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有企业工会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有企业工会行政化、机关化趋势分析及

群众化、服务型工会路径探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会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会的形象和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国有企业工会,作为工人团体的主力军,在维护和保障职工权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和跨越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行政化、机关化现象也在不断滋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工会运行机制与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工会活动的内容方式与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为基层工会提供的指导服务保障与基层工会面临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也削弱了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助推发展重要职能的发挥。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建设,去行政化、去机关化,强化工会组织服务化、群众化职能,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至关重要。

一、国有企业工会行政化、机关化趋势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工会理论认为,工会是一个以维护和代表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的群众性组织。按照《中国工会章程》,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因此,在工作中体现群众性、服务性,作为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和保障者也是国有企业工会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工会职能正在逐步行政化、机关化和娱乐化,其本质职能正在逐步被削弱,具体表现为:

1、组织形式的行政化和机关化趋势。在当前中国,一方面党和国家需要工会作为承担这种连接作用的纽带而存在,另一方面工人也需要工会作为自己利益,意见和要求的表达渠道。然而,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设置不但包括办公室、宣教部、文体部、女工部、权益部、劳动竞赛部等工会机构,而且还兼具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计划生育、职业病卫生等其他行政职能,业务繁多、人员缺乏的现状普遍性存在。而且,工会的负责干部的产生主要还是\"任命制\"和\"委派制\",而不是由工人直接选举,这种状况决定了工会在劳动关系中难以真正向会员负责。

2、工作方法的行政化和机关化趋势。根据马克思\"政治统治应当以有效的社会管理为基础\"的原则,工会功能的取向应当更多的顾及职工和社会的需求,而非行政的需求.然而,在现实中,行政化了的功能性组织往往主要承担由各级行政自上而下传递,落实下来的任任务,功能性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方式日趋接近于行政部门。主要表现在许多地方工会背离了其作为群众性组织的本质身份,不了解职工的疾苦,高高在上,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僵硬地开展工作, 不考虑基层实际,通常对基层单位下指标、分任务,并以检查考核施加压力,使得基层单位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任务指标上,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多头绪的工作、不特定的任务、刚性的考核指标,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等等.显然,这种工作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是没有生命力的,其结果是削弱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3、干部履职的行政化和机关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工会干部的履职尽责意识有所淡化,职责履行方式不符合组织要求。办公时间机关化、工作方式办公室化,习惯于坐班制,坐等职工上门,而不是主动走出去,上门为职工群众服务,不了解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部分工会机关的干部甚至形成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工会和职工本为鱼和水的关系,但现在机关工会干部大都忙于日常事务,平常下基层联系不多,有基层干部戏称:上级工会要么不来,一下来就是检查、验收、收经费。

4、职能发挥的行政化和机关化趋势。工会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因体制及自身原因,工会的维护职能发挥不够突出,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工会热衷于搞“篮球赛”、“乒乓球赛”和各类文艺节目等,活动的格式化、形式化特征明显,职工参与面有限,与职工的需求和要求存在一定脱节。

二、国有企业工会行政化、机关化的弊端

1.脱离职工群众,背离工会性质。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其领导也应该是通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对职工群众负责。但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所建立的工会中,工会干部大多都是由企业行政或者是上级单位提名任免的, 工会干部的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等各项待遇和利益基本上与企业相关联,因此工会干部更多的是对其任命主体负责,而不是对职工负责。这样就会使工会干部脱离职工群众,彼此之间产生隔阂,与工会由工人组成、代表工人阶级意志的本质属性不相符。

2.引起劳资矛盾,背离工会职责。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其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现阶段,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工会组织以企业安全生产为中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根本,与企业同盟,而不再是工人的全权代表,有的工会组织甚至站在了工人群体的对立面,不能正确履行工会职责,尤其是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方面存在了解不深、关注不够,对职工的维权浮在面上,沉不下去。一个个活动千篇1律,没有重点,对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对特别困难人群的帮扶力度明显不足。工会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直接与其职责相背离。

3.导致职工不满,产生社会矛盾。企业工会行政化、机关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工会干部脱离职工群众,职工群众会对工会干部产生反感与抵触心理,不再去相信和依靠工会组织。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的化解,最终可能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引起企业甚至是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这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背离的。

三、国有企业工会群众化、服务型路径探索

国有企业工会要想发挥其连接纽带作用,必须回到自己的本质职能中去,充分体现工会应有的群众性和服务性。工会工作只有与职工利益相通、荣誉与共,才能紧紧的将职工群众团结在组织周围,才能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和推动整个企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1、明确工会定位,完善维权机制。要巩固工会的地位,强化工会的功能,根本之道在于强化和巩固工会的本职功能,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国有企业工会代表工人群众的利益,有效维护职工权益的根本职责,牢固树立\"维权工作有作为,工会工作有地位\"的观念,积极探索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维权机制。比如说,探索在工会扶危济困、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常规性维权机制基础上,建立职工心理咨询服务、职工政策咨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职工互助储金、大病医疗互助等职工互助帮扶机制,有效补充工会经费维权保障的局限性。

2、强化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心声。国有企业应当持续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职工”的双联系活动和“面对面、心贴心、手牵手”帮扶活动,工会干部要走入基层,深入开展队组包保、人员包保,及时了解基层工作困难、了解职工群众需求,尤其是在重要活动开展前、重要政策制定前,更应当反复深入基层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做到政策完善到位,措施有的放矢,工作开展有序。

3、强化服务意识,履行服务职能。以\"党政机关为工会工作服务,上级工会为基层工会服务和工会工作者为职工服务\".的\"三服务\"工作理念为宗旨,明确其各层级之间的责任和分工,指出工会工作的重心.指导工会处理各方关系。一是建立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政对工会工作支持到位、指导到位和保障到位;二是建立工会支持保障机制,上级工会加强对下级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力度。三是工会一切工作以“职工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重要标尺开展,突出职工意志。

4、加强民主管理,体现职工地位。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也具有联系政党与国家以及政府与社会的纽带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逐渐加强,只有职工与企业的互动加强,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工会工作同样需要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突出民主性,工作开展征求职工意见、活动评价突出职工意志、日常工作引导职工参与,有效开展工会会务公开机制,实现工会信息的有效公开和民主管理,激发职工群众热情,群策群力推进工会以及企业发展各项工作。

5、突出职工评价,完善考评机制。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基础,而正确的价值指标则是考核和促进一项工作的重要标尺。作为一个组织,国有企业的工会应当以社会评价也就是职工评价为主要价值指标进行考核。应当建立会员评价、会员评干部的工会双评价机制,突出职工评价结果的应用。这样才能激发工会组织围绕职工群众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也才能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工会工作的热情,实现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的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会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总之,新形势下,只有认真面对国有企业行政化、机关化的倾向和趋势这一现实,有效制定措施,强化服务型、民主型、群众型工会组织建设,才能夯实工会工作基础,有效激发职工群众的动力和活力,促进整个工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加强新形势下党的领导,去除工会行政化、机关化,突出群众化、服务化,回归工会组织本来属性是必然选择。

国有企业活力工会建设路径的实践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国有企业工会政工工作路径优化的实践研究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再就业路径探讨

农村学校改革路径探索

六盘水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路径探索

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考探索

国有企业工会路径探索
《国有企业工会路径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