工安全防火与环境保护总结

化工环保与安全论文

论文——化工环保与安全

学年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试题

化工安全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课程的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课程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