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调查。请问,你们喜欢欧美诗歌吗?” 学生:“喜欢!” 老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抒情诗《哦!船长!我的船长!》,有请×××和×××同学为大家朗诵。” (放幻灯片并放轻音乐做背景) 学生朗诵:

“哦,船长!我的船长! ──选自惠特曼《草叶集》 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的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这只船已经经历了一切风涛, 我们所追求的酬报也已经得到, 港口已经靠近, 我听见了钟声, 人们全都在欢腾,

这时候,跟踪着这坚毅的船, 这勇猛的大胆的船, 那千万双眼睛:

但是,哦,心啊!心啊!心啊! 哦,点点红色的血痕,

这时我的船长横卧在甲板上, 倒下了,死得冰冷。” 老师:“谢谢二位同学的精彩朗诵。请问大家,这首诗所要纪念的‘船长’指的是谁呀?”(出示林肯照片) 学生:“美国总统林肯!” 老师:“很好!就是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那么其中的‘可怕的航程’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美国南北战争!” 老师:“对,就是差一点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The 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 (投影本课标题) 讲授新课 老师:“在《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中,我们知道,美国独立时只有13个州9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领土,但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美国版图也急剧扩大。 (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动画示意图》并做简单介绍)

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进入19世纪以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断尖锐。(出示板书)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北方工业化程度高,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而南部仍然采用建立在奴隶艰苦劳动基础之上的种植园经济,双方在对劳动力、市场、原料等的占有和分配上有着非常尖锐的矛盾。首先,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市场免受英国的冲击,主张提高关税,而南方种植园主出于向英国出口棉花和向英国进口廉价工业品的需要,又主张降低关税,这是第一个矛盾──关税之争;另外,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他们对于南方种植园以野蛮而残暴的方式占用大量的奴隶从事棉花、烟草种植深感不满,强烈要求解放黑奴。那么,黑奴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呢? (出示《拍卖黑奴》幻灯片)现在我们有请××等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拍卖黑奴》的情景,大家欢迎!”

(一大胖男生扮演黑奴1号,一瘦小男生扮演黑奴2号,一女生扮演女黑奴3号;一男生扮演拍卖师、三男一女4学生扮演1—4号白人奴隶主;另外,高大打手二人、其他人等若干。) 拍卖师:“我宣布,拍卖黑奴大会现在开始!请大家注意,每个奴隶的起拍价为10$,加价和减价的幅度都是2$。”

(会场吵闹起来,奴隶主激动地议论着,指点着台上的黑奴。) 拍卖师:“肃静!肃静!首先拍卖的是刚刚从非洲贩卖来的1号黑奴(满脸愤怒的样子,还伴随着挣扎)。请各位老爷好好看看,他身材高大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比,适合做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好!想买的老爷请举牌竞拍!) 2号奴隶主:“12$!” 4号奴隶主:“14$!” „„ 拍卖师:“28$!一次!28$!两次!28$!三次!好!恭喜3号老爷买回一棵摇钱树!” 拍卖师:“现在开始拍卖2号奴隶(满脸的麻木)!别看他个头不大,来我们这里已经15年啦!能耐可大着呢!种棉花、耕地、做饭等都非常熟练,而且,他每天只需要吃两碗饭就够了!” „„ 拍卖师:“„„18$!恭喜1号老爷买到了一匹难得的又会跑又很少吃草的‘好马’!恭喜!恭喜!” 拍卖师:“现在开始拍卖3号女奴隶(脸上呈现绝望的表情)!她到我们这里来也有5年啦,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做饭、洗碗、摘棉花!哪位老爷想要?” (奴隶主们:沉默、议论、摇头。) 拍卖师:“既然老爷们嫌贵了,就8$拍卖!8$啦!一次!两次!三次!” (又是沉默、议论、摇头) „„ 拍卖师:“恭喜2号女奴隶主用4$的超低价买到了一个物超所值的好“机器”!恭喜!„„黑奴拍卖会现 在结束!下个星期天将在这里举行一场更大规模的黑奴拍卖会,请老爷们不要错过好机会哟!” 老师:“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演出!刚才他们的演出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像牲畜和货物一样,站在展台上,由拍卖师喊出底价,再由奴隶主争相竞价。” 老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两副图片,并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讲解他们表达的含义。” 学生:“第一张是《黑人奴隶的增加和棉花生产的增长》的图表。表中的数字说明:从1820年到1860年黑奴人数不断增加,同时棉花产量也不断增加。正因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认为使用黑人奴隶生产棉花在经济上有利可图,才在政治上拼命维护当时已经是十分落后的奴隶制度。” 学生:“第二幅图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个骑着马、手持皮鞭的西部牛仔,还写有‘奴隶制的扩张’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 老师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告诉我们,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板书)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对奴隶制更是深恶痛绝(出示雕塑图片),从19世纪20年代起就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北方民众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他们创办报刊、建立组织展开废奴宣传和反抗斗争,甚至还帮助黑奴逃离种植园,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进一步激化。

1852年,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UncleTom’s Cabin》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就大受欢迎,很快被搬上戏剧舞台后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出示该书幻灯片并请同学讲述该书内容。) 老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和流行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至少造就了200万废奴主义者,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 老师:“很好!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也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学生:“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老师:“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多次发生激烈争论,但是无论是谁 都提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示并介绍《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幻灯片和林肯代表共和党在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请问:这次选举的结果如何?” 学生:“林肯大获全胜,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老师:“林肯当选后,打破了南方种植园主长期控制政府的局面。那么,南方奴隶主的态度如何?” 学生甲:“种植园主当然不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当总统,他们就在林肯就职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乱,在1861年2月,南部各州就宣布脱离联邦政府。” 学生乙:“他们建立了一个‘南部联盟’,定都里士满,还推选出大种植园主戴维斯当‘总统’,美国发生分裂。” 老师:(板书并出示《内战形势图》等相关图片。) “这一年4月,他们不宣而战,占领了由北部政府军把守的萨姆特要塞,战争爆发了。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学生:“由于南部联盟对内战早有准备,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攻势凌厉。相反的是战争初期林肯还抱有幻想,企图通过对南方让步解决纠纷,对战争准备不充分,结果导致北方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南方军队甚至打到了华盛顿附近。” 老师:“北方人民对战争形势强烈不满,要

求林肯总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经过深思熟虑,林肯总统于1862年先后颁布了两部法令(出示幻灯片),而这两部法令的颁布就成为了战争的转折点。请问:《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们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甲:“《宅地法》规定,只要交纳10$手续费,所有美国人都可以得到西部的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人财产。” 学生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 学生丙:“这两项措施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各国工人阶级都支持林肯政府的这一行动,革命导师马克思还亲自写信给林肯,向他表示祝贺。广大黑人欢庆解放,南方更多的黑人奴隶逃离种植园参加了联邦军队。1863年林肯政府还专门组织了黑人作战部队,使北方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北方开始进行反攻。” 老师:(板书并出示幻灯片)“回答的非常好!1863年7月1日南北双方在葛底斯堡展开决战,3日南军被击败,战争形势进一步有利于北方。1864年北方发动全面进攻,5~6月格兰特将军率军同李将军进行一系列会战,1865年1月,谢尔曼将军北上,取得一系列胜利,3月和格兰特会师,4月攻占叛军老巢里士满,罗伯特·李将军率残部投降。内战结束。” (板书) 老师:“好!美国内战的结果是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方获胜而告终。那么,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后请同学讨论,老师归纳。) 学生:“1.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见幻灯片); 2.中国有一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除了物质力量北方有较大优势外,更主要的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南方奴隶制既残酷又落后,早已民怨沸腾;而联邦政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是民心所向。因此,林肯政府获得人民的热烈拥护。” 老师:“大家讨论得很好!战争中,北方几乎有一半的工人参战了;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也积极参战了;解放了的黑奴更是纷纷参军参战,自由唤醒了黑人的自尊自信,他们在战斗中异常勇敢。据统计,直接参加战斗的黑人达到了18.6万人,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个人为解放事业光荣牺牲。”

(看电影《光荣战役》的有关片段并谈感受)。 学生:“正是这些黑人士兵的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战争的最后胜利铺平了道路,也赢得了自身的翻身解放。” 老师:“林肯作为黑人奴隶解放的象征,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奴隶主却对他十分仇恨。就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的时候,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暗杀,终年56岁。” (出示林肯遇刺图) “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肃立在道路两旁向灵车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2000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林肯名列榜首,富兰克林?罗斯福次之,‘美国之父’华盛顿名列第三。

林肯因为坚决维护了联邦的统一直至最后牺牲而最受国民敬爱。除此之外,林肯还有哪些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呢?”

(请同学介绍1—2个小故事,并出示林肯入主白宫前的简历并让学生讨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

2.关心百姓疾苦,对黑人奴隶制度深感不满; 3.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4.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直至为国献身。 老师:“好!经过对美国南北战争这一史实的学习和了解,那么,这场战争有何历史意义呢?”(板书) 学生:“它在本质上同独立战争一样都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独立战争初步扫除了英国殖民统治这一外部障碍,内战是进一步扫清美国社会制度内部的障碍。所以它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老师:“内战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此,美国进入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狂飙时期,迅速赶超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乃至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课后小结 老师:“现在,我们来对本课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出示幻灯片,逐项投影,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出示答案) 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的矛盾。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其实质是国家有分裂的危险。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开始:南方独立并挑起内战。

转折: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束:北方军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 意义: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

革命,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课堂延伸 老师:“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这场战争给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启示呢?对我们认识现实问题有什么帮助呢?最后请同学们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局势分别向台湾当局、中国大陆和美国政府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小组讨论后个别发言,由老师总结。)

对台湾方面:不要轻易否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更不要有独立的企图。拒绝一国两制,结果只会是战争。要想避免战争,一国两制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安排。 对大陆方面:“一国两制”的主张不能轻易放弃。但是,对于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必须始终高度警惕。如果台湾当局胆敢宣布独立,就要有武力平叛的决心。13亿人民(大陆,台湾,海外)的支持是战胜一切困难的保证。

对美国的劝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应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不要低估中国人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美国自己不允许国土分裂,也就没有道理试图分裂他国领土。美国自己会用武力维持统一,也就没有理由反对他国用武力维持领土完整。考虑到华人曾经为了维护美国国家统一而参军打仗,从情理上看,美国就更没有理由阻挠中国的统一了。续表

作业布置:(任选一题) 1.制作一张林肯简历表;

2.制作一份《美国南北战争》的网页;

3.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写一篇读后感; 4.观看电影《光荣战役》并写一篇读后感; 5.谈谈美国内战给中国的启示。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通过诗歌朗诵导入新课,可以使历史学科和文学、音乐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烘托课堂气氛。 全体同学受到感染,看着幻灯片一起朗诵,气氛热烈。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做铺垫。 回顾旧课,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美国内战的背景,同时,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展示,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用地理知识促进历史科的学习。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美国现在的强大和它领土的不断扩张有很大关系。 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要强调南北战争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学生的现场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直观表现了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有利于突破难点。(类似这样的表演,教师要加强课前指导。)

用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大胖男生、一个瘦小男生和一个女生来演黑人奴隶,并通过他们的不同拍卖结果再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 用三幅幻灯片的展示和学生表演、讲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活跃了课堂气氛。

请同学简单概述书籍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历史的兴趣。

再次利用学生的文学知识来为历史课堂服务,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 最好让几个学生模拟这场辩论,可以加深印象,活跃气氛。

强调指出内战的导火线是林肯当选总统,内战的发动者是南方的奴隶主。

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要交代清楚,体现战争的艰巨性和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战争的转折:

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了人民的战争热情(特别是黑奴),同时强调林肯在内战中的作用。 战争结束:北方获胜,南方失败。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读图能力,指出“多行不义必自毙”,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看电影片段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也活跃了课堂。 通过林肯和广大黑奴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相互作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通过林肯的个人遭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不懈的生命意志是一个人人生道路成败的关键。

小结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最好以竞赛的方式进行,通过对主要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战的经过和意义。

通过美国内战和当前中国海峡两岸局势的对比,强化认识历史学科的现实作用,也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严正立场,表达中国青年学生热爱和平和迫切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良好愿望。

作业布置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要起到强化课堂学习,扩充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1861.4—1865.4)

一、原因: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南方:使用奴隶的种植园经济

二、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三、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四、过程:

1开始:南方挑起内战,北方失利(1861年4月) 2转折: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 3结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1865年4月)

五、意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包括各种动态幻灯片、历史地图和有关影片资料)。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世界通史故事》之林肯和美国南北战争。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战争起因的分析培养获取信息能力;通过战争进程的学习,掌握合作探究、民主讨论的方法,体验、感悟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统治始终是要被推下历史的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本课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本课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采用问题目标教学法。运用合作探究和主题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美国南北战争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以旧代新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先向学生出示资料,由学生阅读得出两个有效的信息,即:大种植园经济体制本身需要不断补充奴隶;又海外棉花市场广阔,使适宜于棉花种植的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大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结果可想而知吧?此种导入法能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还为下面解决本课难点战争起因打下基础。

2、学习新课:

一、“战争的爆发” ①南北战争的起因。

处理这个问题时要联系以前学过的两处相关内容,再与第二种导课方式相结合,战争起因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不攻而破。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外部障碍,使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后来扩展到美国,造就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越来越成为它的障碍,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闹得不可开交,由于矛盾无法用其他方法解决,最终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也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内战。 ②战争的导火线。

反对并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在1861年初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奴隶主以此为借口挑起内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同时这场战争为南北战争的问题也随之解决。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林肯为什么能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北方经济势力较强、共和党竞选纲领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理解,从而为战争的结局埋下伏笔。在强调能力淡化知识的岁月里,通过导火线的讲解可以教给学生掌握重要历史年代的一些方法,不再像过去那样死记硬背历史年代。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历史教材不涉及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确切时间,但借助于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学生普遍都知道),美国不可能超过英国只能在它的后面,此其一 其二,1861年中国历史发生的大事可与美国内战爆发的时间归类,同年世界上有什么大事,双方之间有无联系等,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这种学习习惯。

二、“北方的胜利”

重点是北方怎样反败为胜?战争初期,北方虽然作战勇敢,但军事上不断失败,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才能反败为胜呢?此时要及时地利用教材中的美国内战形势图,教师讲解或由学生参与均可,但要挖掘出:第一,北方力量比南方强大;第二,西部存在着广阔的自由地区,如何利用西部资源(主要是土地)来争取人民更强有力的支持?需要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为后面《宅地法》的引出作了铺垫)。林肯政府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而采取了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宅地法》两个措施,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促使北方在内战中扭转战局并迅速获胜,南方分裂国家的计划没有得逞,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但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三、战争的评价。 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从战争的起因不难得出。由于前面有了独立战争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那么南北战争即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作用可通过分析战争的因果关系得出,即战争的起因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战争的结局是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黑人种植园奴隶制,这就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巩固、小结:由学生进行,以培养总结概括能力。教师适当补充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林肯?

5)拓展延伸: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九上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列表表述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培养动手能力和制表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南北战争的经过。

2、列举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列举《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堂拓展材料的分析,进步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林肯总统的评价。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战争的性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知道哪些美国总统呢?其中你最敬佩服谁呢?

出示美国总统山并提问:这是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著名的总统山,大家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吗?

师: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罗斯福。其中美国的第16任总统──林肯,他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为什么对林肯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学完今天的内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美国内战”。出示课题。

〔讲授新课〕:

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这节课的学习要求。

独立后,美国领土扩张迅速,星条旗上五角星数目由13颗增加到了50颗,美国版图也由原来只局限于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在领土扩张的同时,美国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大家回忆一下美国的经济制度。

学生回答后。

美国独立后仍然保持各自的特色。北部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我们先来看一下北部的经济发展情况。(出示美国战前工业表,了解北方经济发展情况。)你得到什么有效信息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呢?19世纪上半期,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南方的情况呢?出示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表)你得到了什么有效信息?(奴隶的数目激增)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对棉花的需求量猛增,这更加刺激了美国南部植棉业的发展。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把大量的棉花等工业原料卖到英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南部的奴隶人数随之猛增。

北部发展经济,进行工业生产,需要哪些因素呢?(原料、劳动力、市场)

要进行工业生产,首先要有原料,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北方对原料的需求增多,北方需要利用南方的棉花等原料。而南方却更愿意把原料卖给国外,因为他希望进口便宜的英国商品。这样南方的市场被英国占据。北方缺少销售市场。要进行生产,离不了自由劳动力,而南方却占有了大量的黑人奴隶。北方从原料、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受到了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严重制约,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而南方依然盛行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南方的奴隶主认为使用黑人奴隶生产棉花在经济上有利可图,才在政治上拼命维护当时已经是十分落后的奴隶制度。这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无法调和,什么是其中的焦点呢?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最终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大家分析一下战争爆发的原因?

什么事件引发了这场战争呢?

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为什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会引发这场内战呢?

大家阅读材料,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 ──林肯

这两段话,反映了林肯在对待联邦政府和黑人奴隶制度的问题上态度是怎样的?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

南方奴隶主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总统上台吗?

在这种情况,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战争爆发后,情况如何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战前美国情况以及南北方各自的情况。

(出示内战中北南比方的力量对比)

现在请你预测一下战争形势。

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尽管北方在很多方面占据优势,但战争初期南方军队却节节胜利,这是为什么?

北方人民显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林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你是林肯,你会如何做呢?(提示:从土地和黑人两个方面来考虑)

林肯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

(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师:1862年5月签署的《宅地法》规定:凡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国有土地中领取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约65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后,即成为私有财产。

1862年9月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宣称:“1863年元月1日起,凡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问:这两部法令的颁布有什么作用呢?

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满足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奴隶得到自由,踊跃参军,北方军队获得雄厚的兵源。

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后,北方军队由防御转为进攻,这个事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结果如何呢?

战争后不久,林肯却被害。为了纪念林肯,美国修建了林肯纪念堂。

2000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林肯名列首位。这项调查结果表明了什么?为什么?

美国用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如果你是国家主席,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

在学习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时了解到,北部的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阻碍,现在这一问题解决了吗?

问:这场战争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问:美国独立战争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内战属于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对美国政治、经济有什么影响?

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但内战并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仍受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小结〕:

美国南北战争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本课内容。

原因、时间、导火线、、开始、转折、结果、历史意义。

帮你记忆:

美国南北战争

独立以后扩领土,南北矛盾日突出。

奴隶制度废与除,不可调和起冲突。

一八六O至五六,内战结果北胜出。

资本主义迅发展,又一障碍被清除。

作业: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