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成都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8:15: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2015年7月4日,我们进行了园林工程的综合实习,对成都活水公园和成都浣花溪公园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我们所学的园林工程的知识,对2个公园我们各自有各自的评价。2个公园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我的综合实习报告就说说在我眼中2个公园的优点吧。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从1997年春天活水公园破土动工,到目前工程初步完成,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占地24000多平方米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其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活水公园整体设计为鱼的形状,寓意着鱼水难分的人与水,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1.造景艺术与污水处理系统

成都活水公园让市民了解污水的处理过程,给予人们污水处理的歧视,具有浓重的学习氛围和亲水性,使得市民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个有意义的享受过程。并且其将污水处理系统与造景完美的融合,使之符合园林工程的含义:以工程为基础,使园林艺术与市政工程融为一体,园林景观与工程设施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园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活水公园的景观营造、植物配置,以及建筑小品都体现了浓郁四川的文化,让本地人有亲切感,让外地游客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公园的设计不仅强度植物造景,同时营造了多样丰富的水体景观、建筑小品,以及景观空间相互渗透交融,曲折自然,形成了移步换景、景观多样的园林环境。

1.1.景观水车及其作用

水车可以说是公园的标志,其造型吸收川西水车的元素,展现了蜀与水的渊源、西蜀的文化特色,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在功能上,水车是活水净化的第一步,它将府南河的水泵开始“死”水变“活”水的旅程。

1.1.2.厌氧沉淀池及其作用

厌氧沉淀池即为鱼眼,池中有一组石雕,直径3.8m,厚度0.5m,材料为绿花岗石,造型是一滴水的景象。石雕的花纹为流线的玫瑰花型,水由其上越过荷叶形漩涡,石之静,水之动,给人以活跃、层次、清晰、灵动之感。

1.1.3.水流雕塑、兼氧池及其作用

水流雕塑,即水流形式的雕塑由一串形似花瓣的石雕组成。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力使水在水流雕塑中穿越、迂回、旋转、对流,极具艺术性,并充分发挥其作

3用——使水在回旋震荡中曝气充氧。兼氧池的容积约为48m,是人工湿地的前端配水装置,池中的兼养微生物和植物等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有一定的讲解作用,同时兼氧池进一步曝气充氧。

1.1.4.植物塘床系统及其作用

鱼的腹部为植物塘床系统,是人工湿地的核心系统,造型仿造四川黄龙五彩华盖池群,层层叠叠,俯视如鱼鳞一般,呼应了公园的总体设计。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为活水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源。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浮叶植物: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1.1.5.鱼塘花船、溪流花镜及其作用

鱼塘花船和溪流花镜即为鱼尾。水经过植物池塘的净化,在鱼塘花船处已经完成了由“死”到“活”的蜕变。塘中放养观赏鱼如锦鲤、金鱼及常见的鱼类。池中置以花船点缀,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通过上述的净化处理,水质已经最少达到3级标准,可用于养护和造景。塘边用卵石护岸,营造了一个亲水空间,可经常见孩子或跪或趴在溪塘边,饶有兴趣地观察水里的鱼类。成功地满足了孩子们寻找第一手自然的需求。使人们在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2.水景的营造

活水公园不光是对于水资源的处理尤为独到,在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乐山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中看又中用。 2.1.水景形态。

水景形态通常根据水面的形状分为:自然式、几何式和混合式。自然式是指水体的轮廓以自然曲线分布,呈不规则形状分布。水体沿岸追求随意,模仿自然形态、水体曲折优美,变化丰富。活水公园的植物净化池则是仿自然中梯田的造型,同时池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水生净化植物,如:芦苇、菖薄、凤眼莲、水烛、浮萍等,看上去像水田、像荷塘,常常会使人想到美丽田园美景。 2.2水景样式。

水景有动、静之分,动态水有飞流的瀑布、湍急的溪流、涌射的喷泉、潺潺的跌水;静态水有湖水、池塘;动水像充满激情的青年,热情、奔放;静水像智慧的长者,稳重、平静、深邃、胸有成竹。活水公园中的动态水景主要有溪流和跌水。景观中的溪流,它是模拟山水的形态,水顺着山间水沟向下流,一层一层向下,每一层都会形成小水潭,形成大小不一的流水。活水公园中的溪流别具特色,它的造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鸟的造型,形状有大、中、小三种样式,从上面的小鸟到下面的大鸟翅膀一点一点展开,鸟的身体中间设计成两个回水漩涡,水在中间回荡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湍急的流水溅起水声和水花,形成欢乐的气氛,受到小孩们的喜爱;另一种是荷叶造型,它的原理和上面一样。这种溪流水景设计打破了传统样式,具有很强的雕塑性、科学性和参与性。景观中的跌水是人工打造而成,通常很规整,材质很细腻,形态有次序的变化,水的落差很小。

活水公园的“鱼腹”位置就是由多个鱼塘和竹林组成的池塘静态水景观。通常水景观的设计都不会单一使人,常常会把几种水景形态和水景样式相结合,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

活水公园水景的设计实现了从以前的观看性景观转变为参与性景观,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到亲近自然带来的乐趣,体现出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3.园路和园景 3.1.园路的铺装

活水公园中的步行道路主要是由灰白色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的,并且古朴的色彩也给人了一种幽静雅致的感觉,而旁边的下沉的空间则是原色的就地材料石头嵌入形成的,青石板的幽静和石头的原始山林野趣既相互呼应,也有一定的区别和不同。这两种不同的材料加以运用,使景致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同时一些自然游步道是由树木围绕的木板铺装小路组成,体现出浓浓的原始自然风情。

3.2.滨水景观

活水公园在滨水景观的处理上十分的灵活,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的河岸处理。采用了积石护岸、不设护栏的亲水草皮护岸、亲水台阶护岸和码头等形式。亲水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步行行为(滨水游步道、铺地、栏杆)、游憩行为(座椅、树荫、垂钓)、社交行为(广场、座椅、游步道)、观赏行为(水体、水岸、建筑、栏杆、文化活动、动植物等)。

驳岸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空间环境,可以增加人们对水环境的感受和体验。活树公园的亲水草坪护岸采用沿河小路与景观结点相结合的形式。将沿河条状空间的适当位置处理成开敞的草坡或娱乐广场,使在河边条状地带中的人们不感觉空间的狭窄,而是感觉到与河面融为一体的开阔感。活树公园的护栏护岸位于府南河和活水公园的一条快速通道之间的带状地区,四面较窄,故采用护栏护岸节约用地,景观由前段的亲水性转为观赏性,以河滨的漫步的游览方式为主。但其每隔一小段的变化,依傍河岸的蜿蜒与背后大树为何围合出了一处处的休憩场所,供游人休息、观赏河岸风光。

4.活水公园的生态性

(1)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2)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

(3)通过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为鸟类、昆虫、鱼类提供生存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 a.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水环境: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接触厌氧沉淀池加植物塘、床系统处理工艺,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净水工艺分成三个系统,即进水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植物塘、床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出水应用系统。活水公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工湿地系统,城市湿地在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城市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纳城市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改善城市水文特征,降低其富营养化趋势,城市湿地能够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动植物提供重要栖息地等。

b.活水公园的植被体系:活水公园在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的植物大部分采用成都当地的植物种类,还有一些是特地从峨眉山移植过来的野生植物群落,尽力展现公园环境的生态性和本土性。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除模拟自然野生植物群落之外,公园边缘结尾处的一些绿地采用人工痕迹明显的乔灌木搭配,地被植物是让人眼底一亮的镜面草、鸢尾等深色反光植物。灌木如木莲、杜仲等,乔木有高有低,灯台树、黑壳楠、锦带花等相互配搭,其中开花植物花色艳丽,并随季节更换部分观花草本植物,让活水公园始终保持高度的吸引力,不时有一定变化的植物景观就成了其中的主要动力。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公园湿地充分发挥作用,注意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植被条件,建立一个由乔灌林、草滤带、挺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和浮水植物带构成的植物群落景观,形成与水体——湿地——滨河景观——陆地景观——人工环境的模式相适应的完整植物景观生态系统,利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c.细节处的生态学原则:细节是一个城市人工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活水公园一草一木的选取与搭配都是别具匠心,经过充分的考虑,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各功能区的组合所演示出的污水净化过程构思巧妙,核心部分是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种有水生植物和喜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但活水公园在河堤的建造上对维持原生态方面还稍显不足。

活水公园的多功能性和寓教于乐的展示启示了我们新的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态景观。在小品或铺装的细节处理和借景手法的运用上,为园林增加多样化的视觉元素,通过植物配置的联结达到统 一,所有的各种花样繁多的景观都统一在设计的核心理念中。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景观,均显得更加贴近自然。而人与水的接触是两者和谐的前提,采用一系列富有艺术魅力的台阶状水流雕塑盆和水口,这些参与性很强的动水景观成功地让游人关注水、接触水、珍爱水,这就是富有创意的“寓教于景,寓教于乐”。

成都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建设总投资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

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园内山水交融,花草树木绿荫蔽日,由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景点组成,浣花溪和干河两条河流穿园而过,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

1.布局与结构

浣花溪景点可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北门入口、菁华广场、儿童游乐场、白鹭洲、东篱采菊等景点。第二部分包括沧浪湖、新诗小径和草堂广场,是游客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第三部分包括诗歌大道、万竹广场、万树山、川西文化观演广场、川西茶廊等景点。 1.1.第一部分山水布局和景观特色分析

北门入口:北门在青华路上是浣花溪公园的主入口,交通十分便捷,有很多的游客都是经此门进入。北门到菁华广场的道路两边是两个花台,主要种植含香和女贞。道路两侧的花台形成垂直的虚空间,主要是起到分隔道路和引导游客进入公园的作用。

菁华广场:就是菁华广场紧挨儿童游戏场。菁华广场北侧是公园的平面布局图,广场和儿童游戏场之间用花坛隔开,在广场的周边设置有花坛、树池等供人们休息。植物种植比较稀疏,形成的空间比较开敞。菁华广场的植物种类主要有:银杏、香樟、南天竹、铁树、芭蕉、杜鹃、紫花酢浆草等植物。

白鹭洲:白鹭洲由植物、仿木石桥分隔成几个小的开敞空间,之间由垂直的线形空间串联形成一个总体。白鹭洲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垂柳、芭蕉、碧桃、枇杷、樱桃、红千层、水杉、南天竹、芦竹、肾蕨、白三叶、伞草等,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丰富。在夏季植物生长茂盛,通透性不好,阻挡了游人视线,一个人在里面游览使人感到不安。在白鹭洲游览的游客只在仿木石桥上停留片刻欣赏湖光山色,植物景观围合成的空间基本没有被游客使用。

东篱采菊:东篱采菊是根据陶渊明的古诗《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诗句而营造的一个景点。主要植物有杜英、桃树、双荚决明、散尾葵、十大功劳等形成一个半开敞空间,是人们拍照、休息和小孩游玩的场所。在东篱采菊小空间背后是樟树形成的密林,为陶渊明雕塑做背景。

1.2.第二部分山水布局和景观特色分析

沧浪湖:沧浪湖位于公园的中心地带,由浅滩、溪流、小岛和位于岛上的建筑景观“浣花居”组成。沧浪湖的主要植物有垂柳、紫叶李、樱花、芦竹、伞草、石楠、南天竹、肾蕨、银杏、黄葛树、海桐等,植物景观与沧浪湖形成一个开敞空间,沧浪湖岸边种植的高大植物又形成一个覆盖型空间,将各种空间类型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为沧浪湖的植物景观空间形式。沧浪湖边的植物底下随意摆放景观石或设置休息设施,另外,靠近水边的地方由芦竹、伞草等植物营造,并围合成小型的私密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休息空间。

新诗小径:新诗小径是绕着沧浪湖通往诗歌大道的一条小路,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景观优美。主要植物种类有紫玉兰、桢楠、广玉兰、黑荆、紫薇、樱花、银杏、樟树、紫荆、竹子、棕竹、铁树、红花继木、贴梗海棠、金叶女贞、肾蕨、南天竹、鸢尾、杜鹃、沿阶草等形成垂直型和覆盖型的混合线性空间。新诗小径环境清幽,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新诗小径虽然环境清幽、空气清新,但是挨着路边设置的休息座椅一般使用率都比较低,主要是休息设施设置不符合游客的行为心理。新诗小径游客诗墙广场边缘种植的几株樟树形成一个覆盖型空间,能为人们提供遮阳蔽日的场所,在树下设置休息设施为人们在此处休息停留提供了条件。

草堂广场:草堂广场位于杜甫草堂的大门前,配有成片的樟树林,形成自然而别致的活动空间。樟树林被硬质铺砖的路径分割成若干区域,通过路径可以从草堂广场到沧浪湖、观鱼池、钓鱼池、诗歌大道等地方。草堂广场的植物景观模式是乔木樟树+草坪,林下空间通透、开阔,活动场所由硬质铺砖铺砌而成,为小孩学溜旱冰、老年人用水写书法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场所,广场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人数众多,也聚集了一些卖四川特色的小商贩和为游客画像的民间艺术家。草堂广场的樟树林郁闭度比较高,属于密林,密林形成的覆盖型空间除了能给人们提供遮荫纳凉的场所外,林下空气适度大,空气清新,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可以观察到有很多的游人在此进行休息纳凉和开展各种活动。 1.3.第三部分山水布局和景观特色分析

诗歌大道:诗歌大道通过悠长而通透的设计风格带领游客进入时空的长河中,领略着岁月当歌古韵悠长的诗歌风光。诗歌大道两旁设有众多诗人的雕像,植物配置以竹子、红豆杉、桂花等具有文化意境的植物营造而成,形成一个垂直的线性空间,穿梭在历史的走廊里。诗歌大道的尽头是一个诗人雕塑,在诗人雕塑两旁分别列植3棵桂花,背后草堂广场上的樟树林作为雕塑的背景,突出雕塑艺术效果,在列植的桂花前是两排排列整齐的树池,种植有红豆杉,规整的种植方式形成了严肃的植物景观空间,也引导人们到雕塑前拍照留影。诗歌大道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在诗歌大道尽头的道路两旁设置了休息座椅,为喜欢热闹,喜欢看人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息的环境。

万竹广场:万竹广场位于公园南门入口处,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开阔场地,广场一面与诗歌大道相连,广场边缘种植各种品种的竹子,形成一个开敞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活动的场所。万竹广场一处由慈竹、金竹等竹子营造的植物景观,幽深、静谧,富有诗情画意,是游客休息散步的场所之一。

川西文化观演广场:川西文化观演广场和阳光草坪组合成一个开敝空间。观演广场除了组织表演外,平时就成人们活动的场所。川西文化广场的植物种类有桂花、垂柳、蒲葵、棕竹、女贞、肾蕨等,乔木、灌木种植于广场边缘,以形成一个开敞的空间。

万树山:万树山是一个人造山,上面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植物有二乔玉兰、紫叶李、贴梗海棠、迎春、杜英、五针松、樟树、红花继木、南天竹、丝兰、圆柏、香樟、垂柳、罗汉松、紫荆、三颗针、珊瑚树、紫薇、加拿利海枣、法桐、海桐、桂花、十大功劳、肾蕨等植物。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丰富,并附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观,让游客在万树山中感受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对万树山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万树山被曲折的小径、道路分隔成各种植物景观空间,植物种类丰富,景观优美。浣花溪公园因为位于成都平原,总体地势较为平坦,本是美中不足。然而因为万树山的存在而弥补了这一缺陷。 2.施工技术方法

2.1.软质景观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浣花溪公园的绿化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百年古桂、香樟、银杏、芙蓉等枝繁叶茂,不同季节有时应花卉竞相盛开。根据公园的具体地形组合不同的植物种类,种植方法多样: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等相互结合。绿化景观不仅给人在视觉、嗅觉以享受,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调节了城市气候。

2.2.相关硬质景观工程。

(1)园路工程:整个公园内部园路的铺装形式多样,有整体路面、快料路面、碎料路面。整体路面主要是公园的主园路,人流量大;整个公园的次园路和游步道快料路面和碎料路面结合,主要供人们游憩。

(2)园林小品:公园内的园林小品多样,有各类雕塑、指示牌、园凳、装饰性小品、公园里的雕塑主要集中在诗歌大道和万树山,以人物雕塑为主,大多数以铜做成,也有的以混凝土塑成;指示牌有木质指示牌、石质指示牌,上面刻字,加漆,起引导作用;园凳也有木质园凳和混凝土园凳,木质园凳结合不锈钢、铁等,混凝土园凳上面贴花岗岩;装饰性小品有陶制、木质、石质等,类型多样。

(3)园林建筑:园内建筑有亭、牌坊、桥等。亭主要是木质亭,为古典亭子,还有结合地域特色的茅草亭子;园内的牌坊主要是诗歌牌坊,为石质牌坊;桥主要是石桥,也有玻璃结合不锈钢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园桥;另外,还有张拉膜结构的亭子。

3.交通组织分析 3.1.外部交通

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处于交通繁华阶段。为避免交通拥挤,公园建有三个地下停车场,不仅避免了交通的拥堵,同时也避免了停车场对于公园整体景观的破坏。整个公园的人流比较分散,没有拥挤现象,大多数的行人从公园的北门进出,因为这里的交通比较便利。

3.2.园内交通

园内道路和大多数公园一样分三个级别: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不同的道路级别和不同的地方铺装形式和铺装花样有所区别,可以给人很好的暗示。同时,园内设有无障碍通道,体现了人文关怀。

(1)园内道路呈网状分布。在铺设上都有不同,如小径是用碎料铺装,用碎的青石板拼合而成,与周围的环境相融洽,同时又保护了周边的风景。在游步道上采用1m-2m的宽度,为行人带来了方便,同时照顾了残疾人。

(2)园内道路形式有沿景观而建的道路。在不同的景区,道路的铺设各有特点。在景点较集中的地方道路为游步道,这样可以方便对各景点游览,同时还有分解人流的作用。北部和中部为直线路,南部景区为曲线道路。湖边的道路采用弧形的设计,与地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曲线的道路设计使人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与大自然接触,提供了公园的质量。

(3)人流的走向:北门临近公交路线,这里是游人较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北门处有一个广场和公园整体平面图,起到了指示作用,给游人带来了方便。从入口进入公园,两个造型别致的桥将人流分为2股,缓解了拥挤。桥梁的设计采用木质结构,环保又与周围环境相一致。 4.总结

浣花溪公园作为“休闲之都”成都的一个五星级公园,其设计、建设、施工等方面的优点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一)优点

1、生态环保。公园内绿化面积广,绿化率、绿化覆盖率高,对于城市的生态作用明显;另外,园内的湿地景观、厕所及相关设计都非常注重环保的原则,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较大影响。

2、人性化设计。整个公园甚至整个成都市在人文关怀上做的非常到位。公园内设有无障碍通道;还设有免费取水、取纸巾的地方,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3、景观设计结合地区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成都是一个历史底蕴浓厚的地方,很多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都结合相关地域文化、地域历史进行设计,浣花溪公园也不例外,公园的诗歌大道就是一个例子。环抱杜甫草堂的地理优势使得在设计上紧扣诗歌这一主题。

4、充分利用地势地形。浣花溪穿插整个公园,设计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溪水引进公园,建成多处水渠,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另外,将挖取人工湖堆砌的泥山稍作改动,便有万树山,节约资源。

5、设计精巧。公园的多处设计非常精巧,特色鲜明的便是诗歌大道两边的水渠,水渠内设有人工阶级,一旦有水流入渠中,水流就可以有一定的坡度,给人视觉享受。另外,园内铺装形式多样,也不乏情趣。

6、提供专门设置紧急避难场所,为市民在城市的灾害时提供了良好的地方。

7、在门口设置儿童乐园,扩大公园人群利用范围。

8、功能分区明确。

(二)不合理之处及建议

1、休憩设施摆放位置不合理。公园内有的地方休憩设施,如园凳摆放的位置太靠近园内道路,没有隐蔽性,无法吸引市民休憩。建议将园凳移植私密性较强的地方,方便市民在游览的过程中休憩。

2、园内设施维护不利。许多园内的小品和相关观赏性设施由于维护不利,看起来缺乏美观性,应加强维护。

3、有的地方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公园内的游览人群年龄结构多样,在水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议加强安全防护,以防止市民在游览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4、道路设置有弊端,常有尽头路,且公园外围没有特殊障碍,在调查图中常有行人问路。

5、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医疗以及灾害防护等设施不够完善。

建议:

1、多设置些遮阴避雨的园林小品或建筑;

2、在公园周围和入口设置标志;

3、加大管护力度,即使检查修补损坏设施;

4、应该招商引资,将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充分利用公园。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查报告(优秀)

浣花溪公园调查报告(定稿)

花溪湿地公园

活水公园调研报告参考

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

关于活水公园的调研报告

贵阳花溪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

回溪公园调研报告

贵阳市花溪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
《成都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