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三百讲(1120讲)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语三百讲》

第11讲 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

第12讲 知己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

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

【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

第13讲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史记·五帝本纪》

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

第14讲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

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

第15讲 刑与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

第16讲 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

 第一个 立志于学习;

 第二个 立志于行仁;

 第三个 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

第17讲 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天命”的两个重点:

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做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做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

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

“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

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第18讲 无违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

第19讲 色难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

第20讲 人无所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

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

论语三百讲

论语三百讲171180讲)

论语三百讲(三)

论语三百讲3

论语三百讲(6170讲)

《论语三百讲》之三(第6190讲)(整理)

《论语》讲什么?

1论语选讲

于丹讲论语观后感

于丹讲论语读后感

论语三百讲(1120讲)
《论语三百讲(1120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语三百讲 论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