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5: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田春丽

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2014年8月18日,灵宝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建超、赵飞燕老师就小学习作、阅读教学向全市200多名教学骨干进行了相关的教材解读。这次培训,可以说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内容实用很强

培训会上,两位教研员对阅读、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针对课标的要求就习作、阅读在各学段的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以及课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而缜密的介绍,让每一位教师对教材有了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为今后的教学树立方向。

第二、内容解读精辟

1、习作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培训会上,赵飞燕老师就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几种现象、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阐述,让我们明白了教师惧教、学生惧写作文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刻的了解课标对习作的要求,对习作教学中应该“指导什么”“如何指导”及“如何落实”心中模糊。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站在课标看习作构成,可以说习作由口语交际、写话或习作、综合性学习三方构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积累、实践、修改。最后,赵老师结合各学段典型课例进行具体解读,且提出相关意见。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积累板块、习作板块、修改版块中方法的指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寻找素材,切实落实好作前指导----作中点拨----作后修改,让学生当堂高效完成习作任务。

2、阅读教学

大量阅读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阅读教学培训伊始,张建超老师先是站在专家的高度,向我们讲述语文的重要性,然后剖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特色,最后对阅读内容进行简析。他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教材是以阅读为核心的,作为教师要重视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段教师的指导阅读的策略都有侧重 。要想让学生阅读有成效,就要与习作联动,树立整体观念 :整体感知,整体推进,并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做好阅读笔记。做好这些,学生的阅读会有质的飞跃。

本次培训为教师们搭建了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的平台。前行的路上,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我的专业成长步伐将迈得更快,执教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下附:习作、阅读教材解读内容习作教学解读

一、目前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怕教习作

(1)作前指导缺位。教师对习作教学“指导什么”心中模糊。对于每个年级甚至于每一册教材中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都不太清楚,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帮学生找寻素材。导致学生无材料可写、无章法可依。

(2)作中点拨缺位。教师对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没有方法。(形象生动、具体)导致学生思路受阻,缺乏精细化的描写草草收笔。

(3)作后点评缺位(难再上台阶)

2、学生怕写习作

抄背习作--------习作水平无提高、家长怨声载道。

长此以往,学生对习作兴趣丧失,产生畏难情绪。作为教师也把教习作当做费时费力头疼的事,习作成了一种煎熬。

二、了解把握课标与教材

要想学生、教师、家长转出习作的圈子

1、对课标中每个年段对习作的要求。

2、每个年级甚至于每一册教材中习作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站在课标角度看习作教学的构成(口语交际、写话与习作、修改包括指导)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 (积累、实践、综合性学习)

1、课标: (1)口语交际

目的:养成说普通话习惯、能用普通话交谈。

第一学段:能认真倾听,了解讲话主要内容,复述故事音像作品大意和感兴趣情节。较完整讲述小故事、见闻。

第二学段:能提出不理解地方,与人商讨能把握说话人主要内容,能简单清楚明白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第三学段:能抓住要点,做简要转述或简单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讲究语言美。

(2)写话与习作

目的:养成留心观察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准确表达及使用标点。

第一学段: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要求:乐于运用阅读生活中学到词语。

第二学段: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短书信、便条。尝试运用平时积累语言把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象

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及常见应用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

(3)综合性学习

第一学段: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多渠道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运用资料基本方法。写简单研究报告。

2、学写活动计划、总结。

2、教材:

(1)积累:

一、二年级要求由简单陈述句---特殊的句子。三上要求使用句群,说明事情的原因和结果-用上修饰的词语或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三下围绕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四上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写(生动),围绕关键词写具体。四下构段方法:先分写后总写,如何写具体、生动(运用修辞手法)。五上从几方面进行描写,多种方法综合表达感情。五下由范例到自己创作,追求表达的多元化

教学建议:

①、要重视“积累”板块中对习作的指导训练。

②、要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理清积累板块中对习作指导的训练序列,抓好各个年级的主要训练点,在教学中不超越,但也不缺位。

③、针对各个年级的训练点,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自己寻找与训练点吻合的相关内容进行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掌握,直至能达到熟练化的运用。

(2)实践

体裁多样。指导思想(与阅读结合、与生活结合、与活动结合)

主题单元----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

主题单元(仿写、续写、缩写、想象写)如五上:48页《一个苹果》补充写。81页《生死攸关的烛光》想象后续写106页《鸟儿的侦查报告》仿文章写侦查报告。五下:12页《忆读书》仿写。六下40页《白衣天使》概括写

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单元主题、组织的活动)如四上三单元:畅所欲言---开一个“民族之花”的聊天会。介绍民族特有的节日(民风民俗)、服饰(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或通过表演、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展示民间乐器、传统工艺品)五年级的综合活动:是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的整合及补充。六年级的综合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要求,如在朗诵会上抒发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与单元主题结合

教学提示与建议:

①、综合活动次数逐步增加。在五上和五下分别出现为3次,到六年级后每单元后一次。

②、综合活动要扎实开展。其中涉及到的朗诵会、话剧表演、办墙报、故事会、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等形式与内容,教师要布置学生认真按教材要求去准备、去实践,切不可一说而过,只写习作,不搞活动。

③、活动为习作积累素材。这些活动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演,才会达到教材对综合活动的要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修改

内容的修改(写明白(三上下)——真实,有根有据(四上)——有声有色、生动具体、有血有肉、有条有理(四下)——有情有意、有详有略(五上)、形式的修改(习作结构(如何开头、布局谋篇语法(病句、错字、修辞....)、学写评语。

准确把握教材 灵活使用教材

一、语文的重要性

• 第一,语文课程很重要。

• 第二,语文教学很重要。

• 第三,语文教师很重要。

• 第四,语文教材很重要。

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

1、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2、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对自我的认识:手、眼睛、努力、认真、诚实、自立、合作、成长„„对自然的认识:声音、色彩、季节、海洋、太空„„对社会的认识:家、家园、塞北江南、祖国、地球、星空„„正确的价值观:美与丑、高尚„„)

3、世界视野,中国特色。(北师大版三上45篇。 外国作品9(篇)

4、“主题.情境单元”的编写体例。

三、阅读内容简析

阅读分类:是否发音(朗读、默读)

速度快慢(速读、慢读)

深浅程度(深阅读、浅阅读)

(一)教材以阅读为核心

1、一年级的编排:阅读——拼音、识字——阅读。重视语言环境对拼音和识字的作用

2、每个单元的编排:主体课文——语文天地(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伸手、笔下生花、综合活动)

3、阅读阶段目标中的几个关键词:喜欢阅读、阅读方式、理解词语意思、把握主要内容、表达的顺序与方法。

(二)重视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 (1)选文:和学生阅读水平接近,和学生生活实际靠近,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相近。

• (2)顺序:儿歌——童话——故事——其他

国内——国外 字词句——段——篇

• (3)要求: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三)重视阅读方式的指导

1、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字音准确,词语不破,断句合理。

流利:在熟练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速度。

有感情:第一学段读出角色的语言,第二学段读出作者的语言,第三学段读出自己的语言。

2、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有一定速度。

由出声、无声、不动嘴唇,由一个一个字指着读,到一行一行地指读,再到不借助手指的“阅”读,这是阅读习惯的巨变,

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飞跃,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

3、浏览:跳跃式阅读、扫描指尖左右的字、看目录看内容提要看序言(节约时间,直取核心内容。

(四)分阶段的阅读策略

第一学段:标段号、看插图、要有适当联想。

第二学段:利用资料帮助理解,换位思考认识人物,阅读题目猜想文章内容

第三学段:利用背景,情节曲线图、了解写法

四、阅读教学建议

(以识字写字为核心的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第

二、三学段阅读教学)

增量阅读与增量习作的联动。

树立整体性观念,整体感知,整体推进。

加强学习策略研究,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

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强化多方面的积累。

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摘录笔记(四上)、批注笔记(四下)提纲笔记(五上)、自读笔记(五下)

摘录笔记不是简单的抄写,真正重要的词句。

批注笔记标记问题,圈划重点,批注体会,补充资料

提纲笔记选取有特点的课文练习

自读笔记多用于课外阅读,和批注阅读要求基本相同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