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散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0-03-04 09: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五 散文阅读

1.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4题。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

在先者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韵,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

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词、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外。日月交迭,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唏嘘„„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

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生命之上,是山顶;山顶之上,是“上苍”。对地球人来说,星空即唯一的“上苍”,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屋顶,它把时空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一并交给了你。

汉语构词真的奇妙,把“信仰”二字拆开来,你即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唯仰者信,唯信者仰。

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精神消费——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代以来,随着技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手足代之目光,触摸代之表白。这有个标志点:公元1969年7月20日,随着“阿波罗”登月舱缓缓启开,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地球人,在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裸土上,插下了一面星条旗。

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娥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

1

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

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星空”已被彻底物理化。 1.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康德的墓志铭,这样写的作用有哪些?(4分)

2.第二段中“仰望星空”所蕴涵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具体指什么?(6分)

3.根据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不同时代的人对“星空”的不同态度。(6分) (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

(2)康德、牛顿时代

(3)现代

4.请选择两个角度赏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6分)

【答案】1.(1)引出“仰望星空”的话题,引起读者对于“仰望星空”的哲理意蕴的思考。(2分)

(2)统摄全篇,集中而凝练地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2.(1)教会我迷恋和感恩;(2)守护纯洁的品行;(3)虔诚这心看世界;(4)学习谦卑与忠诚;(每点1分)(5)恢复谦卑,生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生出高度与尊严(2分) 3.(1)虔诚地膜拜,在星空的感召谕示中诞生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 (2)理性地思考,在对星空的“仰望”中获得哲学(道德)的自省和科学的灵感; (3)贪婪地占有,从使用出发把星空作为科技\\政治力量角逐的领地.4.(1)重铺排。第二段排比,体现“仰望星空”的意义,情与相得益彰 (2)借用新词汇或赋予习见词语以新意,深入浅出。 (3)引用诗文,为文章增色,更具感染力。(要适当举例赏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故园心眼

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

2

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人们呼啦一下,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

1、(1)文章第二段中说故乡像小溪,像月亮,这两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这些叙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

3

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段话是作者对故乡生活的回忆,请赏析这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方面写自己回忆中故乡的美好和富有诗意,一方面又写族弟对我心中故乡的“美”的不以为然,并说以前的茅屋都改为了一色的“北京平房”。从文中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名为“故园心眼”,其主题却不仅仅是怀念故乡,你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分)(1)用小溪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绵延不绝,用月亮的比喻表达了远离故乡的惆怅之情。(答出一个得2分) (2)(4分)点明了自己故乡在霜风凄紧的北方,通过与古诗中常出现的表达思乡的景物做对比,说明自己的没有值得回忆的特殊之处,照应前面的“茫茫然”也为下文不写故乡景物而回忆自己的故乡生活做铺垫。

2、(4分)(1)在选材上:选取了故乡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借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2)在描写上:采取白描(或直接描写)的手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角度,同时将屋外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进行对比,描写细腻,语言富有韵味。(3)通过《诗经》中怀乡的诗句的引用,使描写富有诗意,语言富有韵味。(三个要点中任答出两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

3、(4分)“我”怀念的故乡的美好是因为“我”回忆的是自己在故乡童年的生活,而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2分)而族弟眼中则是现实的故乡,这样的故乡是落后的,人们不会因为远离故乡的人回忆中的诗意而去保留故乡的落后,故乡人也有追求进步和幸福生活的权力。(2分)(意思相同即可)

4、(6分)(1)人们怀念故乡,其实质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履痕,是为了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2分)(2)要了解一个人的真正感受需要设身处地,置身其间;(2分)而审美则需要有距离感,需要超越功利。(2分)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阮殿文

这话本应该这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但细细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 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

身在故乡,日子久了,你会觉得故乡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一百八 4

十层地狱,是每个失眠的夜晚一分一秒数着过的挣扎。这时的远方,则是音乐,是舞蹈,是天堂,是仙境,是沙滩,是海浪,是清风,是明月,是细雨,是彩虹,是陶醉,是浪漫,是鸟儿的歌唱,是草原的翠绿与辽阔,是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于是,被你在婴儿时搁置起来的梦想的翅膀开始展开,开始跃跃欲飞。你要挣脱绳索,你要砸破牢笼,你要离开火焰山离开沼泽地离开这个让你虽生如死的地狱。你开始背叛和你一起长大的、你现在可以在下面乘凉的小树,你开始背叛给了你很多乐趣的大白狗,你开始背叛为你解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渴的水井,你开始背叛故乡的人——你一心想遗弃他们,只为走进远方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你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个场景的,而不属于眼前巴掌之地。

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你终于走了,头也不回,就背一个小包,别的什么也没带。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都在远方,且已经在远方等着你了。

你走得很干脆,像英雄出征。

故乡就这样输给了远方。

终于在离故乡很远的地方呆了下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再两年„„你终于呆不住了,你终于想起了故乡,你终于发觉故乡离你太遥远,你身在故乡时,远方离你都没有这么遥远。你想靠近它,却早已无法靠近,梦中都很难抵达。

这时候,你突然发觉已身在其中的远方是牢笼,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一百八十层地狱。而此刻的故乡,则成了你的音乐,你的舞蹈,你的沙滩你的海浪,你的清风你的明月,你的细雨你的彩虹,你的鸟儿的歌唱,你的草原的翠绿与辽阔,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于是,你准备展开帮助你离开故乡的翅膀,准备在一夜之间——最好是眨眼之间——就飞回那个暖乎乎的地方。而这时,你突然发现翅膀不在了。你找遍了全身,还是没有。你摸摸自己的肩膀,摸摸自己的手臂,摸摸自己的手指和面孔,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你已经不再是原初的你。

你当然不知道翅膀是怎么离开你的,尤其是为什么离开你的。是呀,只因你一度沉醉于你已身在其中的远方而无暇照顾,翅膀在黯然神伤中回到了它起飞的地方。因为它只属于故乡。

故乡是诞生梦想之翅的地方,远方则是消解梦想之翅的地方。

梦想之翅不愿意被消解,就自己回去了。

你蹲在地上,你哭,你揩着眼角的泪水,谁也看不见。远方能让你尽情地流泪,却不会为你揩擦泪水。不像在故乡,那么多的目光看着你,那么多的手伸过来,你还没发现自己有泪,就已经有人为你擦干了。

你终于知道了故乡是什么味儿,也知道了远方是什么味儿。于是你开心地笑,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你安慰自己说,不幸福的人,是那些没有故乡的人或是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知道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除非他们也像你一样把故乡丢失。

此刻,你一下子发现,故乡的每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一个亲人,随便抱着故乡的一棵柳树,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叫上一声娘。甚至那曾经伤害过你和你曾经伤害过的姑娘,你也一下子想把她们紧紧拥抱,从此不想再放手。

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

你终于像个乞讨者突然获得了一块黄金一样,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向家的方向走去。你想,你的脚就是翅膀,你愿意这样走回故乡,哪怕累死在返乡的路上,也值得。(选自2006年11期《散文》)

5

1、为什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结合文义简要分析。(4分)

2、作者前面说“故乡就这样输给了远方”,后面又说“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联系原文分析故乡“输”“赢”的原因。(5分)

3、离开故乡时“你走得很干脆,像英雄出征”,回故乡时“你终于像个乞讨者突然获得了一块黄金一样,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向家的方向走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6分)

【答案】

1、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不会感受到远方的冷漠和凄凉,不会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和亲切,不会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一样。[4分。答对“远方的冷漠和凄凉”“故乡的温暖和亲切”“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各1分,大意1分,意思答对即可]

2、身在故乡,日子久了,觉得故乡是绳索、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觉得自己不属于狭小的世界,对远方产生了种种幻想,把远方编织得浪漫而美丽,于是,故乡输给了远方;远方冷漠无情,没有亲人,没有温暖的抚慰,久居远方,深感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亲情,于是,远方输给了故乡。[5分。表述中含“觉得自己不属于狭小的世界,对远方产生了种种幻想,把远方编织得浪漫而美丽”1分;表述中含“远方冷漠无情,没有亲人,没有温暖的抚慰”1分,联系句子分析3分;意思答对即可。]

3、评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有探究意味;[2分]②是否有理有据;[2分]③分析问题是否有条理;[1分]④语言是否流畅准确。[1分]答题要点:离开故乡时,对久居的故乡产生厌倦之情,向往远方,志在四方,希望走出故乡求得发展;回故乡时,尝尽了身处远方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的滋味后,深感亲情贵如黄金,明白了什么都赶不上山亲水亲有亲人的故乡。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的祝愿

林 非

每当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前,整个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一座火车站,几乎都里里外外地挤满了狂潮汹涌的人群。多少南来北往旅客,摩肩接踵地簇拥在一起,慌张和焦灼地观望着远处的动静。偌大的广场上,竟找不见一丝空隙;人们轻轻喘气的声音,也相互都聆听得如此真切和沉重。

混杂在这乌云滚滚般瞧不见头尾的人群里面,就算你心急如焚,想立即赶回故乡去,紧紧偎依在父母的跟前,此时此刻也只能慢吞吞地向前移动,这黑压压的一片围住了你的旅客们,哪里容得你迅捷地迈开自己的步伐,稍微地不留神一点儿,就会踩伤别人的脚丫。多少大声喧哗的壮汉,和微微叹息的少女,都升腾出了一阵阵惶恐不安的声浪,担心着能否挤进那狭仄的月台,乘上那短促的列车。只要能侥幸地迈进车厢的铁门,就算是整日整夜都站立在摇晃的走道里,也真是求之不得,成了天大的福分啊! 就在这些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车站内外,荡漾着多少人们悲怆或欢乐、忧伤或喜悦的音调。为什么都愿意这样争先恐后,纷纷投入那杂乱的人群,饱尝着旅途的劳苦与艰辛?不就是为了要在这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春节期间,合家笑脸盈盈地团聚在一起? 有哪一个炎黄子孙,不曾在自己的心里,深深地留下春节的记忆?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就领略了它甜甜蜜蜜的滋味。屋子里桂起金光闪闪的壁幛,窗门上贴着大红大紫的剪纸。兄弟姊妹奔跑在庭院里,提心吊胆地燃放着冲向蓝天的爆竹。多么疼爱自己的父母,正翻尽了

6

花样在烹煮鱼虾和猪羊,年糕蒸上笼屉了,饺子已经下锅了,然后就吆喝和张望着自己,快欢欢喜喜地咀嚼那满桌的佳肴关味。瞧见父亲炯炯的眼神里,似乎闪烁着更亲切的光芒;咂摸母亲温柔的亲吻中,似乎蕴藏着更深沉的关爱。 多么令人心醉的春节啊,乡村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去田野的阡陌间游荡,对着飞翔的云彩大声地呐喊和歌唱,城镇里的孩子们,却涌进了人山人海和锣鼓喧天的庙会,买一串冰糖葫芦,慢悠悠地咀嚼,再去看一场热热闹闹的好戏。

春节里种种热闹和欢乐的景象,也许是童年生涯中留下的最鲜明的回忆。在混沌未开的日子里,充满了多少美丽的女,想,哪里会知道人世间竟还有着残忍与酷烈的争斗,哪里会知道最疼爱自己的父母,正遭受着无穷的煎熬,他们只让那凶狠与鬼崇的魔影,冲撞和啃噬着自己的心灵,却嘤嘤笑语地抚慰着儿女们,使他们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怎么能让童真未泯的孩子,匆促地去品尝人世间那背弃了仁义的阴霾?还来日方长嘛,尽量推迟着别让自己心爱的儿女,早早地去面对纷繁复杂和惊心动魄的人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匆匆忙忙赶回家去的多少人们,自然是早巳度过了纯真的童年,浪迹于天涯海角,在艰中谋生的日子里,早巳尝遍了甜酸苦辣的滋味。是潇洒地置之脑后,抑或沉重的积压在心头?人总得正气凛然地活着,总得欢欢喜喜地奋斗下去。 已经劳界和奔波了整整的一年,还是快抓紧这几天的假期,火速地赶回父母身边,重温那民间最暖人、最纯洁和最无私的亲情。

记得我曾踯躅在巴黎的罗浮宫里,欣赏着那几幅描摹亲子之爱的油画时,有一位刚取得了法国籍的吉林朋友,从画面上浓浓的亲情中,竟想起温馨和欢乐的春节来,悄悄地跟我诉说着童年的岁月。他还说起自己曾在美国旧金山的华人街,瞧见过多少狂舞着龙灯的队伍。也许是那些远离故土和漂洋过海的人们,已尝尽了世间的沧桑,深深地知悉在金币丁当的诱惑中,海誓山盟的情侣,竞可以不再理睬;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变得反目成仇,因此才会苦苦思念着淳厚的习俗和纯洁的亲情。这位沉稳与博学的中年朋友,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他父母对于自己无私的爱心,浑厚和深沉地支撑着自己的生存,鼓舞着自己在这个世界勇敢地闯荡下去。

“怎么能够让这种无私的爱,扩大到整个世界中去呢?”他执拗的眼光依旧盯住那挂在墙上的油画,拍击着心灵的波涛却早巳飞越了关于春节的回忆,不住地探询着这迷人的话题。

1,文中前三段从春节来临前的火车站写起,怎样渲染人们回家时的迫切心情?(4分)

2.人们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在春节回家团聚呢?请概括文中所述的理由。(6分)

3.文题《春节的祝福》,请从文中找出祝愿的具体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祝愿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1.通过场面的拥挤,人们的慌张焦灼(心急如焚)的心理来渲染的。

2.①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心里,深深地留下童年过春节的回忆,留下过甜甜蜜蜜的滋味;②人们在艰辛谋生的日子里,尝遍了甜酸苦辣的滋味后,更渴望寻找到民间最暖人、最纯洁和最无私的亲情,来抚平心灵的创伤,增强闯荡世界的勇气。

3.作者的祝愿是:让传统春节中这种无私的爱(或写纯厚的亲情和纯洁的亲情),扩大到整个世界十。

7

原因是:现在很多人在金钱诱惑中,丧失了亲情,丧失了无私的爱。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归去 韩少功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法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关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8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一—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一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1.在“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发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的理由有哪些?(6分)

3.“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句应如何理解?(5分)

【答案】1.①用“发疯”更能体现移民时的“孤独”及“思乡”的程度。②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自己的母语后所产生的巨大的孤独感,为下文表达思乡之情和思考“故乡”文化作铺垫。

2.①人们无沦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②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③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3.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叙事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1

名家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散文 散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